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8088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高青一中 高三地理备课组一、试卷特点分析1、试题结构合理,比例均衡表 1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内容结构类型试题编号分数小计合计分数比重必做部分自然地理卷:1、28分17分25%卷:26题:(1)5分;(2)4分;9分人文地理卷:4、5、6、7、2520分47分69%卷:26题(3)10分;(4)6分;29题(3)5分、(4)6分27分地理信息技术卷:344分6%小计68分68分100.00%非选择题选做部分第30题:旅游地理10分10分第31题: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第32题:环境保护10分表 2 地理单科试题内容结构类型试题编号分数小计合计分数比重必做部分自然地理卷:1、

2、2、3、4、5、10、11、12、13、14、16、17、18、22、24、28、29、30、33、3430分48分48%卷:37题(1)5分;(2)1分;38题:12分18分人文地理卷:6、7、8、9、15、19、20、21、23、31、32165分475分475%卷:35题:10分;36题:15分;37题(2)6分31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卷:25、26、2745分45分45%小计100分100分100.00%2、关注社会现实,彰显时代性试题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并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观。试题取材广

3、泛,关注、隐含和折射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包括:航空航天、我国地震灾害、我国南方雨雪冷冻灾害、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改善、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化进程、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世界金融危机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3、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基础性与多样选择性有机结合考查内容的涵盖面较广,涉及的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地壳运动、水循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人文地理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开发问题、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

4、问题、流域的综合治理,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 这些均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干内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4、强化图表运用,突出区域性 表 3 地理试题图表内容图表类型题 号图表数量行政区域图卷单科:27;文综: 6、727卷单科:35、36、37、38;5天体运动图卷单科:1、2;文综: 1、2、322局部景观图卷单科:13-15、16-18、25-27;文综:4、545卷:文综:261统计图卷单科:6-7、10-12、22-24、31-32;33-34;文综:4、569卷单科:36;文综:26

5、、293其它示意图卷单科:3-5、19-2123卷文综:311表格卷:单科:8-911图表合计27总结:(1)区域图既有世界区域,又有中国区域;既有宏观尺度,又有微观尺度。统计图表类型多样(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和表格),信息丰富。(2)试题的解答特点:均需要提取、解读和应用信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寻找思路并组织答案。同时试题突出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色,侧重以区域地理搭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而非侧重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等识记性内容(3)与往年试题的变化: 所选择的区域均为真实的,更有利于体现和渗透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图表的信息量有所精简和压缩,但简洁的图表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地思考和

6、作答。5、鼓励创新思维,凸现开放性试题尝试和探索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关注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单科卷第35、36、38题,引导考生观察和分析所给图表材料,“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引发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37题第(2)小题,引导考生体验和理解投资者投资的方向和影响因素问题的思路,考查学以致用、结合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思维过程和方法。尤其是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如第37题第(2)小题,以问题探讨的方式,使得解答具有选择性,从而鼓励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给考生展示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开放空间,这也是今后地理高考的一难

7、能可贵之处和创新的亮点。6、坚持能力立意,力求综合性特点:所有的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核目标均涵盖“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中的三项或四项,充分体现了能力考查的综合性。能力考查的要求明确,且层次清晰,如观察、理解、分析、比较、推理、判断、阐释、论证等,并加强了对考生以上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品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试题继续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7、注重与高考题型和高考知识点的衔接,随高考命题的题型、知识点要求的调整而“变”。图象和文字素材、设问角度和命题立意求“新”,也是此次命题的特点。高青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2009年3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