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6790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分类及详解三、牛顿运动定律互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动力学的“基石”,也是整个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的重点有: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尤其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超重和失重本章内容的命题形式倾向于应用型、综合型和能力型,易与生产生活、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等紧密联系,还可以力、电综合题形式出现从方法上,重点考查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来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受力较复杂的问题,运用图象法处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从能力角度来看,重

2、点考查思维(抽象、形象、直觉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牛顿定律是必考点,也是分值重的考点,预测2009年高考各卷还会以选项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尤其的理综考题的第23题,主要以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考查内容,多数以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除了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图象法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仍然会出现在计算题中,特别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对物体的运动参量作出明确的预见的问题要引起重视这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1(2008年9月广东佛山禅城实验高中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物

3、理17)如图9所示,平板车长为L=6m,质量为M=10kg,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1.25m,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A、B是其左右两个端点某时刻小车速度为v0=7.2m/s,在此时刻对平板车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1kg为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平板车落到地面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取g=10m/s2求:(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始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 图9FPABv0(3)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

4、平板车的位移大小2(广东中山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统测卷物理18)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其中k为比例系数)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若把雨点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球的体积为,设雨点的密度为,求:(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用、r、g、k表示);(2)雨点的速度达到时,雨点的加速度a为多大?图103(2009届湖南郴州高中毕业生调研题物理。17)在农村人们盖房打地基叫打夯,夯锤的结构如图10所示,打夯共有5人,四个人分别握住夯锤的一个把手,一个人负责喊号,喊号人一声号子,四个人同时向上用力将夯锤提

5、起,号音一落四人同时松手,夯锤落至地面将地基砸实。某次打夯时,设夯锤的质量为80kg,将夯锤提起时,每个人都对夯锤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大小均为250N,力的持续时间为0.6s,然后松手。夯锤落地时将地面砸出2cm深的一个凹痕。求:(1)夯锤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2)夯锤落地时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g=10m/s2) ABaC4(安徽合肥一中200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18)如图11所示,倾角a = 37的固定斜面上放一块质量M = 1 kg,长度 L = 3 m的薄平板AB。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7m。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 = 0.6kg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

6、和滑块都静止, 图11之后将它们无初速释放。假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 = 0.5,求滑块、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是多少?(sin37=0.6 cos37=0.8 g=10m/s)5(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评估卷物理16)如图12所示,一滑块以的速度从A点开始进入轨道ABC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AB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与BC段动摩擦因数为,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滑块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0.6,=0.8)求: 图12(1)求滑块到达B点时速

7、度大小(2)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1秒内发生的位移6(山东省烟台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段检测卷物理13)某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拉该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13所示。试求:(取g=10m/s2) (1)该物体的质量。 (2)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137(山东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物理。14)图14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C, D两端相距4. 45m,B, C相距很近。水平传送以5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8、现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地放在A段,它随传送带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送带的C点,米袋与两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 5,g取10m/s2,sin37=0. 6,cos37=0. 8 图14 (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在CD上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倾斜部分CD以4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转动,求米袋从C运动到D所用的时间。8(广东省廉江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级第二次月考卷物理16)如图15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并与桌面平行,某人

9、以恒定的速度v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且此时板的右端距离桌边定滑轮足够远求:(1)若板与桌面间光滑,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到达板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图159(江苏启东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物理13)为了测量某住宅大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运行情况,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楼电梯内用电子体重计及秒表进行了以下实验:一质量为m=50kg的甲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乙同学记录电梯从地面一楼到顶层全过程中,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作出了如图16所示的图像,已知t=0时,电梯静止不动,从电梯内楼层按钮上获

10、知该大楼共19层求:(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该大楼的层高50060040001232930t/s体重计示数/N 图1610(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卷物理17)一同学家住在23层高楼的顶楼他想研究一下电梯上升的运动过程某天他乘电梯上楼时携带了一个质量为5kg的重物和一个量程足够大的台秤,他将重物放在台秤上电梯从第1层开始启动,一直运动到第23层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在不同时段内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1)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和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时间/s台秤示数/N电梯启动前50.003.058.03.013.050.01

11、3.019.046.019.0以后50.0(2)电梯在中间阶段上升的速度大小;(3)该楼房平均每层楼的高度答案:1【解析】(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 小球放到平板车后相对地面静止,小车的加速度为 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为 小于4m,所以小球不会从车的左端掉下小车向右运动的时间为 小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小车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小车向左运动的时间为 (3) 小球刚离开平板车瞬间,小车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小球离开车子后,车的加速度为 车子向左运动的距离为 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平板车的位移大小X= x1 + x2+ x3 =5.175m 【答案】5.175m 2【

12、解析】(1)当f=mg时,雨点达到最终速度,则 得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 解得,即。 【答案】3【解析】 落地时速度 【答案】4【解析】对薄板由于Mgsin37m(M+m)gcos37故滑块在薄板上滑动时,薄板静止不动. 对滑块:在薄板上滑行时加速度a=gsin37=6m/s,至B点时速度V=6m/s。滑块由B至C时的加速度a= gsin37-mgcos37=2 m/s,滑块由B至C用时t,由L=Vt+at即t+6t-7=0 解得t=1s对薄板:滑块滑离后才开始运动,加速度a= gsin37-mgcos37=2 m/s,滑至C端用时t=s故滑块、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是t= t-t=-1=1.65s【答案】1.65s5【解析】(1)到由动能定理解得(2)滑块沿BC段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滑块做减速运动,速度为0时所用的时间 对滑块受力分析:所以后滑块静止在斜面上由得【答案】6【解析】(1)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f=3N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可得 (2)N=mg=10N, 【答案】1kg 7【解析】(1)米袋在AB上加速时的加速度米袋的速度达到=5ms时,滑行的距离,因此米加速一段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达B点,到达C点时速度v0=5ms,设米袋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人数据得a=10ms2 所以,它能上滑的最大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