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8085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1复习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石中学活页课时教案 (首页) 高三年级复习课 学科 生物学周次9教学时间2010年 11月 日月教案序号 课 题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1)课 型复习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说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4)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依据实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难点1.依据实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教学方法本节的重点是

2、依据实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利用这一推理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在正确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以摩尔根的果蝇遗传行为实验为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并结合第一章中性状分离、自由组合的现象,对其进行解释。教学反思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2.依据(原因):(类比推理法)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三.Mendel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Subject 2.基因在染色体上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

3、色体上。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称合理性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等生物有性生殖的必经之路。通过实验观察得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种类平均分成两组移向细胞两极,导致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产生合子。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合子中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种类。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有规律地出现了亲代的某些性状。生物的遗传要通过生殖过程来实现,遗传基因随着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和重组。若把基因定位在

4、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针对一个基因而言,见下图可知:综合上述三点不难看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相符,因此可断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依据(原因):类比推理法(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配子中,成对的基

5、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个。(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关于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 F2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为3:1,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典例分析】例1.假如生物的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又从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 由Y染色体决定的例2.在

6、果蝇中,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V与v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W与w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A、B和两只雌果蝇C、D。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均为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请写出四只果蝇的基因型:答案:A.VVXWY B. VVXWY C.VVXWXW D.VVXWXw例3.一位遗传学家,在研究甲、乙、丙三只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时,发现三只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EFf(甲)、EeFf(乙)、eFf(丙)。(1)这三对基因分别在哪类染色体上?_。(2)三只果蝇中,属于雄性的是_。(3)甲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示为_;乙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

7、示为_。答案:(1)E与e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F和f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甲、丙 (3)1FXE1fXE1FY1fY 1FXE1Fxe1fXE1fXe例4:下图中A、B表示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图中染色体组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染色体形态和组成来看,表示女性的染色体是图_,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可以写成_。(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3)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请将该染色体在A、B两图上用笔圈出。解析:女性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X,男性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的第23对染色体为同型性染色体X与X;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为异型性染色体X与Y。染色体的成分为DN

8、A和蛋白质,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A图中第23对中的左染色体和B图中第23对的两条染色体上。答案(1)B 22对常染色体+XY (2)DNA和蛋白质 (3)A图中第23对中的左染色体和B图中第23对的两条练习: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B丙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成C甲形成乙和丙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D甲、乙、丙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2.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A

9、.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细胞的全能性实验3.(多选题)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D.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4.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 )。A.为雌性 B.为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 D.雌、雄性比例为115.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10、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6.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子细胞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8.下列有关等位基因的描述中,阐明其本质属性的是( )。A.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

11、 B.控制相对性状C.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D.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子细胞中成单存在9.根据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此图为_果蝇的染色体图解。此图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图中的_。(2)此图表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_种染色体组合的配子。(3)写出此果蝇的基因型_。(4)果蝇的一个体细胞性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期形成两个W基因。10.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图2-10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生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A_;B_;E_。(2)画出图中C、D、G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凡X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的用w记号表示。(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表现为_。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2)(3)XWXw 红眼雌果蝇作业:导与练作业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