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3081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由微粒构成,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学会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品德4.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存在空隙。5.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前准备】1.通常物质有三态,分别为 、 、 。相同质量的某物质,其体积的大小顺序一般情况为 2.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至-78,它就变成固体,叫做 ,此变化是 。3.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此变化是 。4.比较

2、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 ,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 。【合作探究】一、 微粒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实验:书P63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象 ,再向其中加浓氨水,现象 ,结论 (2)如左图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它能够说明 思考:1.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俗语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生活中,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总是比荫凉处干得 (快或慢),为什么? 【活动与探究】猜想:一体积酒精加到一体积水中,得到的混合液体体积 (,)2体实验:书P63水与酒精混合,现象 ,结论 实验:书P64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学生演示)现象 ,结论 思考:

3、碘固体变成蒸气后体积明显变大,为什么? 小结:一般来说,物质有三态,物质在气态时,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方法提示】: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 ,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 。【课堂测试】1.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B.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施压,体积明显变小 D. 向一定体积的液体施压,体积变化极小【巩固延伸】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微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C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2

4、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3“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

5、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6不能证明微粒间有空隙的事实是 ( ) A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压缩 B10ml大豆和10m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C水结成冰体积变大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7如图是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利用此方法制取氧气为化学变化B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在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发生改变D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没有发生改变9. 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

6、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10. 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不停地运动 B. 分子间间隔变大 C. 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 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8连连看 微粒不停地运动 a 一滴水中约含有1.71021个水分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 b八月桂花遍地香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d气体受压体积变小9利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1)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一定体积的蓝色钢瓶中,是因为 ;(2)一滴水中的微粒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

7、3万年才能数完,这是因为 ;(3)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10某同学在家做如右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水,在容器外壁划一条水平线a,然后向水中放人一块蔗糖,再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b,水平线b在水平线a的 (填“上方”或“下方”)。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水平线b _(填“上升”或“降低”)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三、实验与探究题12如右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没有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就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发生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观

8、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 。 A B (深色瓶中为二氧化氮气体)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1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14.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其上滴有浓氨水)。(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2)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15.请用你最熟悉的化学实例来说明“1+1不一定等于2”,并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16.如右图所示,在一透明密封的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气体溴。现将活塞从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17.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撒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有危害。此时可以用些硫粉撒在上面,使硫与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硫化汞(HgS)。(1)写出硫与汞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用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现象。_.【今日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