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459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必修3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鉴赏:这是王安石借孟子抒发情志的诗。这首诗开头两句,是说作者把逝去的孟子以及他留下的遗著,视为精神寄托,精神支柱;把孟子的“风标”,即品格,视为楷模。暗示诗人要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其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抱负。王安石的变法行为,在当时被人视为“迂阔”,其情形就像当年孟子同齐宣王大谈“保民而王”的思想,被看成是迂阔的空论;所要推行的“王道政治”,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于是,作者说“何妨举世嫌迂阔”,表明古人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彼此相同,遭遇相似,有共同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故有斯人慰寂寥”,古人

2、(孟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所以,王安石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奋斗不懈。王安石本诗借对孟子的赞颂,唱出了心中最坚定的信念。(限时15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粟米(l)晓喻(y)拖曳(y)数罟(c)B洿池(w) 鱼鳖(bi) 蓄养(ch) 黎民(l)C谨慎(jn) 奔丧(sng) 饿莩(pio) 供养(gng)D鸡豚(tn) 庠序(xing) 好战(ho) 毛发(f)解析:A项,粟s;B项,蓄x;C项,供gng。答案:D2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凶:有战乱

3、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增加C填然鼓之 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解析:A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项,加:更;C项,之:音节助词,不译。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解析:A项,“涂”通“途”;B项,“无”通“毋”;C项,“直”通“只”。答案:D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七十者衣帛食肉B填然鼓之C王无罪岁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解析:例句与A、B、C项的加点字均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的“生”“死”是动词作名词,译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答案:

4、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解析:D项,“河东”,在文中指“黄河以东”,“河”的意义现已扩大,泛指河流。答案:D6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是社稷之臣也D是亦走也解析: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为判断句。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对本国很尽心了,并以自己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B孟子对于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没有直接回

5、答,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C“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实际上揭示了梁惠王治国和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二者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D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粮食吃不完,材木用不尽,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就能成就王道了。解析:D项,“就能成就王道了”错了,应该是“王道之始”。答案:D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bi)蹩脚(bi)瞩目(zh)人才荟萃( kui )B洿池(w) 垮台(ku) 莅临( l ) 鸢飞鱼跃( yun )C饿莩(pio) 浮肿(f) 吭声(kng) 椎心泣血(zhu)D遗憾(hn) 撼动(gn) 瞥见(pi

6、) 遗之千金(wi)解析:A项,荟hu;C项,椎chu;D项,撼hn。答案:B2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治理环境污染,不是一个省、一个城市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区域联动起来,建立治理环境的联系机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_ ,才有可能治好整体性环境污染问题。(2)在巴基斯坦军队杀死最后一名躲在红色清真寺的伊斯兰武装人员之后,军队周四在毁坏烧焦的废墟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是他们对有多少平民死亡这个问题_ 。(3)领导干部以实名身份开“微博”,就应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深入思考怎样更好地借助网络平台,吸引群众,与群众_ 讨论各类难点热点问题,讨论政府有关工作。A齐心协力闪烁其辞

7、开诚布公B齐心协力隐约其辞开诚布公C和衷共济隐约其辞推心置腹D和衷共济闪烁其辞推心置腹解析:(1)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合力。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侧重齐心。(2)闪烁其辞: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隐约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3)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形容词性短语。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形容词性短语。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经济有了发展,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B德国是西方现代化大国,

8、不仅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闻名世界,而且在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拥有许多享誉全球的巨擘。C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杨立新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D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的最大难处,在于既不能以牺牲“子孙饭”的代价来发展,又必须解决和改善当下人们的实际困难。解析:A项,成分残缺,“让”前应加“如何”;C项,不合逻辑,“日前”是“以前”“几天前”的意思,不能与“正在”连用;D项,搭配不当,“改善”与“困难”不搭配。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虽然是大界江冬眠的季节,然而在一座临江的

9、观景台上,我遥望到了“龙江小三峡”另一番特别的景色。_,_。_,_。_,_。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自然无言的大美。大江如一条宽大的云带在群山中穿行着环绕着山水相依,浑然一体那如茸如针密植在白玉般的群山之上的树林像飘浮着的一层朦胧的雾霭如波浪凝结成巨大无边的玉雕起伏的群山ABC D解析:由上到下,按“群山树林大江”的层次来写,注意比喻的相似性。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_,_。_,_,_,_。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做到自尊、自爱

10、、自强、自律A BC D解析:因为一个人有了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够做到句中的“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因为能够勇于承担句中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才能够做到句中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因为能够“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够做到句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为此,该题第二个句号前的四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而则是对“人格”的界定,其中界定范畴,界定内涵。因此,该题第一个句号前的两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不违农时,谷不可

11、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选出下列“数”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范增数目项王媒人去数日识盈虚之有数A

12、BC D解析:数c;数sh;数shu;数sh;数sh。答案:D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A谷不可胜食也/何可胜道也哉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解析:A项,均为“尽”。B项,耽误/夺取;C项,打开粮仓/实施;D项,兵器/军队。答案:A8第一、二段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哪三条措施?答:_答案:第一段: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第二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9据文意,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答:_答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文:_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