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0094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三块钱国币教案人教版第四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了解丁西林及其独幕剧。2、 了解剧情结构及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3、 欣赏人物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李健吾先生曾说:“我们写戏、演戏是巴结群众,而丁先生写的戏是征服观众。”他所说的丁先生就是丁西林。2、丁西林是现代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其作品以喜剧为主,如一只马蜂、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其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被称为“独幕剧圣手。”3、关于独幕剧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之内完成。由于演出要受到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

2、,要求情节结构要精炼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较为迅速,人物不宜太多。二、 教授新课:(一)学生速读舞台说明和台词,理清剧情结构,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1、情节结构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正面交锋。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2、分析人物形象吴太太:自私吝啬、尖酸刻薄、蛮横泼辣、缺乏同情心的富太太。如: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欺诈是一要公例,她是一个例外。”开场指桑骂槐的不停的唠叨。女仆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副身上只有三毛钱的下人赔三块钱国币。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杨长

3、雄:有正义感、同情心、机智幽默、能言善辩。如: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祖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为李嫂抱不平,与吴太太论情说理。(二)语言欣赏1、幽默诙谐、富有讽剌意味的语言风格。开头人物介绍中四个“例外”和一个“不例外”,表面上语调松松,语言直白平实,透过这些语言,我们仿佛看到了吴太太的泼妇形象,杨长雄的见义勇为,警察的趋炎附势。杨模仿吴哭穷的论调,“这个年头,白米卖到”,“这个年头水笔卖到”2、杨长雄的诡辩术剧中写大学生杨长雄出于义愤与住在同院的吴太太围绕李嫂该不该为不慎打破的花瓶赔钱而展开的激烈争辩,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遇到一个胡搅蛮缠,尖酸泼辣,善于口角的泼妇,

4、但杨长雄在争辩中巧妙地使用了诡辩术,取得了胜利,使吴太太只好求助于警察。诡辩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这是一种巧妙的不易被发现的逻辑错误。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 偷换论题剧本开头从吴太太的唠叨写起:“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她认为李嫂该赔钱,杨长雄则将“该不该赔钱”的论题偷换成“赔得起还是赔不起”,把“可不可以要求李嫂赔偿”的论题换成了吴太太“可以在乎不在乎”,最后“应不应该要她赔”变成了二人争论的话题。 偷换概念就“该不该赔的问题的争论中,杨长雄又多次偷换概念,使吴太太逐渐陷入被动。吴太太所说的“另人”指的是“自己以外的人”,而杨长

5、雄所说的第二个别人则是扣对的“自己人”,即李嫂是吴太太自己方面的人。吴的“叫”是“容许、听任”的意思,而杨却将其说成“使、命令”了,在他的长篇大论的掩护下,隐蔽了这样的逻辑错误,作为小市民的吴自然难以察觉。 捏造论据杨想用论据证明花瓶有打破的可能,被打破是很正常的事,但实际上“花瓶被打破是否很正常”与“被打破后该不该赔”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强词夺理杨说“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所以姨娘有打破花瓶的机会”,而后半句却成“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谁有可能把花瓶打破”与“谁可以打破花瓶”本是两回事,但杨的强词夺理只令吴太太听着不对劲,却找不出漏洞反驳,只好大声嚷道:“胡说八道!”这些诡辩并不是作者犯的逻辑错误,而恰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更为凸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