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3851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 课题的提出 一、 新课标、新要求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Learning by doing)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于新课程标准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新课程标准的落实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的教学途径的支持。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二、 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有研究发现

2、,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小学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知道也不举手”中,小学生占4.5%,初中生占14.5%,高中生竟高达53.8%(孙云晓: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20个发现,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特别是在农村普通高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通过调查访谈,专家们认为,学生上课不愿主动提问发言,其实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权实现不充分的表现。而在“任务型教学”中可将整个对话或阅读课文设计成一系列英语学习任务环,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通过个人、对子、小组活动形式,经历与人合作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展示各种才华,提供最大化语言习得机会

3、,体验或多或少的成功,增强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实现教学目标。我校-洞头县第二中学是一所最普通的海岛学校。虽然近年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学科的成绩依旧不令人满意,与其它县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英语学科。诚然,客观现实的诸多因素制约着教学的本质,但是教师课堂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课堂设计,趣味性和兴趣性不高,教学模式老一套,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落实,教学效益低下。学生也由于基础薄弱,兴趣不高,难以接受,甚至一些学生对英语彻底失望以至放弃。而英语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这种矛盾和差距将会愈来愈严重。因此,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学情调查研究之

4、后,课题组从2002年春就开始旨在探索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杜威实用主义认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学习的目的并非记住僵化的条条框框,而要解决个体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语言学家Herbert H. Clark (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应当教会学生用恰当的

5、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词汇和语法都是为“做事情”或“完成任务”服务的。 2、习得与互动理论:语言习得指出创设类似学习母语的真实环境,是一种轻松无意识的师生、生生及学生和环境中的互动关系。互动使学生学得的材料具有实践性。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输入材料稍稍超过个体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更有利于互动的产生和学习习得能力的培养。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提出语法知识可以而且必须会在交际活动中“学得”(pick up)。 3、社会语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者能用语言描述对象、陈述观点或感悟材料的内容及深层内涵,即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语言运用时不但受规则制约也受文化习俗的限定。语言运用能力既要顾及语言

6、的正确性,更应涵盖语言的得体性。 4、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在学习潜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和教学环境的外因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当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相信他们的能力,就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克服了的阻碍,加速了学习进程,更利于学习任务较早完成。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操作(一)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和我校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框架;汇编适合我校的“任务型”课堂教学途径的任务设计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习得英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尝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构想

7、(见获奖论文浅谈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评价过程化);尝试在“任务型”教学理念下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模式探讨(见获奖论文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高三英语写作课的探索);英语新闻或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培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见获奖论文以英语新闻促进高中英语的创新教学),同时汇集部分课件集;(二)、课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及措施 1、方法: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经验总结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为主,同时也辅以文献法、调查法、对比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法,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明确教学改革思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以实践为主,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各种类型及其操作方式,不断进行反思、组织公开课、实践课、进行总

8、结,并以此指导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研究的基本思路为:(图略)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虽然从立项到结题只有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课题的前期酝酿、准备早已在2002年春就开始了。课题申报成功后到现在结题,主要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2年7月-12月。成立课题科研小组,积极宣传发动,明确职责,统一思想。调查分析“任务型教学” 目前在国内外、省内外研究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编印学习材料,采用集体和分散学习的方法,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培训教师。搞清了以下几大问题:“任务型教学”的理论背景;“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内涵和外延;任务学习的一般操作;实施课题的硬环境和软

9、环境。 (2)探索阶段:2003年2月-2004年6月。 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深入的试验和探索,主要实施探索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备课及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分析和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它是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任务型”教学带来的变化等。 实施探索,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际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对课题实施的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力求课题研究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三个星期进行一次课题组会议,内容包括:课题实践课、说课、评课、经验总结交流教科研活动,平时随时可以开展个别讨论。定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尤其是多媒体教

10、学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 (3)总结阶段:2004年6月8月。 收集、分析、整理、提炼有关研究材料,为最后的总结做好准备。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编辑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任务设计简集并且编印成册。召开面对全校的课题成果汇报课,并且做好相关准备工件。如有可能要求学校召开课题领导小组会议,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初步鉴定,准备或确定下学期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措施 (1)宣传发动,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和课题实践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四节课),商讨研究对策,营造教育科研氛围; (2)统一思想,认识到位,定期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3)加强师生联系,定期举行座谈会,及

11、时听取学生意见并改正不足; (4)加强课题过程的管理,及时搜集课题研究材料,建立课题档案袋管理制度; (5)及时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和督促学习的过程; (6)理论联系实际,发现不足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反复推敲,最后确定。 4、研究的原则 (1)分工负责原则。建立课题研究定期汇报制度,明确各成员在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定期检查、督促,不断修改完善。 (2)实事求是原则。本课题就是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和我校教学实际相结合,从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脚踏实地,不脱离实际和客观现实。 (3)创新原则。“任务型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要求有点高,而本课题就是要找准研究

12、的突破口,大胆实践,形成具有普通学校的课堂教学特色。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题以课堂实践为载体,不断丰富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理念,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思考 一、 课题研究的成效 1、得出一套比较符合普通海岛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课堂教学模式实例见获奖论文浅谈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P22 2、成功编写了任务设计集。此任务设计集聚了课题组成员的近两年的心血,它是在充分理解了“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精髓和在掌握其课堂一般途径后,在大家一起讨论,不断修改之下完成的。当然也借鉴了他人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整合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普通高中的实施,其更加富于社会信息和时

13、代气息,也充分结合我校处于海岛和农村的现实条件,一些教学素材就来源于学生的身边,来自于学生的真实世界和生活实际。因此,课题组成员深深体会到此成果的珍贵和份量,这也是本课题最大的研究成果之一。说明:本任务设计集主要以高一英语为主,高二则以任务简集为主,高三则以写作课为主。(表略) 3、对“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1)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课题组归纳了“任务型教学”的各种任务类型,其中有几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也十分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 (2)任务的结构。“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结构性,它有任务目标、输入材料、活动方式、师生角色

14、、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其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4、课题达到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习得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做了如下一些调查分析: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由于高一使用新教材和任务型模式的教法,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改变(见表1)。课题组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分析,从中不难发现,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发生了变化,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表一:实验班和对

15、照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统计表(表略) 在口语水平上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在一个侧面上反应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口语也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因此,我校从2001年起就在高一年段实施英语口语测试,并作为期中、期末测试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内容为:流利程度、准确度、交流策略、主要意思表达度四个方面。从表中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口语的四个指标平均得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其中实验学生口语的流利程度的提高较明显,但是主要意思表达的提高不是很明显。 表二: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口语测试平均分统计表(表略) 在综合应用能力上不断提高 表三是在2004年春一次高一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竞赛上,实验班和对照

16、班参加竞赛学生的各项数据统计,由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听力、阅读、应用在平均分上都有所提高 表三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听力、阅读、应用平均分(表略) 在学生竞赛方面成绩斐然。2003年在洞头县首届学生英语口语节上,我校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实验班的包小云、朱珊珊同学获得了二等奖。在教学成绩方面逐步提高。表四 实验班101与对照班102在高一入学(中考)、第一学期期末、第二学期期末成绩统计一览表(略)从表中可看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的成绩较入学相比有所提高,虽然提高的幅度不是很明显,一些数据可以说是让人担忧,但这也是我们做课题的主要原因。但从总体上看,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生率指标有了可喜的提高,让课题组感到非常欣慰。从中也反应了教学成绩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促而蹴的。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继续保持一颗永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