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67665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范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 学习体会 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学习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心得2017 年 5 月 15 日,在任校长的带领下 ,我有幸接触了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学习领会中深受启迪 ,让我感受颇多。一、对“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认识。通过听课、听报告、学习, 我对永威学校“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感悟。这种课堂模式的特点是:“准备充实、结构朴实、训练扎实、效果真实” 。 “先学” 环节。具体到数学课 ,并不单纯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是在教师已给出的自学指导下,让学生明确任

2、务 ,在一定的时控下进行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明确了 ,自学时间、内容、标准、学法、验收办法。并不是几道简单的预习提示题。该环节中教师的“教”是隐含地,给学生留足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后教” 环节。该环节是数学课堂的关键环节, 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方法的主阵地。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是在学生通过先学环节中检测关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让大面积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板演不同的结果、答案。- 2 - 2 -将学生的答案、思想、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学生从中类比异同,寻找最好的方法、思路。多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错,使知识得到了细化,

3、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便于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该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中、差三层次学生解决问题。凡是他们能讲明白的观点,教师绝不参与 ,只做补充、更正讲解、总结归纳、拓展延伸讲解,真正实现了“兵教兵” ,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合理利用了优生、中等生资源,克服了教师“一言堂” 、 “满堂灌” 。提高了课堂效率,效果显著。 “当堂训练”环节。该环节是巩固双基,形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训练题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有一套高质量、有梯度、高强度的综合训练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像考试一样真实严格。营造有序、紧张的课堂氛围,并要要求学生有错必

4、纠, 教师做到有错必改。真正强化了双基,扎扎实实进行训练,达到一定真实检测效果。二、 今后实际中的努力方向。 1、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将学生困的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实字, 没有花架子。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律不讲。课堂的讲解灵活地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训练时间努力保证在二十分钟以上。教师不就题讲题,或只对答案 ,对每个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寻找规律,真正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每道题多让学生说一说做题方法,教- 3 - 3 -师不多说一点废话。做好学生的引导着、点拨着,为学生自学、

5、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成为课堂主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3、重视对知识的落实。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永威人的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 “四清”工作就是体现。反思平时工作,这一点做的不够好。具体到数学课,结合我们学生实际,关键是落实“堂堂清” 、 “日日清” 。教师要做好练习题数量的控制,质量的提高,测试的真实性.改变过去贪多嚼不烂,最后草草收兵的现象。通过节节课知识点过关,学生就能有效的自主学习,学兴趣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4、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永威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 。特别是现在全面综合复习,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总之,在学习永威经验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总结,实践,适时地改进, 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定会提高。陕县第五小学 纪拴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