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3036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字拼音有误的一组是( )A掸子(dn) 花圃(p) 瞬间(shn) 冰雹(bo)B收敛(ln) 蝉蜕(di) 骊歌(l) 木屐(j)C幽寂(j) 延绵(yn) 书塾(sh) 嫉妒(d)D菜畦(q) 盔甲(ku) 衣襟(jn) 徘徊(hui)2、下面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确凿 蟋蟀 人声鼎沸 B叮嘱 恐惧 人迹罕至C丑陋 讪笑 来势凶凶 D秕谷 轻捷 芳草萋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力拉长B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

2、讪笑。(丑小鸭)讥笑C我赖在床上,不肯挪窝儿。(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里指起床D它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未选择的路)茂盛的样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迅,原名周作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B王安石,唐代,著有临川先生文集。C自由颂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著名诗作。D丑小鸭是法国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故事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D丑小鸭告诉人们:只要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为理想不懈地奋斗,总会成功。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

3、是 ()A在建设机场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7、下面是不同地方出现的标语,用得不得体的一项是()A学校: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 B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C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D医院:欢迎再次光临8、下面对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B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4、C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拟人)D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比喻)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去上学。B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臃肿着,声音是低哑的。C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D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

5、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放学了,你们走吧。”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对小弗郎士来说意味着A祈祷活动开始。B普鲁士兵已经收操。C从此再也见不到老师和同学们。D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到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忽然”的表达作用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B表现人物内心巨大的震动。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D形容情况发生的急促,出人意料。1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B他要

6、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所选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尾声文言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7、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2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泯然众人矣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临川先生即宋朝文学家王安石,文中提到的“先人”指

8、王安石死去的父亲;“王子”则是王安石自称。B、本文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叙议结合,借事说理。C、本文语言十分简练。“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D、文章先叙事后说理。叙事部分略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详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

9、,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对下列句

10、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课内阅读。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

11、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

12、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 D顶 放 连 牵选出对文中捕鸟一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捕鸟是在“拍雪人”和“塑罗汉”都不相宜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能从中得到什么乐趣。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捕鸟全过程,表现了儿童爱玩的心理。.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捕鸟全过程,表现了儿童爱玩的心理。D.写捕鸟的过程,文段中没有出现一个“乐”字,但可以看出,捕鸟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下列诗句不正确的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飞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

13、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分)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2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2.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永不录用(12分)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