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7043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 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高考题组社会历史观1.(2014江苏高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知识。题眼是“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

2、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由题眼可知,材料主要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2014重庆高考)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A. B.

3、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个人价值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等关键信息。题干信息强调不同心态对做事的不同影响,因而符合题意;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表明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述错误;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表述错误。3.(2014福建高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4、,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题眼是“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坚持党的领导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故A项排序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排序不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高考题组二人生价值观4.(2014安徽高考)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A. B. C. D.答案D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5、社会历史性,“超越社会历史条件”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说法错误。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等不同,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正确;漫画左侧的人只注重物质富足而轻视精神进步,启示我们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人生,正确。该题选D。5.(2014天津高考)“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正确的认识必

6、须经过实践的检验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历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价值选择、真理的知识。本题的题眼是“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意味着保持词条中“PX”已有的属性,不属于认识发展的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也不是表明认识经过实践检验从而验证其正确性的问题,B项与题意不符;修正词条是正确的价值选择,而篡改词条是种错误的价值选择,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6.(2014广东高考)下图漫画中,“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

7、中创造价值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实现的有关知识。本题的题眼是“幸运壁虎”“中奖”“有奖销售”。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只壁虎以“血的代价”换来了中奖,这启示我们要踏实劳动,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B项符合题意;以哲学为指导可以少犯错误,但不是不犯错误,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高考题组三主观题7.(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

8、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 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 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答案(1)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

9、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2)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解析第(1)问是原因类题目,既要分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还要分析这样做的意义。回答第(2)问的第层,首先要概括出上述材料共同体现的价值观是什么,然后

10、才能回答价值观的作用;回答本问的第二层,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是什么,即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然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即可。命题感悟本专题在近几年高考中比重不断增多,主要是情景命题,并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背景材料,时代性强。从命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复习备考中注意以下角度:(1)结合社会生活的热点材料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尤其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1、(2)结合关注民生的材料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结合当前的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创造与实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核心考点社会历史观内容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

12、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发展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13、,到群众中去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2013浙江高考,27)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2013江苏高考,32)提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3.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2014广东高考,33C)提示。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4.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决定社会发展进程。()(2014大纲全国卷,31)提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5.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2012山东高考,24C)提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6.人

14、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13浙江高考,27)提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是人的欲望,而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高考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人民群众的作用等,也可能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唯物史观的知识。备考中学生应注意我国的各项改革措施所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命题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预测题型:选择题1.2014年5月2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3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H7N9”“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孩”“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获评年度十大新词。据介绍,这十大新词

15、从364条2013年年度新词脱颖而出,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A. B. C. D.答案C解析这十大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符合题意。命题点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题型:选择题2.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新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