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876996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860737.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sng)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B. 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u)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的心亲自带向远方。C. 这不是害怕自己会束手无策(c)地死于断粮的

2、恐惧,而是害怕在饥饿还没有耗(h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之前,他已经被凶残地摧毁了。D.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漆黑起伏的连山,仿佛(f)是涌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丧sng,“狼籍”和“狼藉”都对;B.忧-幽,绉zhu,灼zhu;D.佛f,涌-踊。故选C。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B. 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3、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C.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参赛选手自信满满,对答如流。D. 张军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不耻下问: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辱,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B.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C.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

4、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D.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政府各类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搭配不当,应该把“传统”改为“作用”。4. 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满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

5、,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A.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B. “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C.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D.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答案】B5.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这样,窗

6、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这段文字先总说,后具体举颐和园的例子介绍窗子的作用,所以第一句应该选总说的句子,即第句,排除AB;为总结句,应该放在最后。故选C。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

7、“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宋江、鲁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D.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都是其中的作品。【答案】A【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8、(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项有误,“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7. 名著导读。(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_,讲述的是_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_,飞岛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这句话是出自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该小说以主人公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的斗争生活。【答案】 (1). (1)斯威夫特 (2). 英 (3). 大人国 (4).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 保尔柯察金【解析】这是一道名著

9、阅读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2)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段文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的内心独白,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虚度年华。8.

10、 综合实践。“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准备进行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在生活中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请你写出三条。(2)在“如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地讨论。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答案】(1)给父母洗脚,帮助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等言之有理即可。(2)结合现实生活,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可以围绕感恩父母,帮父母减轻负担,勤奋学习等角度来回答,语言要简洁。(2)此题考查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11、首先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注意以理服人。9. 古诗词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陶渊明饮酒中表达自己悠然心境的诗句是:_,_。(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答案】 (1). (1)在水一方 (2).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 (4)射天狼 (5). (5)采菊东篱下 (6). 悠然见南山 (

12、7). (6)海内存知己 (8). 天涯若比邻【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逢”“作”“悠”“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

13、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11.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 B 11.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解析】10. 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

14、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并且要结合写作背景。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11. 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赏析作者感情。本词上阙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下阙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5、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