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6555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政策学答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问题区域与区域经济政策一填空题1.经济政策通常被理解为政府从宏观或者微观的角度处理经济问题的一般工具。2.干预主义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理由。3.区域政策除指区域经济政策外,还可能包括区域社会政策、区域创新与技术政策、区域人口政策、区域环境政策和区域文化政策等。4.区域政策最早兴起于美国与英国。5.区域问题在致可分为三类,即落后病、萧条病与膨胀病。6.萧条病是西欧区域政策得以广泛运用的最直接的导火线。7.区域政策目标既是政策工具选择的基础,也是政策评价的参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事后对区域政策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8.由于区域问题与问题区域是动态变化的,区域政策目标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2、9.纵观各国所提出的区域政策,区域政策目标大致分为两类,即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10.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是区域政策的萌芽期。11.落后区域的长期贫困是政府积极干预落后区域开发的直接原因。12.萧条区域的持续衰退是政府积极干预萧条区域调整与改造的主要原因。13.英国是最先实施区域政策的国家。英国积极的区域政策可追溯至1928年的“工业转移规划与青少年转移规划”与1934年的“特别地区(发展与改善)”。14.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全面推行积极的区域政策,以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在机构设置(即区域政策主体)与区域划分(即确定标准经济区

3、和问题区域框架)两个方面开展了规范区域政策的工作,这标志着区域政策在美国兴起。15.英国区域政策自兴起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区域政策的适用区域范围与区域政策工具都是随着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而变化的。16.与空间有关的概念较多,人们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空间、地区、区域、地带和地点等概念。二名词解释经济政策指国家或者政府根据特定的客观经济发展问题和经济规划规律的基本要求,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激励、约束的规定与工具。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而设计的干预工具,例如价格管理、反垄断政策、公共产品政策和再分配政策等,也称为微观管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总

4、量及其结构,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等。区域经济政策所谓区域经济政策,又称为区域政策,是政府(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际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为所形问题区域也称为问题地区,是由中央政府区域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多种区域病而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以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证的区域。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区域战略所谓区域战略,是国家为实现其宏观目标而确定的经济、人口、环境等如何在

5、空间上组织的明确计划,或者说是一个重点空间蓝图性谋划,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三简答题1.区域经济政策与一般经济政策的关系?两者在理论上有共同的渊源。区域经济政策应该属于经济政策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而且区域经济政策工具与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工具有类似之处,但由于一般经济政策(即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目的地考虑空间问题,区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一般经济政策不同的突出特点,只有区域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2.简述从不同角度划分区域政策。(1)从工具性质角度,区域政策可分为奖励政策和限制政策。(2)从作用对象角度,区域政策可分落后区

6、域政策、萧条区域政策与膨胀区域政策。(3)从作用层次角度,区域政策可分为宏观区域政策与微观区域政策。(4)从作用功能角度,区域政策可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政策。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第一,积极的区域倾斜,即对选定的区域单元予以利益补助。第二,高度集中化。4.为什么确定区域政策目标比较困难?确定区域政策目标有四个方面的困难:首先,一些目标不容易量化,诸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指标可以数量化,但平等、协调等目标很难用单一指标量化。其次,目标的具体程度不易把握。再次,平等与效率有时不可能兼顾,区域政策制定者难以平衡各种类型区域的利益,在确定区域政策目标时往往需要考虑各个区域、各个

7、阶层的利益,以进行综合权衡,有时区域政策目标是政治妥协的结果。最后,问题区域有多种类型,需要为不同类型问题区域确定不同的目标。也就是说,在特定时期,区域政策目标有多样性特点。5.空间经济研究的三个阶段:第一, 记述阶段,主要研究“什么地方有什么”。第二, 解释说明阶段,主要研究“为什么”。第三, 规划发展阶段,主要研究“那么该怎么办”。6.简述区域经济政策在区域研究中的地位区域经济研究最终是要得出政策结论,从这个角度说,区域政策又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归宿,区域政策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是区域经济学成熟与否的最好的标志。因而其对问题区域的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处于不利地位的

8、人们来说,区域政策援助能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感,当理性的区域政策友爱帮助解决他们的疾苦时,他们无疑会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由于问题区域的长期落后或者萧条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较大的国家的意义也是十分清楚的;特别重要的是,区域政策往往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四论述题1.论述落后区域、萧条区域和膨胀区域的主要特点(1)落后区域包括经济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地理位置边远的区域、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等。这类区域不具备工业化的条件,或者说长期处于“低水平陷阱”之中,无力迈过工业化门槛而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其主要病证是落后,其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浇后,以农业为主,工作机会少;人民

9、收入水平长期低下,贫困面大;地方财政拮据,政府无力支撑自立发展;资源利用水平很低,发展环境欠佳。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相对贫困的落后地区。(2)萧条区域只要是经济结构以传统的衰退产业为主的区域,其主要病证是萧条。这类区域的典型点是:主要产业衰败,竞争力急剧下降;经济结构老化,结构转换乏力,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下滑;新工作机会少,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人口大量外迁。因此,这类区域的表现是停滞不前与死气沉沉。(3)膨胀区域主要是经济活动过于集中与产业布局过度拥挤的区域,其主要病证是膨胀。这类区域的典型特点是:人口与经济活动过于集中,负外部性突出;生产与生活成本日益上升,公共服务质量每况

10、愈下;结构趋于老化,发展方向不明确;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环境趋于恶化。2.论述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战略和区域规划的联系与区别虽然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但不能将区域政策同区域战略与区域规划混为一谈。三者的联系在于:他们都是政府支持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手段;由区域战略到区域规划再到区域政策;干预手段越来越具体;三者都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区域政策与规划是对区域战略的支持,没有详细具体的区域政策与规划,区域战略很难实现,而且区域战略是制定区域政策与规划的前提,前者会影响后者且后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三者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第一,三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1、区域战略侧重点于空间格局的谋划,其确定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重点发展空间的方向;区域规划重点放在经济活动的空间安排或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区域政策主要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第二,三者的基本作用是一定区别。区域战略追求的是空间格局的优化;区域规划追求的是区域内资源利用的优化;而区域政策追求的是区域支持与解决问题的工具优化。3.区域政策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区域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 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区域政策的基本概念(如区域政策、问题区域等)区域政策研究的发展过程、区域政策研究的地位等。2. 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研究,包括区域政策的宏观理论基础和微观理论基础。

12、3. 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研究,包括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区域政策程序安排、标准区域划分、问题区域识别等等。4. 区域政策目标研究,包括区域政策战略、目标选择与目标协调。5. 区域政策工具研究,包括各种可能供选择的工具的作用、主要优缺点等。6. 问题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包括不同类型问题区域的特点与识别标准、各种政策工具如何在不同类型地区组合等。7. 区域政策评价研究,包括区域政策评价方法选择、具体政策工具的效应评价等。8. 区域政策方向研究,主要研究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政策的基本走向。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一填空题1.否认区域政策必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自由主义理论,二是实际效

13、果不明显。2.在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时,一般以“市场失灵”或 “市场失败”作为主要理论依据。3.依据各种理论对区域政策必要性的基本态度,众多的理论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两类,即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理论流派。4.自由主义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新古典理论的三个主要基本假设是:自由竞争、生产要素充分就业、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5.缪尔达尔(G.Myrdal)在20世纪50年代对区域经济学的最主要贡献是将这种累积因果机制扩展到了区域领域,他称之为“回流效应”。凯恩斯是一般经济学中干预主义思潮的先驱,缪尔达尔则是干预主义在区域研究中应用的忠实支持者与早期的开拓者。6.佩鲁与1961年粗略地提出了具有

14、空间意义的“主导企业”并于1965年完善了这一概念。7.早期的分工理论主要有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等。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力技能理论、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新贸易理论等。8.贸易保护的理论思潮可追溯至15世纪兴起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政策。9.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主张,德国经济学在分析世界经济梯度差后,系统提出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各方面论证政府干预必要性的

15、保护贸易理论很多,其中以克鲁格曼(P.R.Krugman)命名的“新贸易理论”影响最大。10.要素流动帕累托最优均衡的条件有三个:1.区域间要素价格相等;2.在每个区域每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种要系的边际实物产品相等;3.所有区域的同质产品的价格相同。11.区域趋同理论是自由主义在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方面的理论拓展。12.收入趋同是由于人力资本趋同。而人力资本趋同的原因在于知识获得与传播方面的产权不完善以及教育和研究。13.在西方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发展水平持趋异观点的主要有累积因果理论和中心一外围理论。14.发达区域的增长对于落后区域增长的影响会产生引致效应。引致效应有两种,即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

16、15.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回流效应起着主宰地位,扩展效应不足。16.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也提出了类似钟型发展理论。17.在区域经济差距较大时,企业区域行为具有制造与扩大利益矛盾的一些特征,如向心聚集效应、机会主义行为、产业结构趋同等。18.任何利益主体,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是有理性的,总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尽量使自身或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19.在区域经济领域,“囚徒困境”所导致的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的矛盾是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干预区域发展的重要理由。这种理由可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两个方面分析。20.私人产品生产领域的“囚徒困境”主要表现是滥用数量一定的有效需求和争夺原材料。私人产品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