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63187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腹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查房,产二科,查房的目的,熟悉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诊断及常用护理措施。 熟悉产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熟悉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 了解低分子肝素钠在产科中的应用。,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患者魏国艳,女,30岁,主因“瘢痕子宫”于今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壁瘢痕剔除术+瘢痕松解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中出血约250ml,。 术后诊断:1.孕2产2孕39+3周LOA剖宫产;2.瘢痕子宫; 3.绝育

2、,2012.6.9 10:00 剖宫产术后1日,无胸闷、心慌等不适,未排气。遵医嘱 嘱:给予预防感染、补液治疗。嘱其早下床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12.6.1010:00 剖宫产术后2日,患者无不适主诉,已排气。继续给予预防感染、补液治疗。嘱患者适当下地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切口愈合。明日复查血常规,动态监测体温、血象变化情况。,2012.6.11 10:00 剖宫产术后3日,患者自诉双小腿腓肠肌处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查体: T37.0C,BP110/80mmHg,P78次/分,R20次/分。双下肢水肿(-),双下肢腓肠肌处压痛(+),无明显增粗。

3、复查血常规示:WBC10.94109/L,Hb128g/L,N76.1,血象大致正常。血管B超提示双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补充诊断:产褥感染?-双下肢感染性血栓?嘱立即给予治疗剂量低分子肝素钠6000iu Bid 皮下注射,绝对卧床,制动,防止血栓脱落。嘱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继续给予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剖宫产术后4日,自诉睡眠可,神清,今晨小腿疼痛如前,患者自诉咳嗽,有痰,无发热、胸闷等,给予复方鲜竹沥液口服对症治疗,嘱多饮水。绝对卧床,制动,继续给予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10:00自诉胸闷,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持续心电监护,急查心电图,请内科会诊,心电监护提示血

4、氧饱和度92-98%,血压130/80mmHg,脉搏:70-80次/分。心电图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内科刘瑞奎副主任医师查看病人考虑胸闷待查-急性支气管炎.,2012.6.12 16:00 北医三院翟国钧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剖宫产术后4日,双下肢皮温、色泽好,目前轻度可凹性肿,张力不高,Homan,s Sign(+),足背动脉好,目前考虑双下腿肌间静脉血栓。建议1、卧床、制动、下肢抬高30o以利回流。2.同意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交代病情建议进一步CTPA明确有无肺栓塞。4.建议行IVF置入以防大块肺栓塞。5.注意病情变化,随诊。 术后第5日产妇转入北医三院继续治疗。,患者目前状况,电话

5、追访: 产妇转院后继续抗凝治疗3个月,口服华法令期间禁止母乳喂养,目前活动自如无不适主诉。,术后第一日主要的护理问题,1、疼痛:腹部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与二次剖宫产手 术、术后应 用促子宫收缩药物有关。 2、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与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疼 痛有关。 3、知识的缺乏:1)缺乏对剖宫产术后早期床上活动 相关知识的了解。 2)缺乏母乳喂养知识。,预期的护理目标,1、产妇疼痛感减轻 2、产妇可以适应床上饮食活动,部分生活可自理 3.产妇了解产后早期床上活动的意义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护理措施,针对术后第一日的护理问题制定如下护理措施: 1、耐心听取产妇主诉,指导产妇通过调整呼吸减轻疼痛

6、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转移产妇注意力以达到减轻疼 痛感的目的。 2、向产妇耐心讲解早期床上活动的意义,鼓励产妇早期 床上活动,协助产妇做好生活护理,将呼叫器置于产 妇易取处,随时巡视病室及时帮助产妇解决护理问题。,效果评价,1、产妇疼痛感减轻 2、产妇适应床上饮食活动,部分生活可自理。 3、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了解早期床上活动的意义。,术后第二日主要的护理问题,1、活动不耐受: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疼痛有关 2、有跌倒的危险:与产妇长时间卧床,未进食体能消耗大体质虚弱有关,短时间内变换体位脑供血不足体位性低血压有关。,预期的护理目标,1、产妇可自由下床活动,活动后无不适主诉。 2、产妇下床活

7、动后不发生跌倒。,采取的护理措施,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活动量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避免初次下床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跌倒,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应由家属协助产妇改变体位,由卧位改成半坐卧位或坐位,待身体适应后在由家属搀扶下床适当走动。,效果评价,产妇可自由下床活动并且活动期间未发生跌倒,术后第三、四天的护理问题,1、疼痛:双下肢胀痛,与肌间静脉血栓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双下肢活动后胀痛有关 3、活动受限:与肌间静脉血栓绝对卧床产妇不能 随意下床活动 有关。 4、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进食/卫生自理能力缺陷:与 肌间静脉血栓绝对卧床活动受限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血栓形成初期绝对卧床

8、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有关。 6、潜在并发症:便秘、肺栓塞、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 栓形成。,预期护理目标,1、疼痛减轻。 2、双下肢胀痛不加重或减轻。 3、产妇适应床上进食休息、上肢自由活动、可床上平移 下肢。 4、卧床期间不发生压疮。 5、卧床期间不发生便秘、肺栓塞、坠积性肺炎、深静脉 血栓。,采取的护理措施,1、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 以 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下肢胀痛,通过跟家属沟 通分散或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疼痛。 2、指导产妇床上活动、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高纤 维、多食新鲜水果,青菜多饮水等)、指导产妇床上 大小便方法,协助产妇完成部分生活护理。 3、局部皮肤垫气

9、圈预防压疮。 4、遵医嘱应用缓泻剂预防便秘,肺栓塞,遵医嘱应用抗 凝药治疗血栓的同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评价,1、产妇双下肢疼痛未加重。 2、产妇适应床上活动、进食如厕部分生活可自理。 3、产妇卧床期间未发生压疮、便秘、肺栓塞及深静脉血 栓。,分析孕、产妇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1、孕期不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如怀孕初期盲目大量进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误以为对宝宝有好处而造成孕期体重迅速增长加之孕中晚期行动不便很少有产妇坚持适当运动从而引起妊娠期高血压、高血脂极易诱发形成孕中晚期的下肢静脉血栓。,2、孕期及产后血液高凝: 妊娠及产后,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强。术后数日内血液中血小板较

10、正常 高2-3倍。血小板对胶原纤维有很强的亲和力,当 静脉内膜损伤后,血小 板迅速聚集粘附与损伤部位,同时释放出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参与血液 循环,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而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3、血流滞缓: 妊娠、分娩、病人长期卧床由于体位的因素导致血流缓慢、瘀滞,因而促 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畏惧伤口疼痛拒绝下床活动 也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诱发因素。 4、不科学的坐月子习惯如产后不能下床,下床会引起腿痛腰疼等等。,怎样针对产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1、有针对性、有计划性。 2、多次重复、监督执行。 例如: 针对每个产妇(自娩、剖宫产)特点制定宣教计划,

11、每天的情况不同宣教计划也不同。 产后体能消耗大身体极度疲惫、术后伤口疼痛注意力不能集中,产妇多为流动人口语言沟通障碍,必须多次重复同样的宣教内容产妇才能理解记住。 产后情况特殊、坐月子习惯不同、很多护理措施很难在计划时间内落实,延迟了评估宣教效果的时间。,如何预防产科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1、孕期科学饮食、休息、适当运动。 2、孕期按时产检,如出现不适及时跟医生反馈及时做相 关检查如下肢出现胀痛,休息后不缓解等应及时做下 肢血管彩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等。 3、产后尽早床上活动,自娩后2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自 娩后24小时可自由下床活动。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感觉 恢复后尽早做屈伸运动,6小

12、时后床上翻身活动,鼓励 产妇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后尽早下床活动。 4、科学坐月子尽早做产后恢复操利于身体恢复预防产后 并发症。 注意:按摩双下肢可造成血栓的脱落引起肺栓塞,特殊产妇(过度肥胖、高血压)不常规检查下肢血管彩超,嘱家属按摩时需慎重。,简单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下肢静脉血栓定义,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 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下肢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下肢水肿-产妇主诉 浅静脉怒张 患肢胀痛-产妇主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三种类型,1.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 因血栓局限,多

13、数症状较轻,多数可自溶一般三个月左 右,临床表现主要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 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 2.中央型: 也称髂骨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以 臀部一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 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 塞,威胁病人生命。 3.混合型: 即全下肢深静脉主干均充满血栓。开始症状较轻,易被忽视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被发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2、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

14、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4、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5、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疡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6、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心理护理,分娩后随着身体的孕激素水平下降很多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状,如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 ,根

15、据不同产妇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1、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主 诉,向其讲解与血栓相关的知识。要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消除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忧郁型患者的护理:护士主动与产妇沟通、了解心理变化。采取分散注意力或转移产妇精力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以及讲解.,3、烦躁易怒型患者的护理:护士要细心的观察给予耐心说服和安慰,向其讲解相关知识使其配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 急性期的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下肢静脉血

16、栓患者多发生于术后、妊娠期合并高血压、剖宫产术后及长期卧床、体质较差的患者。在护理中要注意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控制血栓。嘱患者多饮水或遵医嘱适当补液,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患者大便不可过干,双下肢制动,禁止局部推拿、按摩。,恢复期护理 一般两周后血栓稳定,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目的: 在于预防肺栓,减轻血栓后 并发症,缓解症状。 治疗以抗凝或溶栓等非手术疗法为主,辅以介入及手术等治疗。,抗凝疗法: 作为基础治疗,抗凝治疗有助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和漫延扩展,可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常用抗凝剂有肝素,成人每日用量为25000 U(约1000 U小时),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华法令于应用肝素后4天,同时开始服用,首次剂量加倍,以后逐减,持续服用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