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轨道理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867639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化轨道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杂化轨道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杂化轨道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杂化轨道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杂化轨道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化轨道理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杂化轨道理论练习知识点 1杂化轨道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D杂化轨道可分为等性杂化轨道和不等性杂化轨道2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方式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 4分子中的 sp3杂化轨道是由 4 个 H 原子的 1s 轨道和 C 原子的 2p 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 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 轨道和 p 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凡 AB3

2、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3杂化方式成键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 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A直线形sp 杂化 B三角形sp 2杂化面 C三角锥形sp 2杂化 D三角锥形sp 3杂化知识点 2利用杂化轨道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4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CO 2与 SO2 BCH 4与 NH3 CBeCl 2与 BF3 DC 2H2与 C2H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Cl 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磷原子是 sp2杂化的结果Bsp 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 1 个 s 轨道和 3 个 p 轨道混合形成的 4 个 sp3

3、杂化轨道C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或 V 形DAB 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6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 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BF 3 CH 2=CH2 CHCH NH 3 CH 4A B C D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F 3为三角锥形分子 BNH 的电子式为 ,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4CCH 4分子中的 4 个 CH 键都是氢原子的 1s 轨道与碳原子的 2p 轨道形成的 sp 键DCH 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 4 个 sp3杂化轨道分别与 4 个氢原子的 1s 轨道重叠,形成 CH 键8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杂化,分子的

4、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且分子中没有形成 键的是()ACHCH BCO 2 CBeCl 2 DBF 39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 sp 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 键210苯分子(C 6H6)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下列有关苯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苯分子中的中心原子 C 的杂化方法为 sp2杂化 苯分子内的共价键键角为 120苯分子中的共价键的键长均相等 苯分子的化学键是单、双键相交替的结构A B C D11下列关于苯分子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

5、角皆为 120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6 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 2p 轨道以“肩并肩”形式形成一个大 键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 D苯能使溴水和酸性 KMnO4溶液褪色12.如图是乙烯分子的模型,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 )Asp 2杂化轨道形成 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Bsp 2杂化轨道形成 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CCH 之间是 sp2形成的 键,CC 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的 键DCC 之间是 sp2形成的 键,C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的 键13甲醛分子的结构式如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6、A甲醛分子中有 4 个 键 B甲醛分子中的 C 原子为 sp3杂化C甲醛分子中的 O 原子为 sp 杂化 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 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14在 BrCH=CHBr 分子中,CBr 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 Bsp 2s Csp 2p Dsp 3p15.化合物 YX2、ZX 2中 X、Y、Z 都是前三周期元素,X 与 Y 同周期,Y 与 Z 同主族,Y 元素的最外层 p 轨道上的电子数等于前一电子层电子总数;X 原子最外层的 p 轨道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 2 个电子。则(1)X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Y 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2)YX2的分子构型是_。

7、(3)YX2分子中,Y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一个 YX2分子中含_个 键。16有 A、B、C、D、E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A、B、C 属于同一周期,A 原子最外层 p 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 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D、E 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可分别与 A、C、D、E 生成 RB2型化合物,并知在 DB2和 EB2中,D 与 B 的质量比为 78,E 与 B 的质量比为 11。试回答:(1)写出 D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2)写出 AB2的路易斯结构式:_ _。(3)B、C 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_(填元素符号),原因是 _。(4)根

8、据 VSEPR 模型预测 C 的氢化物的立体结构为_,中心原子 C 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5)C 的单质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_,B、D 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关系为_(填化学式)。3参考答案1B原子轨道形成杂化轨道前后,轨道数目不变化,用于形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近,并满足最大重叠程度。2C3D判断分子的杂化方式要根据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以及与中心原子相连的原子个数。在 NF3分子中,N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 1,与其相连的原子数为 3,所以根据理论可推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类似于 NH3。4BA 项中 CO2为 sp 杂化,SO 2为 sp2杂化,

9、A 项错;B 项中均为 sp3杂化,B 项正确;C 项中 BeCl2为 sp 杂化,BF 3为 sp2杂化,C 项错;D 项中 C2H2为 sp 杂化,C 2H4为 sp2杂化,D 项错。5CPCl 3分子中心磷原子上的价电子对数 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3 4,因此5 312PCl3分子中磷原子以 sp3杂化,选项 A 错误;sp 3杂化轨道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 s 轨道和 3 个 p 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等、成分相同的 4 个轨道,故选项 B 错误;一般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所得到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但如果有杂化轨道被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占据,则构型发生变化,如

10、NH3、PCl 3分子是三角锥形,H 2O 分子是 V 形,故选项 D 错误,C 正确。6A7DBF 3为平面三角形,NH 为正四面体形,CH 4分子中碳原子的 2s 轨道与 2p 轨道形成 4 个 sp3杂 4化轨道,然后与氢的 1s 轨道重叠,形成 4 个 ssp 3 键。8C9.B10D由于苯分子的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可以说明分子内的键角为 120,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2杂化,所形成的碳碳共价键是完全相同的。其中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同,而与碳氢键的键长不相等。11D12.A13D从结构式看,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所以中心原子 C 应为 sp2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分别与 O

11、原子和两个 H 原子形成 键,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 p 轨道与 O 原子形成 键,该 键垂直于杂化轨道的平面,O 原子不是中心原子,不发生轨道杂化。 14C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都是采用 sp2杂化,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4s24p5,4p 轨道上有一个单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 sp2杂化轨道成键。15(1)1s 22s22p4(2)直线形(3)sp 杂化2解析解此类题,首先从信息中寻找突破口,如:Y 属于短周期元素,Y 元素的最外层 p 轨道上的电子数等于前一电子层电子总数,可判断 p 轨道上有 2 个电子,Y 为碳元素;X 原子最外层的 p 轨道中有一个轨4道填充了 2 个电子,则 p 轨道上有

12、 4 个电子,根据 X、Y 同周期可知 X 为氧元素;sp 杂化得到夹角为 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所以 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Y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 杂化;双键中一个是 键,一个是 键,CO 2的结构式为 OCO,故含 2 个 键。 161s 22s22p63s23p2(2) (3)NON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4)三角锥形sp 3杂化(5)2H 2OSiH 4解析阅读题干寻找突破口,如 A 原子最外层 p 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可知 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2,A 为碳元素;然后顺藤摸瓜,如 A、B、C 属于同一周期,B 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可知 B 为氧元素;DB 2中 12,可知 M(D)28,D 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可知7M D 816D 为硅元素,同理可知 E 为硫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