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1087455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2009 年高考零距离教案:语言运用题讲练 考题预测 2009 年各地语文高考卷中的语用题,将在全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阅读、理解、写作、评价、拓展、修辞、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有机联系和交融整合,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力求全面真实地考查考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热点 取材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关注文化现象。如从关注中国发展的角度,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关注科学的角度,关注以“神七”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从关注后奥运时代的角度,关注拼搏、梦想、超越、友谊、信念、竞争

2、、合作等后奥运话题;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关注生态文明、网络文明、生命价值等话题。体现新课改理念,加大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如开场白、潜台词、评论、情境对话等与新课标的要求一致的, 应用类文体,将是高考语用题的主要题型。主要考查点设在筛选整合信息、强化读写思维、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这已成为考查的重要趋向。重点 一题考查多点,融合趋势增强。从单纯的语言技能的考查逐渐过渡到语言技能与生活事务、社交礼仪及文学想象的多向考查,综合性明显加强。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是语言运用题考查的重要形式。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考点将进一步强化。人文性和社会性逐渐加强。试题往往让考生

3、运用语言的规律来表达一定的社会精神,从而培养考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情智、思想。难点 回归文本,加大文本探究能力的考查。近年来的语用题,不再单纯地考查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是加强了对考生的文学积累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如 2008 年高考湖北卷对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就是明显地考查创新与探究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对文学积累、鉴赏和创新能力考查,又往往是我们平时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难点。关注生活,强化对考生审美能力的考查。近年来的语用题往往较多地检测考生艺术审美与语言表达的情境化手段,如 2008 年高考湖北卷要求将诗歌转换成电影镜头的脚本,有一定难度,但它是一次语

4、言运用的创新,而这些答案也往往需要对生活的关注。应试策略 1建立话题意识。这里所说的“话题” ,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话题,用的是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 。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且是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的。高考语言表达题,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试题明说了,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2建立语境意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

5、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3建立互渗意识。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和事作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4建立表达意识。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向心性。所写的每段文字中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能游离中心。连贯性。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层次性。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协调性。这是

6、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察与领悟,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命题意向预测 推陈出新,引领命题改革的潮流。语言表达题历来被作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 ,是每年变化最大的板块,而且每年都推出创新题,是考题的“亮点” 。它主要从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人手,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选材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语言表达题选材注重人文性、审美性,所选材料凸显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的生活风貌,一些鲜活的时事材料将进人考生的“视野” ,更加突出生活化、时代性。努力贴近生活,贴近真实,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设题巧妙,考点的融合性渐趋增强。在设题时,本着

7、“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内容上不回避重大热点事件,方式上采用“隔点”考查能力点,有些题目综合性很强,不是单一考查某一个能力点,能力点的考查上不求面面俱到。解题技巧 压缩类题目要做到“六抓”:新闻抓导语;概括抓特征;描写抓特点;议论抓观点;推理抓结论;信息抓关键词。扩展类题目要做到: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多用手法,丰富内涵;定位填补,丰富句意。选用句式题目要做到:语意要流畅,意境要和谐,情调要统一。变换句式题要做到:认真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原句特点,明确做题的“方向” 。仿写句式题要做到五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内容的确定性,修辞的限制性,句式的相似性,事理的逻辑性。使拟写的句子,不仅做到“形似” ,

8、还要做到“神似” 。语言表达准确要做到:符合情境,符合语法、逻辑,符合对象。语言表达鲜明要做到:观点明确,色彩分明,修辞恰当。语言表达生动要做到:用描绘性的词语和具体形象的写法,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格,要倾注自己的主观感情。语言表达简明要做到:无多余的词语,无歧义。语言表达连贯要做到:根据表达的需要,依据时间、空间、难易程度和心理变化等顺序,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语言表达得体要做到五注意: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注意目的,注意方式,注意身份。典例引导方法 【例 1】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

9、的神态动作;想象合理;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 40 字。采 莲 子唐皇甫松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船动湖光艳艳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这被人知半日羞。【场景】湖边。采莲船上。【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款熟。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镜头三;镜头四:【解题指导】本题要求将诗歌转换成电影镜头的脚本,有一定难度,但它是一次语言运用的创新。创意首先在于融诗歌诗句解读与摹写电影镜头脚本于一体。不能理解诗歌就不能创作出电

10、影镜头。其次,前面两个镜头对后面两个镜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一是要仔细揣摩诗句,二是要紧紧抓住人物的出现场景来描摹神态、动作。再次,诗歌生活情味很浓,表现了劳动人民欢快的劳动生活和美好的爱情,读来有情有趣,回味无穷,美在其中,极具审美价值。此诗语句浅显,易于学生把握。此外,还要注意字数限制。【答案】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件看到,引起一阵姐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例 2】 (2008湖北)下面是鲁迅小说 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 40

11、个字。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点评:【解题指导】本题彰显了湖北卷近几年来的特色,命题紧密勾联课本,这种创新题既考查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又在推行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这是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远离文本、架空分析的不良倾向进行的“纠偏” ,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文本,抓住语文教学之根本。文段有关景物的描写中有两点较突出:一是细路成为自然界限,二是比喻的使用。这两点都能够带给读者思考。可以就此分析效果、加以点评。【答案】示例坟墓像

12、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例 3】 (08 年湖北卷)学校筹办 2008 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字样;每句字数在 1525 字之间。【解题指导】此题涉及国家当年大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关注时事政治;同时,该题有两项要求,对形式、内容、字数已作了限制,答题时要符合这些要求。【答案】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例 4】 【20082009 年度武汉市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切合语境的比喻句,使之更形象生动。

13、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话语和方法。面对世界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发现。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不一样,这样我们共同得出的东西可能就和世界的关系同构度高一些。面对世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答案】我们都是摸象的瞎子。 (或:我们都像模象的瞎子一样)【解题指导】做这道题目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内容,对材料中的观点要准确把握,那就是“从不同角度来看”世界,由于“视角、话语和方法”的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也各不一样。同时,还要注意对修辞的具体要求,必须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找到恰当的喻体。【命题启示】本题考查的形式非常新颖,是

14、综合考查修辞、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生动的题型。它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运用修辞的能力、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能力等,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种同时考查几个知识点的复合型试题,将是语言运用题命题的一种趋向。【课堂练与评】【例 1】 “言为心声” ,简单的语气词后往往隐藏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根据雷雨的剧情和上下文的意思,分别写出下边台词中“嗯”和“哦”潜在的内容。(4 分)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 亲戚?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嗯”: “哦”: 【答案示例】:说亲戚有点冒失(唐突) ,得转换话题。 (2 分)别再假惺惺了。(2 分)(符合语境和人物内心世界即可)21(4 分)【例 2】 (武汉 09 年二月调研)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幅画面,前两幅已写出,请续写后两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