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7023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第三次月考11月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Cl-35.5 Mn-55 Ti-48 Ba-137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

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B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同时并消耗ADP C所含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功能 D纤维素、脂肪和腺苷的组成元素是不同的,而ATP,DNA,NADPH的组成元素相同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征;所有的酶和ATP都含有C、H、O、N、P元素;1个ATP中含三个高能磷酸键;绿色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光反应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

3、运输K+ ;对于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来说,细胞呼吸是其产生ATP的唯一来源;A B C D3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以下5个步骤,其先后顺序为标记大肠杆菌 分别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 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A B C D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编码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可产生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属于不同物种 B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 C行为信息只可发生在同种和异种动物之间,不可以发生在动植物之间 D性引诱剂对害虫种群性别比例的影响远大于出生率5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

4、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 B与完成过程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C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被抑制D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61980年5月18日美国西南的St Helens 火山灾难性爆发。火山灰形成了低营养、剧烈干旱、地表运动频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线上选取几个地点分别设立

5、了永久样地,以检测火山爆发后物种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火山爆发杀死了森林线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1980年到1982年期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在1982年以后才出现C从图中可看出本地区物种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为20D此生态系统早期的能量来源于火山灰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干馏均有化学变化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用来制肥皂8.已知:2Fe+3Cl22Fe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氯气是

6、氧化剂,FeCl3是还原剂B.常温下,与56 g Fe反应断裂1.5NA个ClCl键C.1 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0.1NA个Fe3+D.常温常压下,22.4 L Cl2和足量Fe反应转移3NA个电子9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是气体BY、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C四种元素中W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D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W10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式为 B. 微

7、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 C.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 若用该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MnO2电极质量减少8.7g,则铅蓄电池负极增重9.6g第10题图11. 已知: (R,R表示氢原子或烃基),利用该反应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的结构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苯乙炔互为同系物 B. 炔烃和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C. 高分子P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生成P的单体是 和CH3Br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增大B0.1mol/L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室温下稀释0.lmol/L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

8、力减弱,因此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D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Fe3+水解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

9、功第14题图15.如图所示,直杆BC的一端用铰链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固定一个小滑轮C,细绳下端挂一重物,细绳的AC段水平。不计直杆、滑轮及细绳的质量,忽略所有摩擦。若将细绳的端点A稍向下移至A点,使之重新平衡,则此时滑轮C的位置A.在AA之间 B.与A点等高 C.在A点之下 D.在A点之上16.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为17.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泰

10、勒和赫尔斯发现了一颗编号为PSR B1913+16的脉冲星,该天体是一个孤立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他们对这个双星系统的轨道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双星间的距离正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减小。该观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数值符合得非常好,这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泰勒和赫尔斯也因这项工作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下列关于双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期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减小 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D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18.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点以水平初速度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现仿此抛物线制作一个光滑滑到并固定在于OA完全

11、重合的位置上,然后将此物体从O点由静止释放,受微小扰动而沿此滑道滑下,在下滑过程中物体未脱离滑道。P为滑道上一点,OP连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则此物体A由O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B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量为C物体经过P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第18题图D物体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第19题图19.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A电场力为3mg B小球带正电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

12、变化量的大小相等20如图所示,某次发射远地圆轨道卫星时,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周期为T1;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QP,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周期为T2;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远地圆轨道,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3、周期为T3(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轨道上的P点、轨道上的Q点)。已知R3 = 2 R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第20题图C D21质量为m的小球以0的水平初速度从O点抛出后,恰好击中倾角为的斜面上的A点。如果A点距斜面底边(即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斜面垂

13、第21题图直,如图,则以下正确的叙述为A可以求出小球到达A点时,重力的功率B可以求出小球由O到A过程中,动能的变化C可以求出小球从A点反弹后落至水平地面的时间D可以求出小球抛出点O距斜面端点B的水平距离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 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细线未画出)且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1 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010 J,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细线,求:第22题图 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滑块P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滑块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23.(9分)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第23题图(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