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0252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悟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 感悟式教学 中国论文网 /9/view-12792916.htm所谓感就是感知、感触,是对形象的捕捉;悟就是由表及里,见微知著,是思维对事物精髓的提炼与升华。在阅读教学中,感就是学生以文本的细节、局部为对象,对材料的占有;悟就是学生从文本的细节中提炼出其整体意义,是学生对材料独特的、深刻的见解。因此,感强调的是文本,而悟强调的是学习中获得的认知与情感。 1.感悟式教学 感悟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为起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当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感悟式教学就会使学习者的思想出现一种飞跃,从而产生认知的突破、情感的升

2、华、价值观的提升。感悟式教学既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也注重情感教育,最终让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感悟式教学的内涵就是:由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即感知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想阅读的情趣,合作的心情,为有感而悟打下基础;通过课堂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组织好答案,悟到些道理;小组汇报或交流让学生更有感悟,从而达到认知、情感与价值观的飞跃。同时,学生的感悟状况即认知、情感与价值观的状况是衡量教师教学手段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 2.感悟式教学与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的关系 感悟式教学与情境教学、体验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境教学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或准真实性

3、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由此可见,情境教学的内容仍然没有突破语言知识这个范围。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有二,一是仍以语言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二是尽管强调学生情感体验,但对于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却不太明确。感悟教学是以情境教学与体验教学为基础,即情境教学为感悟教学创设条件,体验教学为感悟教学创设手段,最终达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三者衡量教学效果的手段不同。情境教学是以语言知识掌握状况来衡量;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但是没有衡量学生体验情况的标

4、准,仍以语言知识掌握状况来衡量;感悟教学以学生的感悟状况即知的突破、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提升来衡量教学效果。 二、 英语感悟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认知发现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那么,语言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语言认知结构。学习者语言认知结构的核心是语言类别编码系统,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类目化活动,是指人们根据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把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结构而形成新的类目编码系统。但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习者有效地形成新的语言类别编码系统呢?布鲁纳认为,“发现法

5、”可以帮助学习者们去发现知识的结构。他认为,教师仅仅单纯传递教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的系列,引导学生去发现”。其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因此,“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领悟”或“顿悟”。只有学习者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他们才会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也只有通过自己感悟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习,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过程不仅获得客观精确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去感知、领悟的

6、过程。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的。他认为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语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者,是语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建构主义除了强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主导地位之外,还强调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在指导者的组织、协调、管理下,共同交流、讨论、考察各种观点、理论、假说和信仰,提出自己的见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应该与学习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意义建构的对象。 3.人文主义的学习观 人文主义的代表人

7、物罗杰斯认为,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外界对学习者无条件的关怀,那么他就不断地发挥其才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否则就会出现对自我的威胁,造成学习者的恐惧与适应不良。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在完成交际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评估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 英语感悟式教学的特点 1.整体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整体感知、整体把握一篇文章的内容信息。但是阅读是一个时间性的行为,文本是线性展开的。我们不可能在开始接触文章的时候就一下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事实上,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也是由细节、局部开始的。在这里实际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的阅读行为,

8、另一是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从阅读行为来看,确实是由局部到整体,但从学习者的心理过程来看,既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阅读字母、字词和句子的方式并不等于在孤立状态下将这些成分进行加工,每个水平的加工都受到了高层或低层水平信息的影响。这就是个感悟的过程。感悟包括“感”和“悟”两个过程。“感”就是感知,这个过程是以文章的细节、局部为感知对象的。“悟”就是领悟,由表及里的过程,学习者悟到的是文章的整体意义。感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习者不停地感知文本的细节与局部,然后悟出新的内容。在这基础上,又重新感知文本的细节与局部又悟出新的内容。感悟就是感知与领悟不停交替来实现的。

9、感悟式教学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感悟式教学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的人去促进他们的发展,不仅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的情感发展。学习者在阅读和感悟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是统一的,他们的情感、智慧、意志、个性、道德品质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综合的和谐发展和整体发展。完型理论表明,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的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孤立地发展学习者某一方面,就难以产生学习者的整体效应。而感悟式教学能促进学习者的整体发展,产生整体效应。 2.主体性意识 感悟式教学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他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因此,感悟式教学强调要树立一种主体意识。这

10、就要求教师正视学生,认识到学生是与我们有同等地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性和个体独特性。英语感悟式教学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英语教师通过学习者进行独立、自主和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发展其主体能力,塑造其主体人格,从而提高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语言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成为其学习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感悟式教学不仅仅要求学习者理解领会存在于学生个体之外的文本知识及其内含的情感价值观,还要求学习者通过感悟形成实实在在的自己的东西。感悟式教学本身不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无自主性的问题,而是学习者的自主性、

11、主体性程度及其如何发挥的问题。 3.过程意识 在传统外语教育中,教学更多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仅仅是一个分数而已。于是,一切教学活动都是针对这个结果展开。语言教学课堂最终变成了语法结构教学、词汇教学,学习者的听、说、读、写技能完全被忽略,学习过程本身完全被忽视。学习者不是作为一个人出现在课堂上,而是作为一项活动的一个部件被抽象地操作着。学习过程中许多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都因为追求结果而忽略。感悟式教学认为,学习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分数之外更丰富的内容,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提高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机械操练的过程,而是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过程,即

12、人的生活的过程。注重教学过程就是注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注重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 英语感悟式教学的策略 1.情境导入 “情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联系的活动情境或问题情境。在学习环境中,要搭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情境。通过多种情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背景经验,从而能够解决相关情境下的复杂问题,建构相关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活动由“教师讲授为主”向“问题讨论为主”转变。问题解决为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在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查找解

13、决问题的思路、内容,以及解决办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可以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不仅仅掌握语言形式,而是获得在实际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获取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并促进他们解决问题,做学生的“教练”和“学习伙伴”。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交际性,教师创设情境本身不是因为真实交流的需要而创设的,而是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的目的。但是,创设语境之后,如果师生置于创设的语境之中进行交流,那么他们的话语就应该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情境的多样性、趣味性与完整性。 2.感知全篇,领悟思

14、路 首先,学习者要感知课文语言,初步领略课文的内容和思路。正确感知语言信息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在此基础上领悟到文章的大致思路,初步感知文章整体。其次,注意生词,理解全文。文中的生词,应让学生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初步了解其意思,这样能够让学习者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扩大了学习者的词汇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大体能划分课文的段落,对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意图有所领会,这样学习者就能够在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 3.感受情境,领悟理念 作者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学习者把感知到的语言信息联系起来,利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联想、分析

15、、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来领悟课文语言的本质。这一环节包括理解意思、体验情感与领悟道理等方面。语言是通过句子的语义内容来表达思维成果的。学习者在感知语言中初步了解文章语言的内容,但是这种理解还较为笼统肤浅。文中的语言包含了作者的情感,通过词的意义、感情色彩、韵律等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其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对文中语言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入。 4.领悟表达 教师在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时,让学生领悟表达以及学会品味文章。它不仅包括对课文语言所包含的意思、情境、意境、理念的理解,还包括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即理解作者表达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时必须

16、紧扣文章的语言形式,而不是抛开语言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形式时也必须紧紧抓住文章的内容,而不是脱离文章的内容思想。因此,学习文章的表达形式不能孤立地进行,它是在学习者理解内容、感受形象、进入意境、体会情感、领悟理念的过程中进行的。 5.综合感悟 优美的语言只有积累在学生的大脑里,经过加工整理才能成为学生语言结构中的一部分。因此,熟记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是有必要的。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句子,既能为学生写作提供好的语言素材,又能让学生的美感在记忆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在学习了语言表达之后,学习者需要运用、巩固所学到的词汇、句子、结构等。除了适当的词汇结构等机械地练习之外,教师也应设计一些运用语言的练习,比如写作练习等。 将感悟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为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