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67690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专业课复习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资料使用说明:参考书: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这个书 08 年的时候改成清华出的新版,但是直到考完试这书也没出版,晕死。其实改版的书都没有太大变化。这个书对传播学是个系统的介绍,章节划分非常清晰,适合初学者。我当初决定考研,读的第一本传播学书籍就是它,对于没有接触过传播学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有点枯燥,但是坚持看完,就能对传播学有个整体的认识。97 年版的最后一章可以不用看了,都是太陈旧的传媒实践对现在没有什么价值了。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夫林等 这个书非常非常重要,信息量非常大。第一遍读可能会觉得拗口,并且外国人的思维会让人觉得很散。第一遍读的时候除了偶尔有些顿悟,读完以后并没有对该书的清晰

2、框架。这时候不要着急,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遍,你绝对会有新的发现。我觉得,这本书是指定书目里最重要的一本。我第一年就是因为没有好好读这本书吃了大亏,血的教训啊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段鹏这个书虽然被很多人质疑成拼凑之作,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拼凑的确实不错,传播学的基础概念和框架都涵盖进去,适合作为后期的整合复习和记忆的书。在读此书的时候请自动忽略它与其他书的大篇幅雷同,虽然傻子也能看出这绝对不是纯属巧合传播学史 罗杰斯 一本人物传记,读起来很有意思。但千万不要因为它易读而轻视。实际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出题,从前年的发展传播学,到去年的贝特森,到今年的芝加哥学派和帕克的研究。此书适合对传播学有基本的

3、了解后再读,读的时候应将相关人物和学派以及该学派的理论和发展整合起来。21 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胡正荣 真应该为这本书的出现叫好。传播学的指定书目里终于出现了一本研究我国传媒业实践的书。07 年出了广电体制改革那道题几乎让所有人都傻眼了。因为当年的指定书目里根本没有实践性这么强的内容。今年这本书的出现可见广院的考查重点正在从纯理论向传媒实践转移。总之,这本书对于了解整个大众传媒行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真对待。 其他推荐书目: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此书堪称传播学的经典教材,翻烂也不过分。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上的基本概念很多,一定都要熟记。推荐度传播学引论 李彬 此书适合作为入门读物。书中

4、的批判学派重点注意。推荐度现代传播 这个杂志一定要看,里面的一些论文对传媒学术和行业的最新研究和发展的深入了解非常有价值。基本上订半年的 6 本杂志就可以了。适合在复习后期阅读,因为作为核心期刊,它选登的论文还是很有深度的。另外,它对于我们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传媒实践,对传统概念的补充和新研究、新发展,都可以在答题中运用。后期阅读的好处是不至于因为你看过的时间太久而在答题时想不起来。推荐度传媒网的专题精编 传播学分册 这本书在网上很出名的,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了。它按照专题分类,很多非传统经验学派和理论补充进来,比如文化研究、技术学派,比如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这本书对于补充了解传播学其他学派及其

5、观点非常有帮助,并且理论总结与整合的相当好。同样,也是适用与后期复习的书。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一下他在每章最后面的推荐论文。推荐度传播学在世界这是改版之前的初试参考书。推荐度传播理论 小约翰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读一下这本,它能让你知道原来传播学还和这么多学科和理论相关,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系统论、结构主义、后现代等等。原来传播理论也可以这么博大精深推荐度传播学教程辅导与习题集 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个书才 14 块,建议买来做参考资料。上面有对历年历校考题的总结,有一定参考价值。推荐度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 四川大学出版社 这个书上的传播学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传播学概念。适合作为

6、手头的工具书随时查找相关概念。推荐度文史综合:这个科目这一本文史要览加历年真题足够。如果高中不是文科的同学建议先看一下高中的历史书再来看文史要览,因为要览这个书的历史部分不是按照年代编写的,看一下高中的历史有助于你按时间顺序全面了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史综合不用太早开始复习,最早也就九月份开始。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英语或者背政治吧,不要浪费在这个上面。文史要览不用背,多看几遍自然都能记住。历年真题一定要背过。文史综合出题是有题库的,实际上每年总是那些题反复出。正因如此,这门考试科目已经倍受广大考生欢迎,因为已经明显成为白给分的一科,大家分数都在 105125 之间。但是,也不要过分轻敌。如果

7、你要想考到 370 分以上,这门就要至少考到 120。第二部分:真题的使用说明最近的传播学试题整体难度比几年前有所下降,除了个别偏题以外,大部分试题都是传播学理论中的重点和当前传播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命题的特点和趋势来看,从单纯记忆性的考查向更加注重理解、更加灵活多变、侧重对考生综合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查的方向转变。 文史综合的题目比较简单,都是同学们复习中的重点问题。所以只要同学们对教材比较熟悉,而且答好了后面的语言应用题,应该可以拿到高分。考生在复习中应该怎样应对这类偏题?我觉得出难题并不可怕,比如 08 年和今年传播学的几道论述题,虽然综合性很强,但至少你在复习中见过相关内容,不会无话

8、可说。平时积累较多的同学可以拿到较高的分数;但遇到偏题就比较麻烦了,如果这个知识点你没注意到,那可能这一题就没法得分了。如果要说应对方法,那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适当扩大复习范围,不要只关注印象中的那些重要知识点,其它内容也需要加以注意。另外,有些考题的偏其实只是相对于我们在复习教材中的惯性思维而言的。比如 08 年考到的文化研究和发展传播学两道题,很多同学反映没有复习到。在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的论述确实比较少,但文化研究和发展传播学都是西方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把思维仅仅局限在教材,要开阔视野,要关注国内外传播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王祎:比如 08 年传播学的三道论述

9、题都很灵活,开放性很强,没有固定答案。而且三道论述题在参考书目中都找不到答案,需要靠同学们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思考。这次论述题出得很有含金量,反映的都是国内外媒介研究和实践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需要同学们进行深入分析。论述题答题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关键是要有深度,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用害怕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在学术研究中很多问题都是有争议的,很难说谁的观点最正确。只要别犯太幼稚的错误,比如概念混淆、逻辑混乱,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并且言之成理,就有机会拿到高分。05 年之前,同学们只要把书背熟,可以轻松应付传媒大学的考试。但从 05 年开始,特别是从 06、07、08 的试题情况看,仅仅看

10、书只能勉强应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未来也会是这种趋势。所以我也觉得同学们要以书本为基础,这是复习的第一步。但从目前的考试趋势来看,仅仅记忆书本内容是不够的,要多看看学术期刊和网站中的一些优秀的学术论文。推荐大家阅读现代传播这本杂志,中华传媒网和新闻传播学评论网也有很多学术资源。另外,对于一些时间较充裕的同学不妨看看参考书目外的学术论著,甚至可以跨学科学习一些内容。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于书面上的知识积累,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不仅仅有助于考试拿高分,对大家将来做学术、工作都很有好处。总之,无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近几年的考试思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学们也需要转变复习思路。 大

11、家对传播学历年真题不要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而是应该培养答题思路,使自己真正的体验考场真题实战的感觉,对于综合考试的历年真题,无须赘言,一定要熟记,达到很熟练的程度,这是一种规律,因为历年真题的重复率真的很高,只要大家把综合考试的历年真题掌握好已经成功了接近一半。阶段性复习方法指导: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

12、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

13、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 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建议报一下权威的专业课冲刺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要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

14、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最后这个阶段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复习规划指导参考书1传播学总论 (第二版)2传播学教程及其配

15、套参考书3传播学史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521 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6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专业一:传播学理论与历史九月中下旬九月底:1、 传播学总论看完,了解传播学的大体框架,理解传播学的支撑框架的理论。2、 传播学教程配合着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浏览一遍,把每个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评价,以及优缺点都要有个总结。 (传播学教程这本书比传播学总论要详细全面,复习是要自习看和理解这本书!) ,看书时可参考中国传媒大学 09 年考研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点。4、 文史要览根据考试大纲看完文学部分。十月份第一周:1、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看一遍,注意结合考试大纲来看。2、 21 世纪初

16、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浏览一遍,由于此书内容在今年的考试大纲所列的知识点中占的比例不大,所以在看书过程中重点是了解当今传播产业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已应对考研试题中的大论述题。3、 传播学史一书主要介绍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及传播学五大创始人的生平及学术研究历史,其中的一些传播学研究学派的发展过程和研究人物的学术贡献要搞清楚。第二周:1、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一书是对传播学总论和传播学教程的补充,其中很多章节与前面所列几本书中的内容有重复,看书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本书的结构和一些专题的总结,可以作为知识点的补充。2、 文史要览根据考试大纲看完其余部分,因为历史部分的词条是根据类别总结的,所以在时间上容易混乱,建议找本历史书来参考着看,这样比较系统,有条理。第三周第四周:1、根据第一轮的复习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