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2007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8.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人教)k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本(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1 1 学会做人道德为先 2 2 继往开来综合创新 8 3 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 13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18 1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19 2 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 25 3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30 4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36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41 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42 2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47 3 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 52 4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56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冲突 60 l 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 61 2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 66 3 网络的伦理困惑 71 4 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 76专

2、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81 l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82 2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88 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94 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99(人教K)专题一(人教K)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相对于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认识道德的力量和作用?怎样看待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当前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本专题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会更加深人地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道德,更加自觉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发扬时代精神,积极地参与公民道德建设。1(人教K)1 学会

3、做人道德为先(人教K)道德的力量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见闻? 由于有人乱闯红灯,十字路口乱作一团,车辆拥堵动弹不得。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因为贪玩而姗姗来迟,干扰了同学们听课。 街坊邻里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别人家里遇到困难,从来不闻不问。 街边、路口,有人在兜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的地摊边“砍价”。 这些现象,或许司空见惯,但你是否深入地想过:闯红灯强行,妨碍交通;误点误时,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邻里缺乏应有的交往和互助,影响社区生活的和谐;销售伪劣商品,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如此看来,它们的确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你能举出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 在你看来,道德对于

4、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道德规范的调整,人们就不知道应当如何交往和共处。如果道德水平低下,人们也难以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够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人类跨人2l世纪之际,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

5、治建设、文化建设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胡锦涛2和社会建设。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人教K)专家点评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

6、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远未消除。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纲要明确阐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从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以及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政策保障和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各项实施措施。 说起当前我国公

7、民道德建设的可喜成就,人们可以列举许多感人的事例。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一心为民,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还无偿转移致富技术。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节衣缩食,用蹬三轮车挣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 一些中学生,利用节假日,义务上街擦洗栏杆,清除口香糖残迹。 时常发生的种种道德失范的现象,也在提醒着人们:公民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些地方随意排放工业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乱哄哄的教室,想学习的学生无奈地闭上双眼,用手掩住双耳。 一对夫妇粗暴地厮打着,孩子吓得躲在一边哭泣。 请你结合上述事例和自己的见闻,说说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喜与忧。3(人教K)道德与法 相辅相成

8、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同时每个公民还应该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这就是公民道德。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但二者又各具特点。 小林和孙某的行为,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评析两人的行为,从中找出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差别。 首先,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法律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人教K)专家点评 什么是善和恶,什么是光荣和耻辱,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具有不同人生价值观的人们,往往遵循不同的标准。不劳而获、挥霍浪

9、费,在剥削阶级看来是光荣,在劳动人民看来却是耻辱。 其次,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一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就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施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4 人们常用“道德法庭”来强调道德规范的作用,而道德审判的“法庭”就在人们内心里和社会舆论中。 这个比喻说明了道德与法律有异有同,你能结合这幅漫画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吗? 第三,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而法律调节的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人教K)专家点评 在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多

10、种多样,如单位和团体的纪律、章程等,而最重要的是道德和法律。法律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强大的效力;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硬约束力”,但是,它的作用和影响更深刻而持久。在道德建设中,应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判

11、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5 说说你所知道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试分析高尚道德对他们的成功和幸福有什么作用。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一个具有正确道德观的人,能深切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知道人生之路应该往哪里走,劲朝哪个方向使。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在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的选择上,就会感到茫然,出现偏差,甚至误人歧途,最终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幸,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危害。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坚强

12、的意志品质。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保持自尊、自信,以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进取精神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向往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个人如果品德好,经常关心和帮助他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他人的同情、帮助和支持。相反,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往往会为人们所厌弃,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帮,成为孤家寡人,什么事都难以做成。 人望幸福树望春。我们要全面发展,获得人生的幸福

13、与成功,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 爱人者,入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7(人教K)2 继住开来 综合创新(人教K)继承优良传统 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格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感人至深的中华杰出人物的故事: 大禹治水 屈原投江 苏武牧羊 诸葛亮鞠躬尽瘁 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宁死不屈 林则徐抵抗侵略 孙中山献身革命 这些中华传统格言和中华杰出人物的故事为什么能够传颂至今? 你还能列举更多类似格言

14、和故事吗? 请你联系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说说这些格言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了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它通过格言、诗文以及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深人人心,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教K)相关链接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8乐而乐”的崇高品德,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美德,等等。 继承优良传统,要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例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爱劳动,等等。这些优良传统,集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