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87548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14个重要的学生实验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82011 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物理实验总复习重点的学生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 O,然后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s1、s 2、s 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 v:如(其中 T=50.02s=0.1s)vc32利用“逐差法”求 a: 2316549Tss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 a:如 2利用 v-t 图象求 a:求出 A、B 、C、D、E 、F 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右的 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a

2、。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 F 随伸长量 x 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 F-x间的函数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3.互成角度度两个力的合成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

3、,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t/s0 T 2T 3T 4T 5T 6Tv/(ms-1)B C Ds1 s2 s3A 2 / 8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 x和 y,利用、 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tx21gt该试验的注意事项有: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用重锤线检验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如

4、果是用白纸,则应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 y 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由于 v1、v 1/、v 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 和 O /N 表示。因此只需验证:m 1OP=m1OM+m2(O /N-2r)即可。注意事项: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

5、: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 、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若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而不用支柱,那么两小球将不再同时落地,但两个小球都将从斜槽末端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m 1OP=m1OM+m2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了。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图示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 3 / 80 1 2 3 4 5G GR ra a图 1 图 2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 2mm 的纸带进行测量。用刻度

6、尺量出从 0 点到 1、2、3、4、5 各点的距离 h1、h 2、h 3、h 4、h 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算出 2、3、4 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 v2、v 3、v 4,验证与 2、3、4 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mgh 和动能增加量 是否相等。21mv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 2vgh本实验不需要在打下的点中取计数点。也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摆长的测量:让单摆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摆线长 L/(读到 0.1mm) ,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直径(读到 0. 1mm)算出半径 r,则摆长 L=L/+r开始摆

7、动时需注意:摆角要小于 5(保证做简谐运动) ;不要使摆动成为圆锥摆。必须从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出单摆做 50 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算出周期的平均值 T。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8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 1 或图 2 连接,其中 R 是阻值大的电阻,r 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 a 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该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与电池正极相连的 A 电极相当

8、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 B 相当于 负点电荷。白纸应放在最 4 / 8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 ,复写纸则放在中间。9.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AO 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经 OO1 后由 O1B 方向射出。作出法线 NN1,则折射率n=Sin/Sin注意事项:手拿玻璃砖时,不准触摸光 洁的光学面,只能接触毛面或棱,严禁把玻璃砖 当尺画玻璃砖的界面;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 位置不能改变;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 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一些,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造成的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少测量角度的误差。10伏安法

9、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有 a、b 两种接法,a 叫(安培计) 外接法,b 叫(安培计)内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 a 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 b 点,第二次接 c 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 I/I 和 U/U) 。(1)滑动变阻器

10、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 a、b 两种常用的接法:a 叫限流接法,b 叫分压接法。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 围大。当要求电压VAVAa ba bR R 5 / 8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2)实物图连线技术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

11、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3)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 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U-I 曲线不是直线。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右面的那个图,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VAVAU/VI/AO 6 / 8(b)(a)于左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

12、验数据作出的 I-U 曲线如右,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若用 U-I 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 0-0.6A 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 0-3V 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 3V 时,再改用 0-15V 量程。11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用图(a) 测定电流表内阻 rg,方法是:先断开 S2,闭合 S1,调节 R,使电流表满偏;然后闭合 S2,调节 R/,使电流表达到半满偏。当 R 比 R/大很多时,可以认为 rg=R/。 (当 R 比 R/大很多时,调节 R/基本上不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可

13、认为总电流不变,因此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 R/的电流也是满偏电流的一半,两个分路的电阻相等) 。实际上,S 2 闭合后,总电阻略有减小,总电流略有增大,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 R/的 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大,即 R/比 rg 稍小,因此此步测量的系统误差,总是使 rg 的测量值偏小。其中 R 不必读数,可以用电位器,R /需要读数,所以必须用电阻箱。根据 rg、I g 和扩大后的量程,计算出需要给电流表串联的电阻 R1 的值。、用(b) 图把改装的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校对要每 0.5V 校对一次,所以电压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选用分压电路。百分误差的计算:如果当改装电压表示

14、数为 U 时,标准电压表示数为 U / ,则这时的百分误差为| U-U / | / U /。如果校对时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偏大,则应该适当增大 R1 的阻值(使表头的分压减小一些) ,然后再次重新进行校对。 7 / 81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被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所以选用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不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可选用限流电路。因此选用上面左图的电路。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该在右端。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13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比

15、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 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 电阻 R 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 些。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 U-I 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这条直线代表的 U-I 关系的误差是很小的 。它在 U 轴上的截距就是电动势 E(对应的 I=0) ,它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内阻 r。 (特别要注意: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 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 r=| U/ I |) 。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 (

16、选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 1 号电池)14.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设定黑箱上有三个接点,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元件;黑箱内所接的元件不超过两个。测量步骤和判定: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B、C 三点间均无电压;说明箱内无电源。用欧姆挡测量,A、C 间正、反接阻值不变,说明 A、C 间有一个电阻。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 A 红表笔接 B 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反接时测得VARSU/VI/Ao 0.2 0.4 0.63.02.01.0 8 / 8的阻值较大,说明箱内有一个二极管,可能在 AB 间,也可能在 BC 间,如右图中两种可能。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 C 红表笔接 B 测得阻值比黑表笔 A 红表笔接 B 时测得的阻值大,说明二极管在 AB 间。所以黑箱内的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