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课件2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87668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输》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输》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输》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输》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输》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输》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输》课件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输,墨子,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 三个步骤,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墨子与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 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 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 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 被称为“墨学”。,墨子与墨子,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

2、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 说理清楚。语言质朴 无华,多用口语,在 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背景链接,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第一课

3、时 疏通文意理情节,子墨子九距之 通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公输盘诎 通 。,“距”,“拒”,阻挡,“圉”,“御”,抵挡,“诎”,“屈”,理屈,朗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听准读音、停顿,小声跟读。分角色朗读。,句子赏读,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虚伪,霸气十足、强硬、蛮横,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

4、吾不言。”,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胸有成竹、镇定沉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墨子辛苦奔波,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说说故事的行文思路。,“见”字一线串珠,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又见公输盘,战略三步走,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使楚王放弃攻宋,思想、态度的变化,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精读课文,探究技巧,?,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是什么?,墨子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用假设法请求他帮助自己杀人,从反面刺 激他“不说”。 用“献十金”诱惑,使他进入自己的圈套, 逼他说出“义不杀人”。

5、 先赞许敬佩他“义不杀人”,然后突然 一 转,义正辞严地指出公输盘造云梯助楚国攻打 宋国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 当机立断,抓住公输盘左右为难的矛盾心 理,迫使他带自己见楚王。,公输盘虽服,可又说“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第一个回合,墨子劝说楚王,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先是设喻而问,诱导楚王沿着他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得出“必为有窃疾矣”的结论。继而以楚国相类比,得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结论,环环相扣,循循善诱,使楚王不得不称“善”。,第二个回合,楚王称善,却又霸道地以公输盘做了云梯为由说“必取宋”,第三个回合,模拟攻守,墨子胜利在握,公输盘却歹心

6、又起,模拟攻守,墨子的胜利已经成定局,这时公输盘起了什么歹心?(找出文中语句分析),墨子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公输盘在折服的情况下,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准备杀害墨子,墨子临危不惧,亮出制胜绝招,弟子已持守圉之器在宋城待楚寇矣,最终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墨子的劝说过程注意了哪些表达技巧?,说理巧妙,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

7、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语言富有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品读细节,把握人物,你认为墨子、公输、楚王各是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墨子其人,为阻止战争不辞劳苦、勇敢果决、镇定沉着的英雄。,面对楚国将要攻打宋国,他“闻之,起于

8、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面对公输盘狡猾地推脱,他说“胡不见我于王”, 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面对公输盘“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的恼羞成怒,暗动杀机,他说“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针锋相对,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 再次看到了墨子胸有成竹,镇定、沉着的英雄胆气。,公输盘其人,一个顽固、阴险,狡诈的人。,明明理屈词穷,却说“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狡猾而又仗势欺人;,模拟攻守

9、时,公输盘已经技穷,却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恼羞成怒,暗动杀机,可见其阴险,狡诈又顽固。,楚王其人,大战在即,毫无戒备之心,面对墨子的描述与问题,他回答:“必为有窃疾矣。”他神气十足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嘲笑时,自己却被牵着鼻子走上了被告席位,可见其愚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知道自己不对,仍要攻取,是霸道、贪婪,把责任推给公输盘,是狡猾;,面对公输盘与墨子“吾不言”的较量,他如坠云雾,谁的意思都不明白,又见其愚蠢。,愚蠢又狡猾,拓展延伸,个性表达,墨子无疑是我们敬佩的先哲,读过此文,你从他身上汲取了哪些人格力量呢?,“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的不辞劳苦的精神。,面对强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的品格。,至仁、至善、热心救世的高尚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