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认知发展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7401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认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认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认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认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生认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认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认知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 感知: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总体而言,小学儿童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比绝对感受性的增长快得多。 颜色视觉:小学生的颜色视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如下: 视觉感受性的发展:第一,视觉差别感受性明显发展。 第二,小学生的颜色辨别能力迅速提高。 第三,小学生视觉的差别感受性发展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发展。 第四,女生的颜色感受性发展高于男生。 颜色偏好:小学生已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好倾向。在红、黄、橙、绿、蓝、棕、黑、灰、白等10种颜色中,他们更喜欢红、绿、黄,不喜欢灰、棕、黑。 听觉:听觉能力逐

2、渐接近成人的水平。表现在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对发音细微差别的区分、对音乐旋律的辨别能力这三个方面。注:绝对感受性指:人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当灰尘一次次增加,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感觉) 差别感受性指:我们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就叫差别感受性。(100克重的物品加一克后感觉不到,加上三克就感觉得到重量的变化)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发展方面: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学低年级: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学生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的空间联系,依据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诶感知到的空间关系认识画面的内容。 第二阶段:小学中年级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学生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三阶段:小学高年级: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学生可以从意义上完整地认识整个图画的内容。培养方面:明确观察的目的;一般而言,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较盛,知觉的不随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的目的越明确具体,计划步骤越周详,观察效果越好。例如: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可以事前把活动的目标予以明确。根据观察目的任务选择观察的方式;学生若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这将十分有利于其观察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或任务,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或观察顺序等。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参与观察的感

4、官越多,越能收集到多方面的信息。而全面的信息和真实的信息积累越多,越能获得有用的知识。因此,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指导学生进行记录与整理。 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在观察中,充分运用已有经验,随时提取与观察事物有关的各个方面信息,这将有利于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和整合。 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分析得到越仔细,观察也将越全面越深入。(二)记忆: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1)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2)有意识记忆逐渐超过无意义识记。(3)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2、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记忆发

5、展的特点培养儿童良好的记忆(1)培养儿童有意识记的能力首先必须使其明确如何识记,记些什么。其次,培养儿童要有记住的愿望。还要培养儿童善于独立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的习惯,低年级儿童识记时,一般不善于自我检查,因此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记住没有,我们要逐渐养成儿童在识记中能够边读边背,背不出再看书,这种方法比一遍一遍单独背诵效果要好。因为通过儿童的自我检查,可以了解哪些记住,哪些记错,就可以使自己有的放矢地进行记忆,对未记住的可以多念,记错的可以纠正。(2)培养儿童意义识记的能力首先,要给要培养儿童分析综合能力其次,知识系统化,可以提高儿童的识记能力再次,教给学生上识记无意义材料的方法A、图表记忆法 (关

6、系图表)B、歌诀记忆法法 已、己、巳”几个字容易混淆,可以编成这样的口诀:“堵巳(Si)不堵已半堵才念已”。C直观形象记忆法记“明“字,教师说:“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多么明亮D、特征记忆法),“五四”运动是两个19(1919年)E、比较记忆法F、谐音记忆法:1893年 -“一把旧伞”H、重点记忆法 胆汁质急I、自编提纲记忆法 分段落根据记忆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1)正确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从组织教学来说:小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在上课 一开始先复习旧课,包括检查作业,再进行新课讲授。一种是一开始先讲解新课,留些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包括课堂作业或检查作业。两种方式都不能绝对化

7、,要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一种方式,如复习旧课用的时间太长(如15分钟以上),是违反注意和记忆的规律的。因为小学儿童注意不易长时间集中, 开始花了很长时间复习旧课,检查作业,等他疲劳了再来上新课,学生自然容易注意分散,影响记忆的效果。此外,记忆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使是刚上过的课,在几十分钟内,如不及时复习,亦容易很快遗忘。第二种方式,一般说是符合儿童的记忆和注意规律的,因为它在学生注意力最易集中的开始阶段进行新课教学,而且学习后有一定时间复习检查,使儿童在遗忘前得到巩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开始讲解新课前,适当的联系旧课复习,补助理解新课,使知

8、识系统化,也是需要的。 (2)进行课外的复习巩固,培养良好的有效的学习习惯。复习巩固同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到考试时集中复习,一种是每天晚上抽出一些时间复习,到考试前复习所有的问题。第一种方式事实上不是复习,而是等于从头学起;第二种方式符合保持规律,比第一种方式保持长久。这不仅是发展儿童的记忆,也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适当布置作业,提高记忆效率。(三)想像:1、小学生想象的特点:(1)有意性迅速增长(2)内容逐渐符合客观现实(3)还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4)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培养再造想象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需要再造想象。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主要是前

9、人积累的间接经验,有许多事情是没有亲身经历、感知过的。另一方面,学习中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也需要想象活动的支持。再造想象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取决于一下两个条件:学生必须正确理解作者和教师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含义;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表象储备。已有表象越多,情节越细,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越具体。(2)培养创造想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诱导学生自己尝试去“发现”知识。(四)思维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总体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1)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抽象逻辑性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自觉性。(3)在从具体

10、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4)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性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为小学四年级(1011岁)2、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过程。人们根绝事物间的共同点将事物集合成一个较大的类,又根据事物间的差异点将较大的一类划分为几个较小的类。如此,就能把众多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大小类别,从而形成概念体系。比较;比较是在认识上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

11、异点及其关系的过程。为进一步认识和辨别某一事物,需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与这一事物相似或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比较可以是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也可以是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概括: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抽象是概括的基础,概括的作用在于使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特殊上升到一般。任何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个公式或原则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补充: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的过程。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

12、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和概括而获取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在教学中,具体化常常表现为引证具体事例来说明理论问题或者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深刻性 (1)特点: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数学运算过程中表现为:第一,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渐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第二,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第三,不断“假设”,独立地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在逐步发展;第四,小学三、四年级时儿童运算思维深刻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思维的深刻性还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中,刻画人物的深刻性,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分析概况能力等。(2)培

13、养方法:培养小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方法主要有:第一,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组织适当的教材,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培养儿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以促进其思维深刻性的发展。灵活性 (1)特点:在数学运算过程中表现为:第一,一题多解,解题数量增加,表明小学生智力活动水平在不断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逐步开阔;第二,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儿童不但能一题多解,而且解题的正确率在升高;第三,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2)培养方法:培养方法主要有:第一,注意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迁移;第二,训练学生“发散式”思维。敏捷性(1)特点:思维的敏捷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14、;(2)培养方法:培养的方法主要有:第一,教给学生学习的要领与方法;第二,对学生的学一定的速度要求。 独创性 (1)特点:小学生的创造想象的丰富性与新颖性随年级增高而逐渐增强,在小学三年级已达到较高水平。 (2)培养方法:培养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第二,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第三,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第四提倡新颖性。(五)言语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特点: 小学生的口头言语在质和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言语以对话占主导地位;二、三年级学生的独白言语开始发展;四、五年级学生的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已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识。 培养

15、;第一,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言,要求他们发音准确;第二,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加强朗读训练等;第三,纠正学生口头言语中的不良现象,如纠正口吃和说话时的多余重复字词的口头语现象。 2、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1)特点:第一,随年级的升高,狮子量明显增加;第二,阅读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有声或无声)过渡;第三,写作从说出的词(有声或无声)向看到的词过渡。 (2)培养:第一教学中采用比较、直观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精确辨认字、形的能力;第二,加强朗读与默读的训练;第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写作构思技能,有利于促进其写作水平的。(六)注意 1、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注意的特点:第一,从无意注意占优势发展到有注意占主导地位;第二,注意的广度较小;第三,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