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422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1第3章第9讲课后限时训练9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训练(九)(建议用时:40分钟)1(2017金华十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暗环境下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消耗O2B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NADH均与O2结合生成水C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以为线粒体提供葡萄糖和O2D植物光合强度在全日照之前就已达到最大D叶绿体无论是在有光还是在黑暗条件下都不消耗O2,A项错误;细胞呼吸中的厌氧呼吸产生的NADH不与O2结合生成水,B项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C项错误;植物光合强度在光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达到最大,而植物光饱和点对应的光强度通常小于全日照,D项正确。2(2017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代谢的叙述,

2、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可能与ATP的合成有关B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以为碳反应过程提供能量C控制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可以使叶肉细胞同时释放O2和CO2D在叶绿体的基质、基粒和内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A线粒体内膜是进行需氧呼吸电子传递链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二者均可合成ATP,A项正确;碳反应所需ATP不能来自细胞呼吸,只能来自光反应,B项错误;当叶肉细胞释放O2时,表明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CO2,C项错误;叶绿体内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上不具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D项错误。3(2017嘉兴期末测试)下列

3、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产物三碳糖中的氧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氧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C光反应属于吸能反应,碳反应属于放能反应D需氧呼吸消耗O2,厌氧呼吸不一定产生CO2D光合作用过程中,H2O中的氧在光反应中转变为O2,三碳糖中的氧来自CO2,A项错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氢与O2结合产生H2O,因此产物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B项错误;光反应和碳反应都属于吸能反应,C项错误;需氧呼吸一定会消耗O2,厌氧呼吸过程中乳酸发酵不产生CO2,D项正确。4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去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

4、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C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D需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得知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O全部来自H2O,A项正确;依据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分析,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B项正确;需氧呼吸的产物H2O产生于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全部来自参与反应的O2,C项正确;需氧呼吸产物CO2产生于需氧呼吸第二阶段,O来自参与反应的H2O和丙酮酸,D项错误。5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的吸收速率

5、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未关闭D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时(甲曲线的a点)和18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时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A项错误。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速率,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的时刻应为18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B项错误。图示曲线中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

6、是光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C项错误。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所致;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D项正确。6(2017杭州质检)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O2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瓶中的O2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丙瓶中浮游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B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糖

7、类和O2可在线粒体中被直接利用C白天,丙瓶内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约为(ac)mg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约为(bc)mgD丙瓶中浮游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均可产生ATP,A项错误;糖类不能在线粒体内直接被利用,B项错误;一昼夜,丙瓶中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约为(ac) mg,C项错误;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约为(ba)(ac)mg(bc)mg,D项正确。7(2016浙江温州3月选考模拟)为研究大豆幼苗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科研人员在适宜温度、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做了一组实验,得到图中曲线。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后,他们

8、又做了一组实验,得到图中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中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Bb点叶肉细胞中RuBP的再生速率大于c点C题中改变的实验条件是温度或CO2浓度D不同实验条件下大豆幼苗的光饱和点不同Da点光强度小于b点,所以a点叶肉细胞中NADPH的合成速率小于b点,A错误;b点光合速率小于c点,所以b点叶肉细胞中RuBP的再生速率小于c点,B错误;题中改变的实验条件是CO2浓度,C错误;不同实验条件下大豆幼苗的光饱和点不相同,D正确。8(2017湖州期末测试)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中O2的释放速率和光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强度时光合作用产

9、生的O2总量与时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A图乙是在光强度为2.5 klx时的测定值B植物在温度为25 时的呼吸速率比15 时大C光强度为2.5 klx时,植物在25 时的光合速率等于15 时的光合速率D光强度为4 klx时,该植物在25 时的光合速率大于15 时的光合速率,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C据图乙可知植物在15 时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40 mL/h,其对应图甲中的光强度为2.5 klx,同理可判断25 时的相关数据也是在光强度为2.5 klx时的测定值,A项正确;根据图甲中光强度为0时O2的释放量可知,在温度为25 时,植物的呼吸速率比15 时大,B

10、项正确;光强度为2.5 klx时,植物在25 时的光合速率为50 mL/h,15 时的光合速率为40 mL/h,C项错误;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因此光强度为4 klx时,该植物在25 时的光合速率大于15 时的光合速率,D项正确。9下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C以C18O2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以HO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细胞呼吸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C图中a表示CO2进入细胞,

11、b表示O2排出细胞,A选项错误;e表示O2进入细胞,f表示CO2排出细胞,B选项错误;以C18O2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出现在葡萄糖中,而细胞呼吸利用葡萄糖,其中的18O出现在CO2中,在较强光照下,d表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C选项正确;以HO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出现在O2中,在较强细胞呼吸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c,D选项错误。10科学家在两个CO2浓度和两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强度对黄瓜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较高或CO2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较显著B从图

12、中曲线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的温度、CO2的浓度或光强度的降低都能减弱光合作用C从图中曲线变化情况看,无法确定黄瓜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D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从20 升高到30 比CO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在CO2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或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可知:在温度较高或CO2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变化比较显著,A选项正确。从单一变量角度分析,降低温度、CO2浓度或光强度中的任一因素都会降低光合速率,B选项正确。图中只涉及两个温度,无法确定黄瓜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C选项正确。从图

13、中曲线可以看出,CO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比温度从20 升高到30 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故D选项错误。11(2017慈溪、余姚联考)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光强度(klx)12357810CO2变化量mg/(100 cm2h)2026101212A.光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B光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C光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叶

14、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减小D光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内因之一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强度,因变量为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表格中测得的CO2变化量是净光合速率。光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选项正确。随着光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逐渐增大,因此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当光强度为2 klx时,CO2变化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此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B选项正确。光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因此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

15、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增大,C选项错误。光强度由8 klx增强到10 klx时,CO2量不变,此时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内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D选项正确。12如图,甲、乙两图曲线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甲乙A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B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C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Dd点条件下,适当降低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A图甲是在大气CO2浓度、20 条件下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图中M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由于该温度(20 )低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可增大,A选项正确。图乙为在大气CO2浓度、M点光强度条件下测定的净光合速率,由于M点为光饱和点,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也不能提高净光合速率,故B选项错误。图乙是在M光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