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0860247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专版】(部编版)2019年春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阡陌(bi)器皿屋舍俨然(yn)绝类弥勒B邑人(y) 雎鸠 水尤清冽(li) 凋栏相望C篁竹(hung) 珮环 窈窕淑女(yo) 往来翕忽D箬篷(ru) 修狭 蒹葭苍苍(jin) 怡然不动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

2、记之而去/桃花源记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己亥杂诗和饮酒组诗等。B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D傅雷家书被称为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一封封家书,傅雷教育儿子要胜不骄、败不

3、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

4、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描写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从侧面衬托青年对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本诗第一章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

5、,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8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9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

6、”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三)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夹岸/数百步B其中/往来种作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缘_ (2)属_(3)具_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13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应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_(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题。(12分)云阳洞北小港记赵 垣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循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

9、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注】解箨(tu):脱壳。庆忌塔:塔名。奁(li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报赛:祭祀。勤事:尽职。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B惟闻/山鸟唤晴C各肖/其人之声 D土阜隆然起者/为

10、金祝墓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临_(2)肖_(3)惟_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_(2)随山东折,即港之阳。_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_(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822题。(14分)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

11、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有删减)【注】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弱小,无所依靠。宦:出仕。工:擅长。行义:品行,道义。扬雄:人名。1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奉继母/益至B一时/工作文词者C及/安石得志 D巩导之于/欧阳修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至_(2)一_(3)鲜_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_(2)安石轻富贵,何吝也?_21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2分)_2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