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9949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离子反应促进学困生从微观角度建构离子反应策略研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初步建立了化学分类观后需要继承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是由宏观物质感知进入微观粒子作用的一个大跃进。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将是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这样的编排承上启下,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课型分析:从显性角度讲本课时属于概念课,基本技能课化学用语书写技能。从隐性角度讲离子反应要建构微粒观,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更为重要。离子反应是微观层面的知识,抽象难懂,要充分利用实验,

2、示意图,搭建脚手架等手段帮助学生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连结。运用基本技能课的课型特征,本节课三个教学结构包括(虽然是基本技能课,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以简要的程序建立微粒观,一举多得):1、获得操作步骤:通过范例讲解呈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2、运用操作步骤解决问题:初步运用操作步骤解决典型问题,并列出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观念之微粒观。3、巩固操作步骤:通过典型的、题组式的、有逻辑的变式练习在不同情境中巩固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教师的指导逐步减少,直到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 (长期过程)二、学情分析:1.高一级招生录取的特殊倒挂现象更导致生源质量急剧

3、下降我们学校地处白云区人和镇,与花都交界,白云机场附近。我们学校三年前通过了水平评估,并获得了高度好评,两年前评上了省一级学校。总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白云区整体教学的困境,白云区生源能走的走,特别是今年高一录取出现严重的倒挂,即省一级学校的生源还远不如市一级学校的生源,原因是市一级学校的正常录取不满,补录时反而补录到了较高分的学生,而我们学校正常录取已经满员,没有机会再补录(补录生成绩高很多)。生源质量急剧下降。2.开学到现在的情况反馈从开学的摸底默写方程式,很多同学初中的主要方程式无法书写,写出来的错误百出,化合价不清,原子团混乱,不会配平等等。平时上课的反应,笔记的检查,作业的批改,课

4、后的闲聊结果显示,很多同学根本无心向学。加上长期以来学习积极性差造成了理解能力低, 凡此种种,务必要求我们在教学上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铺垫好初中相关知识,分散落实记忆点,降低难度,适当裁剪,想方设法浅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离子反应这一重要的概念课,化学用语书写技能课上,化学用语、概念、理论杂乱,造成认识混乱障碍,再加上宏观与微观的转换造成的抽象障碍,导致学生学习离子反应的困难。特别是对于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突破障碍,找准方法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强化常见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易溶于水易电离的以离子存在【强酸: HCl H2SO4 HNO3 强碱(即可溶碱):K

5、OH NaOH Ba(OH)2 澄清的石灰水可溶的盐: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AgCl) 硫酸盐(除BaSO4 、Ag2SO4)】。其它以非离子形式存在【难溶物(碱:Mg(OH)2 Al(OH)3 Fe(OH)2 Fe(OH)3 Cu(OH)2盐:碳酸盐有CaCO3 MgCO3 Ag2CO3 BaCO3 (SO32-盐类似) 其它盐BaSO4 AgCl),弱酸(醋酸、碳酸),弱碱(一水合氨),水主要以非离子形式存在,氧化物,气体,单质以非离子形式存在】。2采用示意图等方式从微观角度分析微粒作用,预测实验现象,实验验证,了解哪些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完善物质微粒

6、观。了解复分解型离子反应进行的条件,并能判断离子反应能否发生。3建立微观符号宏观之间的三重表征。利用“三步法”采用示意图分析来建立微观与符号之间的联系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预测实验现象,达到半自动化。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知道离子反应方程式代表了一类反应,进一步建立化学反应事实与化学用语之间的联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存在形式(微观角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策略问题提出不少文献显示从微观角度书写离子方程式,从电离和溶解性出发,考虑离子之间可能的反应简称“三步法”,步骤少,思维长度短,因而耗时少。而“三步法” 成功率更高于传统的“四步法

7、” 一写、二拆、三删、四查。 因此,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三步法”,不仅省时,正答率高,更能培养学生以粒子观的视角思考问题,符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喜欢使用灵活方法的特点。“四步法”的书写规则简单,思维强度不大,学生容易入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四步法”有利初学时培养信心。但是“四步法”学生还是从“物质”的角度而不能从“离子”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如何发生,不能培养“粒子意识”。对于学生后续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对于化学平衡中弱电解质平衡,溶解平衡,溶解度曲线应用除杂,涉及量相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等知识的学习中,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这时候愈加显得“微粒意识”的重要

8、性。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长久的发展和长远的成绩。文献显示“四步法”的书写规则简单,“三步法”规则也简单,但为什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不容易实施?如何在我们这种层次的学校构建学生的微粒观?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等发现,如果“三步法”单纯按照“鲁科版”照本宣科来讲的话,对于学困生的确很难操作。“三步法”省略了一些对于基础较差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些程序,如哪些微粒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后的微粒是什么,是不是只有离子才能相互作用,电荷守恒如何判断等等。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抽离的程序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容易实施。那么能不能让“三步法”也变得容易实施?书写规则能否也程序化

9、并且像“四步法”一样能用简洁的几个字归纳容易记忆,实现一箭双雕?(在书写过程中构建微粒观)采取的策略1.以生为本,通过问卷、测验、口语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子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哪些相异概念。如如何认识物质的存在形式。2.创设有利于学生形成“微粒观”教学情境。在建构主义理论,程序性技巧理论指导下,采用了实验,归纳,对比,示意图等策略建构微粒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采用“三步法”并将其程序合理加工,将思维过程,书写过程进行了简化,大大缩短了书写分析的时间, 更贴合学困生。写粒子;预测;配平(利用示意图表征,见正文 )。六、教学设计过程提供强化记忆支持:见下面的表碱:Mg(OH)2 Al(OH

10、)3 Fe(OH)2 Fe(OH)3 Cu(OH)2盐:碳酸盐有CaCO3 MgCO3 Ag2CO3 BaCO3 (SO32-盐类似)其它盐BaSO4 AgCl非离子形式存存在常见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联想记忆)目前常见弱酸:H2CO3 CH3COOH(醋酸) 常见弱碱:NH3 . H2O(氨水),难溶的碱(见上表) 水;其它如单质,氧化物以离子存在强酸: HCl H2SO4 HNO3 强碱(即可溶碱):KOH NaOH Ba(OH)2 澄清的石灰水可溶的盐: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AgCl) 硫酸盐(除BaSO4 、Ag2SO4)【设计意图】由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赖于支持的子技

11、能较多,需要将一些子技能分散并提前落实,特别是低层次学校,学习困难学生。他们之所以学习困难是多年来各种恶习累积造成,特别是学习策略的严重匮乏,他们没有能力去自行归纳总结,更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有时甚至要提供一些“拐杖”式的支持。过渡到电解质混合在水中的相互作用。第一个范例Na2SO4+BaCl2教师示范: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微观”过程,初步建立微粒观,再进行实验验证教学过程示意图复习强化常见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强调单一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通过补充演示实验:Na2SO4+BaCl2完全反应后电流计导电实验,对比纯水导电实验;让学生“看”到有离子在自由移动没有参与反应。哪些粒子之间会相互作

12、用,为什么有些离子会发生反应,有些离子不会?反应要满足哪些条件?第三范例Na2CO3+HCl,教师提示学生用示意图分析后实验验证。第四个范例Na2SO4KCl,学生用示意图分析不实验。(第三、四次放手让学生模仿)第二个范例NaOH+HCl,教师先提问学生先从用示意图从微观上分析哪些离子可能发生作用(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第二次是部分放手),分析后再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刚才分析得基础上引导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简要归纳书写程序。模仿练习。使书写离子方程式达到半自动化。分析得出电解质溶液间发生反应的实质是,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强调复分解型,避免以偏概全,产生相异概念)。初步引出离子反应的

13、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课后练习中强化物质的存在形式,书写的程序性,建构微粒观。至于弱酸,多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判断,离子共存拓展题等考虑到本校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将其放到课后作业,在下一课时拓展。由于学生接受程度原因,容量不宜太大,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将其放到课后填写思考。在下一节课对课本的表述进行简要的阐述。注意两个概念的阐述: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离子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将课本的描述性概念改为定义性概念,弥补了描述性概念的模糊性、不科学性。发生地点:一般在水中。如在大气中的反应如燃烧不属于离子反应。教会快速判断哪些是离子反应。目的是避免让学生认为离子反应一定是离子

14、之间的反应,认为金属与酸等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有离子)一般在水中将课本的“离子符号”改为“粒子符号”,避免以为一定是离子符号来表示不能用化学式整体来表示。六、教学片段片段一、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微粒观的构建【思考】1.物质在水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如单质铁,氧化物FeO,醋酸, CaCO3?CuSO4以非离子形式存在的有 ;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有 【引入】2、如果把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这些电解质又是通过什么形式接触?如果这些电解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实际上是什么微粒在进行反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电解质溶液间混合发生反应的情况,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15、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并从微观角度判断学案中的反应能否发生,模仿用示意图来表示。一、 探究易溶性电解质溶液间反应的本质(即离子之间不能共存)【学生活动】电解质溶液(会反应的恰好完全反应)Na2SO4+BaCl2NaOH+HClNa2CO3+HClNa2SO4KCl 混合前主要存在粒子用示意图Na+、SO42-;Ba2+、Cl-BaSO4用示意图用示意图用示意图发生作用的粒子(用箭头指示)预测产物实验验证(各取约1mL慢慢混合)现象:现象:注:NaOH溶液先滴加酚酞现象:不实验电解质间反应的条件结论: 1、电解质溶液间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 。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生成_ 、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