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6902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药集团G厂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第2章哈药集团G厂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2.1中国医药行业竞争力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医药行业整体规模相当雄厚,最新资料显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我国的原料药多为初级产品,出口以低附加值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规模化的产能优势并未带来高额利润;相反跨国药企通过低价购买国内生产的原料药再深加工成制剂返销到国内,获得高额利润。原料药生产企业迫切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型,尽管国内制剂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国内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鲜有进入国际规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目前,我国化学制剂生产企业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

2、;企业盈利能力低;研发投入投入少。从制药领域来看,我国前十强仅有13.5%,世界制药前十强的集中度高达40.13%;我国制药工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不足10%,而世界制药前50的平均利润率达到18%;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平均为1-2%,而跨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平均水平12-18%,印度药企投入平均水平6%-12%。我国大型制药企业以化学制药(通常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两个子行业)为主,抗生素又是我国化学制药企业重点。目前,国内大型抗生素企业都面临成本临界点的巨大压力,招标采购、新版GMP的实施、限制抗生素滥用、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环保成本上升等使得抗生素生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2.1.1行业

3、总体规模分析中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整体规模较大,截止2011年,我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合计达4768家。如图2-1所示,医药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7年至今平均增长率23%-29%之间,2011年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达到约9400亿元,官方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我国医药企业产能过剩情况普遍存在,以维生素C为例,全球维生素需求12万吨/年,而我国医药企业维生素C的产能2012年将超过20万吨/年,企业产能将超过全球需求的近一倍。制药企业同质化、重复性建设使得每个品种的制剂生产企业都有上百家,如图2-2所示,不同医药产品类别产能和不同药品形态的产能都未充分

4、利用,最高产能利用率只有72%,冻干粉针的利用率仅有27%,导致资源严重浪费。2.1.2抗生素市场现状分析建国初期,我国抗感染类药物严重缺乏,经过多年的发展,绝大多数抗生素原料药基本上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国内的抗生素原料药品种达到180多个,生产企业有120余家,市场规模约600多亿,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抗生素原料药的出口以附加值较低的大宗原料药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低价竞争使得国内制药企业整体盈利有限,大部分企业投入研发资金少、销售占比不足3%,原料药的科研水平低。目前,抗生素类药品占据我国临床治疗用药金额约25%,权重依然最大,其中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类又分别占国内抗生

5、素市场总体用药量的51.52%以上和12.7%,该领域的大宗品种或叫传统品种占据基础抗生素用药市场,特色品种占据医院高端抗生素市场。国内制药企业抗生素制剂品种多是仿制药,出口的总量不及其原料药的10%,主要集中在亚洲、巴西、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主要原因是产品生产质量标准较低,很难进入国际规范市场;基本药物挂网集中招标、国家对抗生素政策性降价趋势、新版GMP认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严格执行等都使得国内抗生素市场充满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行业集中度、国际竞争力比较、面临问题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国抗生素市场的现状。(1)行业集中度分析青霉素工业盐和头孢菌素C是抗生素产品最重要的两大基本母核,以他们为基

6、础原料,通过基团改造可以形成6-氨基青霉烷酸(6-APA)、化学法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CA)、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三大中间体母核,然后再与不同的侧链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链,近年来由GCLE为母核开发头孢菌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按照不同的分子结构,抗生素药物可以分为青霉素6-APA系列、头孢7-ADCA系列、头孢7-ACA系列、头孢GCLE系列。目前我国以“三大母核”为基础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产能、规模大,集中度高。6-APA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阿拉宾度(大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前两者主

7、要用于下游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制剂的生产、出口和内销,后者自用并出口到印度母公司;7-ADCA生产商主要集中山东新时代、江苏苏通化工、浙江新东海化工,占全国总产量将近80%,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下游产品,都是外销,主要用于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他美酯,这些品种都属于一代头孢,价格低利润薄,基本上都进入基层医疗机构;7-ACA的产量主要来自于珠海联邦、健康元生物药业和山西威奇达,国内产量占全球总用量的70%,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占据7-ACA头孢系列产量的80%,基于多年的临床推广,加之原料药和制剂厂家众多,销售终端已经下移到基层医疗机构,当然这些药品

8、的利润也是最低的;GCLE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大冢研制的抗生素母核,理论上以7-ACA为母核的头孢菌素品种有60%都可以用GCLE生产,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信汇(天津)和宁波人健集团,占国内总产量的70%。目前,国内大约有710家抗感染类制剂生产企业,整个药品制剂分装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单个厂商规模不大、重复生产、同质化严重、个别企业在单个品种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如广州白云山的拳头产品头孢硫脒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企业上市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国内抗生素制剂企业排名前20生产厂家占到全部40%左右的份额,高度分散,竞争激烈,且主要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利润很低;国内抗生素城市高端市场(三甲级大医院)长期被外资及合

9、资制药企业垄断。(2)国际竞争力比较我国是青霉素G原料、6-APA中间体和7-ACA中间体的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80%,印度与中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很相似,是国内制药企业在国际上最强劲的对手,但印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成了产业升级,国内制药企业除了在原料药出口的金额领先印度,其它方面如工艺、质量标准等均落后印度。我国原料药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技术和管理依然落后23;盲目扩产带来的产能整体过剩严重的扰乱了国内外市场有序竞争,也改变了全球医药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中国作为世界初级原料药加工中心,沦为产业链的最低端,而印度则取代美国成为中国初级原料药的最大进口国,进行

10、深加工成为全球制剂加工基地,欧美日发达国家则是仍然控制着全球医药产业链的最高端原研和品牌。国内抗生素制剂产品97%以上为仿制品,企业小规模居多、市场集中度低。国内抗生素原料药的产能过剩导致制药企业制剂产品低水平、同质化严重,没有优势品种,生产利润低;根本不具备创建研发体系的实力。制剂企业研发投入少、科研仪器和技术落后、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和创新人才,这些因素均制约制药企业仿制国外专利药的发展。国内制剂企业研制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剂型单一、技术落后、辅料品种数量少、药品生产质量标准都远远低于国际先进制药企业,国际竞争力差,难以进入国际规范市场。同样以仿制药制剂为主的印度制药企业在仿制国外专利药的能力相

11、当强,表现在反向推导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以及变化剂型的技术很过硬,一般一项新药推出后,印度制药企业可以在6个月内就仿制出来。(3)面临问题我国抗生素原料药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格局的低端,利润微薄,为别人做嫁衣裳,目前印度已经成为我国初级原料药最大出口国;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初级原料药的生产带来的利润远不能补偿人居环境损失。国内抗生素原料药企业盲目扩产和价格无序竞争导致企业很难获取与规模匹配的利润。抗生素制剂企业制剂工艺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药品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一方面由于制剂企业规模小,利润有限,投入不足,另外也和企业高管的创新意识不足、急功近利以及对其传统的绩效考核有关。抗生素制剂产品在解决

12、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随着它的广泛应用、耐药性也随之出现,很多抗生素体现不出应有的疗效,细菌耐药性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并且已经透支到下一代;如果抗生素的新药研发跟不上细菌耐药形式发展,很多感染性疾病将会卷土重来,耐药性是当前抗生素研发焦点。2.2哈药集团G厂发展现状分析目前,G厂品种以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为主导,占据企业总销售额的95%以上,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G厂竞争的绝对优势是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以周围环境付出为代价的。2011年4月哈药G厂的工资条事件再次向世人展示超级低廉劳动力成本这一事实,凭借这一优势,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得石药和华药因为环

13、保问题而停产,G厂在2008年到2010年的销售收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由于高层管理者对医药市场没能做出客观、准确判断,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未能深刻洞悉进而做出及时反应,更是缺乏未雨绸缪的战略部署,种种使得G厂自2010年以来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逐年下滑,截止2012年5月底G厂销售数据显示,G厂2012年前5个月已经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G厂排污超标事件的曝光对企业带来的很大的负面影响,环保带来压力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寻求新的生产区域已经刻不容缓。新版GMP实施也迫在眉睫,按照国家新版GMP强制升级的最后时限要求,G厂必须在2013年12月31日完成33条无菌原料药和粉针制剂生产线新版G

14、MP改造和认证,否则将面临全面停产。2.2.1哈药集团G厂发展历程及简介哈药集团制药G厂隶属于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历程如表2-1所示,现已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的抗生素制药企业,现正努力从生产型的企业向经营型单位转型;企业资产总额达40亿元。G厂是我国重点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具备生产青霉素钾盐和6-APA、7-ACA,7-ADCA三大母核系列生产能力,原料药以生产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为主,6-APA 1000T(吨)/年,7-ACA 800T/年,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4300T/年;自产原料药优先用于本企业制剂生产。G厂年产西药粉针40亿支、胶囊

15、50多亿粒、片剂10亿片。粉针分装量占全国的20%左右的份额。2012年HG品牌在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评价中以价值183.65亿元荣登中国医药行业之冠。2004年获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哈药集团G厂国内营销系统设有4个销售公司,在全国29个省分布62个办事处,600余名销售业务员,拥有3000多个经销商,产品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区县;国际贸易营销网络覆盖中东、东南亚、南美、印度、俄罗斯以及原独联体其他国家、非洲、欧盟等市场,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头孢替安无菌原料药是国内独家品种,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其制剂品种连续占据国内医院用药市场份额的首位;头孢美唑的工艺技术的攻关成果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和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2.2 G厂组织机构及产品介绍(1)组织机构G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主要领导五位副厂长、1名总会计师和1名总工程师,副厂长和两位总工负责生产、技术、经营、行政、财务、政工及后勤工作,具体分工如图2-3所示。历经半个多世纪,G厂的组织框架仍停留在原有的结构上,变化的仅是生产车间的扩建和职能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