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60832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简介 杨德(1979 ) , 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05级高师硕士生,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 社会支持对警院学生主观 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杨 德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 要 为了解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并从社会支持影响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现有的 幸福感指数量表 和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对310个警院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警院学生的 主观幸福感与理想均值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但与以往研究相比,明显偏低。同时发现社会支持对学 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有人与其一起分享快乐与忧伤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警院学生给予关注,以培养其人际交

2、往能力与应对压力的能力。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影响;回归分析 1.引言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个人对整体生活的 满意度与快乐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 性心理指标 1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颇多 ,但更 多的是关注城乡老年人的幸福感状态,或将研究的 视角投向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学生,或正规 院校的大学生。警院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特 殊群体,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剧的今天,他们的幸福感 及其幸福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也需要我们的关 注。本文拟从社会支持的角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 来深入开展警院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为高校开 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方法 2.

3、 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从湖南司法警官学 院中专班、 五年大专班、 两年成大以及三年高职班中 随机各抽取一个班(其中三年高职学生在学院比重 稍大,抽取两个班 ) , 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4 份,剔除填答不完整的问卷34份,有效率89% ,其 中男生191人,女生119人。 2. 2研究工具 2. 2. 1幸福感指数量表 采用Campbell编制的 幸福感指数量表 ,此量 表包括两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 卷,均为7点记分。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他们从不 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后者仅为一项。计算 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的平均得分(权重为 1) 与生活满意度问

4、卷的得分(权重为 1. 1) 相加,该问 卷在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 84,分半信度为 0. 76。 2. 2. 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 采用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考虑 到被测群体的特殊性,将其他支持中的“ 领导、 亲 戚、 同事 ” 改为“ 老师、 亲戚、 同学 ” 。该量表共12个 条目,由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分量表 组成,每个分量表都有4个项目。该量表为7点量 表,记分方式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选“ 极不同意 ” 记一分,如此增加。总分由三个指标的分数相加而 成,分数越高,表明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该问卷 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 86,分半信

5、度为 0. 82,信度良好。 2. 2. 3个人统计学变量 在问卷中增添了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旨在了 解不同类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主要考察 了性别、 年级、 学生类型、 民族和生源五个方面。将 三个部分合在一起,为了避免学生对调查的内容产 生敏感效应,将该问卷命名为警院学生调查问 卷 。 02 德育与心理 2. 3调查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将问卷发放给五个班的 任课老师,利用他们上课的时候发放并当场回收,以 减少非取样误差的影响。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审核, 将有效数据输入SPSS11. 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研究结果 3. 1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警院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

6、均数 为8. 582. 33,总体情感指数的平均得分为4. 17, 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4. 41,略比理想均值高一点。 由于缺少国内常模,拟通过与其他研究相比,获得一 定的参考消息。张雯、 郑日昌(2004)使用Campbell 幸福感量表研究表明,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 为10. 46士1. 79,其中9分以下的占20% ,有30% 的人得分在11. 5分或以上,在13分以上的占4. 6% 2 ,而本研究中分值在9分以下的占59%之 多, 11. 5以上的仅仅10% , 13分以上的2%还不到, 安徽师大硕士丁园园以安徽普通高校的本科生为被 试,进行调查的结果与张雯等结果十分接近,其研究

7、显示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为10. 12士2. 02, 总体情感指数的平均数为4. 89士0. 94,生活满意 度平均数为4. 76士1. 18 3 ,可见警院学生的主观 幸福感相对偏低。 3. 2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层面的分析 人口统计学变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 素,尽管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 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究竟哪些人口变量将对主观 幸福感造成显著影响,我们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 (F 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来揭晓。结果如下: 表1 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表 人口变量分 类平均数标准差T/FPLSD 性别 男8. 422. 44 女8. 832. 11 1

8、. 521. 129 年级 05级9. 072. 16 06级7. 872. 38 . 623 3. 000 学生类型 中专9. 101. 44 五年大专8. 872. 59 两年成大7. 042. 14 三年高职8. 832. 35 . 1693 3. 000 中专两年成大 五年大专两年成大 三年高职两年成大 民族 汉族8. 542. 39 少数民族8. 881. 64 1. 006. 320 生源 城市8. 332. 31 农村8. 762. 33 1. 612. 108 研究发现,性别、 民族和生源的不同并没导致被 试者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差异,但年级及学生类型却 能对幸福感指数产生非常显著

9、的影响,其中05级的 幸福感显著高于06级,这可能因为06级学生刚离 家,对陌生的环境还不很适应。学生类型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但仅通过F检验只能 获知四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并不清楚究竟是 哪一组或哪几组与其他组别存在差异。因此,笔者 在此进行了针对学生类别的LSD处理,结果表明, 两年成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其他三组,这 可能因为两年成大学生在第一年需要适应新的生活 环境,而到了第二年,对环境刚刚适应,却又面对着 就业的压力,因此,他们体会到更多的紧迫感和压 力。从这一差异分析,笔者推论,外界的压力可能是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子之一。 3. 3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10、响研究 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兴趣是在探求生活压力对身 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 应激时能从家庭、 朋友等处获得的物质与精神支 持 4 。几十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 康有关。本研究在第一部分获知压力可能会导致主 观幸福感的降低,而社会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 舒缓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社会支持 应当对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往也有不少研究就其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 多采用相关分析并停留在浅层,本研究拟更深层次 地去探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常来 说,相关分析只能说明数据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要了 12 德育与心理 解二者是否存在解释

11、与被解释的关系,更多需要多 元回归分析数据的支持。以社会支持各因子为自变 量,主观幸福感各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 析,分析发现社会支持的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有着 显著的线性关系,详细结果如下: 表2 社会支持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表 总体情感指数 R2=0. 187 F =23. 433 3 生活满意度 R2=0. 046 F =4. 883 3 幸福感指数 R2=0. 106 F =12. 073 3 家庭支持. 487. 854. 829 朋友支持3. 143 31. 096. 611 其他支持3. 763 32. 883 33. 663 3 从表可见,对总体情感指数、 生活满意

12、度和幸福 感指数起预测作用的变量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他支 持(老师、 同学和亲戚)占据很大的作用,社会支持 各因子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及其指标得分变异的4. 6% - - 18. 7%。 为了进一步探讨究竟是哪项社会支持对主观幸 福感及其指标产生了影响,笔者以表2的回归分析 为基础,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产生影响的具 体条目。也就是说,以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的全部 条目为自变量对总体情感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以其他支持的全部条目对生活满意度做多元回归分 析,以其他支持的全部条目为自变量对幸福感指数 做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见下表: 表3 具体项目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表 总体情感指数 R2=0

13、. 201 F =9. 453 3 生活满意度 R2=0. 060 F =4. 843 3 幸福感指数 R2=0. 120 F =10. 413 3 朋友支持 朋友帮助2. 1673依靠朋友. 761 分享快乐与哀愁- . 180讨论难题1. 501 其他支持 有问题时出现1. 381. 021. 59 共享快乐与哀愁2. 713 32. 743 33. 363 3 安慰- . 091- . 903- . 19 关心感情1. 321. 041. 71 显然,对警院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及其各项指标 起最大预测作用的是其他支持中的“ 我能与有些人 (老师、 同学、 亲戚)共享欢乐与忧伤 ”,该项目可解

14、 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6% ,解释幸福感指数的 12%。在对总体情感指数的解释中,“ 我的朋友能 真正地帮助我 ” 与该条目一起共解释了总体情感指 数总变异的20. 1% ,可见“ 能与他人共享欢乐与忧 伤 ” 能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幸福的感受。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警院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调 查,我们发现,如果以理想均值作为参照点,警院学 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但相比其他一些在 校的普通大学生而言,其主观幸福感偏低。同时基 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性别、 民 族、 生源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年 级与学生类别则对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幸福起到了显 著的影响作用。

15、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 推论可能更多的是由于离家的不适和毕业的压力导 致。 以往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 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了更进一步地获得有关社会 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确凿证据,研究者以社会 支持各因子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指标为因变 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随着数据的展现逐渐 明晰,“ 能够与老师、 同学、 亲戚等人共享快乐与忧 伤 ” 能显著地影响到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项指标, 22 德育与心理 同时“ 能获得朋友真正的帮助 ” 也是总体情感指数 的良好预测因子。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持续、 稳定的状态,它可以影 响一个人的心境,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而

16、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后,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的 举措就可以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学院可以根据不 同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如针对 刚刚走入高校的新生,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多关心, 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同时适当开展各方面的联 谊活动,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集体,进行新 的学习生活;针对毕业生,可以在学院开展更多就业 技能和技巧的相关培训,舒缓因就业技能缺乏而带 来的主观幸福感的低落。同时,我们了解到,大学生 很在乎是否有人与其一起分享快乐与哀伤,因此,学 院应该多关注学生与其他人的交往,适当增开一些 有关人际交往礼仪和技巧方面的课程,通过角色扮 演、 案例分析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 升。同时学院也应该加大对心理咨询室的重视,尽 管心理咨询室在本校已建立多年,但学生缺乏对心 理咨询的正确认识。事实上,调查表明,给学生提供 一个情感疏泄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 升,学院应加大在心理咨询事业上的投入,让心理咨 询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在此进行了基于团体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