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3081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复习课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复习要求: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电离概念及电离方程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特征 一、 了解基本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是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后能否导电,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完全电离。强电解质包括:强酸 强碱 盐类(易溶及部分难溶)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两性氢氧化合物非电解质:SO2、CO2、SO3、NH3 、蔗糖、酒精等单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常见强酸:HCl HNO3 H2SO4 HBr HI HClO4常见强碱:KOH NaOH Ca(OH)2 Ba(OH)2常见弱酸:H2CO3 CH3COOH H2S H2SO3(中

2、强酸) HF HClO HCN HNO2常见弱碱:Fe(OH)3 Cu(OH)2 NH3.H2O 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另外 水也是弱电解质()一些题目中常出现的特例:Cu-虽能导电,但非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BaSO4-虽为沉淀,但溶解的那一部分可以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SO2、CO2、SO3、NH3-水溶液虽能导电,但离子来源于酸的电离,并非自身电离,属于非电解质.Na2O-与水反应,但在熔化时能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NaCl水溶液-虽能导电,但非纯净物,所以不是电解质.NaCl晶体、H2SO4-虽是电解质,但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在水

3、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不在于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 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二、电解质与化学键、导电性的关系原则:能否导电要看溶液中有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c(离子)n(离子)/V(液)晶体熔融状态溶于水有无离子能否导电是否破坏化学键能否导电是否破坏化学

4、键能否导电离子化合物NaCl共价化合物HClC2H5OH单质Cl2H23.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硝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4.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 加热氯化铵 B 固体碘升华 C 电解水 D 氯化氢溶于水 5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 HAc溶液 D.0.5mol/LKCl溶液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先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再书写,如HClO_.()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无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有电离平衡

5、。强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离子;弱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离子和分子共存()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如H2S_;_.()酸式盐的电离:NaHCO3_.NaHSO4(溶于水)_. NaHSO4(熔融)_.四.电离平衡在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AcH+Ac-(H0),试将改变措施后的变化填入下表 平衡移动方向HAc电离程度c(H+) 导电性加少量浓盐酸 加少量冰醋酸加少量NaOH固体加少量NaAc固体加少量水升高温度6.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 c (NH3H2O) B. c (NH3H2O)/ c(OH-) C. c(H+

6、)和c(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 7.对某弱酸水溶液加热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B.弱酸分子的浓度减小 C.溶液才c(OH-)增大 D.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8.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9.向0.1mol/L醋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 A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B.溶液的pH减小 C.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 D.醋酸的浓度减小 五、弱电解质的特征强酸与弱酸(强碱与弱碱)的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a)与醋酸(

7、b)等pH的盐酸(a)与醋酸(b)物质的量浓度或pH溶液导电性水的电离程度C(Cl-)与c(CH3COO-)大小等体积溶液中和NaOH量与等量NaOH恰好中和需酸量分别与 若锌足量锌反应 若放氢气量相同m(H2) ,反应速率 耗m(Zn) ,时间 酸等体积m(H2) ,起始速率 耗m(Zn) ,时间 分别加该酸钠盐固体pH如何变?pH如何变?(1)电离方面-不能完全电离如: 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mol/L盐酸弱;PH=1的CH3COOH与pH=13 的NaOH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0.1mo/LCH3COOH溶液pH约为3 ;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醋酸

8、大于盐酸;向稀醋酸中加入相应钠盐,pH增大;而向盐酸中加入氯化钠,pH不变(2)稀释方面: 如图:a、b为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c、d为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 7 -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大小 稀释后的pH仍然相等,则加水量的大小 V水(3)水解方面:CH3COONa水溶液pH7,0.1mol/LCH3COONa溶液pH比0.1mol/LNaCl大-不能用来比较强弱电解质的是:物理性质及酸的共性、碱的共性 10.已知盐酸是强酸,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成的pH=5的溶液,醋酸所加入的水量多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相同p

9、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变化大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11. 用 0.01 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pH = 3的下列溶液各100 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A 醋酸 B 盐酸 C 高氯酸 D 硫酸12.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13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 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 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 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14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1V2 B. V1V2 C. V1V2 D. V1V216有0.1 mol/L的盐酸、硫酸、醋酸各50mL,试比较:(A)三种酸里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三种酸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三种酸跟足量的锌反应,开始产生H2的速率是。(C)三种酸跟足量的锌反应产生H2的体积是。(D)三种

11、酸分别跟0.1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 NaOH体积由大到小顺序是 。(E)三种酸分别跟 50mL 0.1 mol/L 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7、有pH均为2的盐酸、硫酸和醋酸三种溶液,若分别用这三种酸中和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若等体积的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反应速率分别为a、b、c,则反应开始时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假设所用的锌完全相同);若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分别是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3)盐酸中c(Cl-)与醋酸中c(CH3COO-)的大小关系是 ,并简要证明 第

12、二节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一 水的电离写出水电离的方程式: 注:由水电离出的c(H+)一定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水的离子积常数 Kw=c(H+)c(OH-)(1) 与温度有关 (2) 不但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3) 加酸或加碱-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若c(H+)c(OH-)-水解呈酸性,促进水电离 加盐 若c(H+)=c(OH-)-不水解或水解呈中性 若c(H+)c(OH-)-水解呈碱性,促进水电离(4) 使用时注意近似法的应用如:在0.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多少?解:Kw=c(H+)c(OH-)= c水(H+)+ c酸(H+)c水(OH-) 在这里,c水(H+)c酸(H+),所以c水(H+)可以忽略不计则 Kw c酸(H+)c水(OH-)= c酸(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