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821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环境史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继而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历史学新领域,是许多学科知识不断积累、相互结合的产物,其中地理学对环境史学的影响很大。对此,无论环境史学家还是地理学家都是直言不讳的。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的看法,环境史学家从地理学家那里获得了洞察力。沃斯特还列举了多位地理学家的名字,如卡尔索尔、HC达比和吕西安费弗尔,以及近来较为活跃的如唐纳德麦尼格和迈克尔威廉斯等。威廉斯本人在“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联系”一文中,也分析了索尔、达比等许多地理学家对环境史学的贡献。 - DonMdWorster,“DoingEnvironmen

2、talHistory”,inDWorster(cd),Theendsoftheeaah:PerspectivesonModemEnvironmentalHistory,p306 MichaelWilliams,“Therelations0fenvironmentalhistoryandhistoricalgeography”,JournalofHistoricalGeography,201(1994),pp3-21 地理学在东西方都是古老的学问,无论禹贡还是奧德赛,都反映了人类先民的地理意识。地理学又是复杂的:从横向上看,这一学科存在着文化区域的差异;从纵向上看,该学科从近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3、,产生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的人文地理学(HumanGeography)由于其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因而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十分紧密。人文地理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依笔者的专业和目前的学识很难全面地把握它,因此拟选取某一方面来具体认识它与环境史学的联系。在选择过程中,我们的目光集中在了法国人文地理学大师阿德芒戎的思想上。这么做的考虑,是出于德芒戎对20世纪史学或历史学家的不容置疑的影响。这从法国年鉴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创作的地中海和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一书中可窥见一般。布罗代尔在开列需要感激的名单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在巴黎大学时的老师阿尔贝德芒戎,我们从布罗代尔对地中海周围山区的

4、描写中,很容易找到德芒戎笔下的“利穆赞地区的山地”的影子。鉴于地理学对于环境史学的贡献以及环境史学同年鉴学派 -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赫特纳(18591941)在论述西方地理学史时指出:“若是我们也把中国的地理学,我们的文化区域以外最重要的地理学,牵连在一起,这对于理解现在的科学,至少是现在的地理学,恐怕没有多大的帮助”。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 Hum01Geography在中国还被翻译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尽管译法各异,但都涉及“人”。而“人文地理学”法语词为G0graphiehumaine,

5、德语词为GeographiedesMenschen,其中也都有“人”。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变化,参见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法阿德芒戎著:人文地理学问题,葛以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5-248页。 的学术传承关系,我们认为,在沃斯特和威廉斯所开列的地理学家名单中加上阿尔贝德芒戎,应该是恰当的。 一、定义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当前西方学界基本区分的地理学两大类别之一,另一类是自然地理学。大英百科全书2002年版则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三支,其中人文地理学包括了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和社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医药地

6、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因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解释人类的分布及其特点,这属于人口地理学的范畴。但是不对以下问题予以重视,就不能理解人类的分布:人类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如何谋生,属经济地理学范畴;人类的文化、社会价值观、劳动工具等,属社会和文化地理学范畴;人们在城市和大都会的聚居,属城市地理学范畴;人们的政治机构,属政治地理学范畴;人们的健康和威胁他们的疾病,属医药地理学范畴;当前的分布方式如何演进而成,属历史地理学范畴。” - 有学者认为环境史的学术渊源之一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参见CharMiller&HalRothman,OutoftheWoods:EssaysinEnviro

7、nmentalHitory,Pittsbrgh:University0fPittsburghPress1997,Introduction,pX 不知何故,沃斯特和威廉斯在各自的文章中都没有提到德芒戎。 TheEncyclopaediaBritannica,EncyclopaediaBritannicaInC,2002,v0L.19p882 面对人文地理学的如此繁杂而又密切联系的分支领域,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和把握它呢?对于人文地理学问题,阿德芒戎于20世纪初所做的论述,被视为是“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从德芒戎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虽然西方人很早就看到了地表上人类习俗的差异,但是直到18世纪以前,“对那

8、些被我们现在归人人文地理学名下的事实,即地球表面上人类生活方式和聚居方式的研究,只是一种单纯的描述实际上它们只是一堆未经整理、未加解释的,也就是没有科学性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科学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起始于18世纪进行的发现航行和殖民活动所导致的我们对地球知识的增长:主要由科学家或具有科学好奇心的探险家进行的航行。”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德芒戎强调不能泛泛地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因为“它包括不了整个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这些关系中有许多肯定不是人文地理学者所能研究的,它们属于别的研究部门。”于是,他将人文地理学界定为“研究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他之所以

9、用“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概念取代“人类”和“自然环境”概念,是因为他认为,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我们不再把人类作为个体来考虑。通过对个体的研究,人类学和医学可以取得科学的成果;而人文地理学就不能。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是作为集体和集团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人的作用。”第二,“地理环境这个词组比自然环境的含义更广;它不仅包括可以表现出来的自然的影响,还包括一个有助 - 见“阿尔贝德芒戎”,载法阿德芒戎著:人文地理学问题,第10页。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3-4页。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5页。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7页。 于形成地理环境,即整个环

10、境的人类自身的影响。”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定义以及他所运用的定义逻辑对于我们如何界定环境史学富有启发意义。 环境史学自诞生至今,对于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新的史学理念和视角,在学术界尚存歧义。近30年来,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环境史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其作者都在按各自的理解具体地研究和诠释环境史,因而关于环境史的定义是见仁见智。在美国,虽经多次讨论,学者们基本上认定环境史就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史,但是对于“人类”、“环境”等具体内涵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明晰和丰富的过程,对此,大家的理解还是不太一致的。 -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第6-7页。 譬如沃斯特倾

11、向于认为“环境史并非新的分支学科,而是对历史及其核心问题的广泛的、新的再想像”,见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第103页;包茂宏在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环境史的发展时认为又诞生了众多的次分支学科,见包茂宏: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迈克尔威廉斯在“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联系”一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纳什(RoderickNash)、比尔斯基(L.JBilsky)、泰特(ThadTate)、沃斯特等人关于环境史的定义,参见MichaelWilliams,“Therelations0fenvironmentalhistoryan

12、dhistoricalgeography”,Journal信HistoricalGeograpAr,201(1994),pp4-9;此外,包茂宏在“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中还进一步介绍了贝利、克罗农和麦茜特等人有关环境史的定义,参见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而麦茜特推崇的是沃斯特、克罗农、克罗斯比以及她本人关于环境史的解释,见http:wwwcnrberkeleyedudepartmentsespmenv-histstudvguidechaplhtm 20世纪80年代末沃斯特提出环境史研究的农业生态史模式,认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

13、地位”,并强调环境史学日益摆脱了初期的道德诉求和政治信仰,主要目标是为了加深我们对历史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即在时间长河中人类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又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并产生了什么结果。在沃斯特心目中,这个自然仅指非人类世界。这一世界在原初意义上并不是我们人类所创造的,因此,它不包括社会环境(thesocialenvironment,只是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舞台)和人工环境(thebuiltenvironment,无处不在,成了“第二自然”,这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应该说,沃斯特关于环境史研究中的“自然”的界定是清晰的,它特指自然环境非人类世界。沃斯特的有关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14、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的美国环境史研究。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到了90年代,关于环境史的理论还是有着不同的声音和争论,其中最突出的,是乔尔塔尔等人认为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城市或人工环境,并提出人工环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球环境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论断。当然,沃斯特本人的这方面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 笔者认为。上述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影响着非人类世界的人类,以及人类到底怎样并在哪里影响着自然环境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辨析“人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DonaldWorster,“DoingEnvironmentalHistory”inDWorster(cd)Theenddsof

15、theearth:PerspectivesonModernEnvironmentalHistory,pp290-291;pp292-293 ChristineMRosen&J0elATarr,“thcImportanceofUrbanPerspectiveinEnvironmentalHistory”,JournalofUrbanHistory,(may1994),p307 见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第102103页。 对于历史研究中的人类概念的认识,我们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原点上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历史开始点的总体假说。马克思提出从人类社会整体出发的假说后,具体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