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863752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不准使用涂改液。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Ca-40 第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

2、不发生化学变化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2.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3.市场上销售的高钙牛奶、补铁酱油、富硒康里的钙、铁、硒是指()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D2H+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的体积 B.取用液体药品 C.过滤 D.称固体药品的质量6.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

3、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2 Mg镁24.31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7.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2 B核外电子数为24 C元素符号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8.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3O10)会引起水域含磷量升高,造成环境污染,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A3B+2C+3D+5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向小试管中

4、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A B C D10.我国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是煤综合利用的方向。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和合成气均属于纯净物C仅用该合成气作原料,可生产出尿素CO(NH2)2D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其中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剧毒11.将厨房中的食盐、白糖、食用油、白酒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食用油 C食盐 D白酒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铁粉和炭粉观察粉末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混合气

5、体C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铜粉D鉴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加入稀盐酸13.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正确的是()。物 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51515反应后质量/g11未测122A. 未测值为3 g B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14.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B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15.(4分)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6、物质。(1)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利用活性炭的_性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2)提倡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节水的合理化建议_;(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检验一份自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 来鉴别。16.(5分)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1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甲中x=_。(2)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_。(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4)

7、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_, _。17.(4分)海洋开发水平是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1 图2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补全图2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2)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右图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

8、 甲 乙18.( 7分)“共享单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大家的喜爱。图1 图2(1)上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选填序号);(2)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3)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4)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 (5)共享单车中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图2是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模拟实验,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

9、置的不足之处是 。19.(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的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0.(7分)小明对本学期所学的物质进行了整理采用“公交车线路图”的形式,将不同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1)在I号线中,

10、属于氧化物的是 ,可作燃料的是 (2)通过CH4或CO2的转化可以完成“I号线到 II号线的换乘”,请任选一个反应完成“换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X与活泼金属能发生置换反应,Y和Z都属于单质, X、Y和Z可能分别是X 、Y Z (只填一种物质即可)21.(7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11、)【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 ;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填序号)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出一种即可)。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2.(9分)在实验室里选用下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氧气。AB CDEFG(1)某同学选用装置B和F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中的反应就已经停止(如右图)

12、。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两种解决的方法:_;_。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_。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2)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可以是_(填序号);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23.( 12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