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60151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演讲提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第一讲 学者的心态一、学者的使命1. 我国古人的观点。士大夫学者+官员(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士人学者=scholar, Gentleman (君子的大写) 。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蔡仁厚:志,士之心也。2. 德国学者的观点。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学者的私德知识的掌握者(谁献身于获得这些知识,谁就叫作学者) ;学者的公德(真正的使命)文化的创造者(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 。3. 学者之应然:人类文化财富的贮存和传播者,民族的精英,社会的脊梁。继承过去(知识的负载者)立足现在(正道的实践者)开创未来(文化的开创者)

2、。二、治学贵“真”1.吃苦与秉真。前者固然是事实,但后者更为重要。 “真”之涵义:.真诚,天真。2.真诚的态度诺贝尔、马克思。 中庸: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原因探寻。3.天真的心境马克思称赞古希腊人。我国先秦哲人亦然:老子、庄子、孟子。原因探寻。4.现实弊端的对治。治学贵真人们常说,做学问应该不怕“苦” ,这自然是对的,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终身辛勤劳作,投入的是“刻苦”精神,获得的是“清苦”生活,他们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而努力奋斗,自觉苦中有乐。笔者基于一得之愚,觉得要想做出学问,尤其应该秉“真” 。这是因为,一方面,秉真方能甘愿吃苦,另一方面,秉真更能发挥创造潜力。

3、何谓“真”?它首训“真诚” ,次训“天真” 。真正的学人对自己的事业应该有一种“真诚” ,视科学为他工作中“唯一的爱人” ,并对其忠贞不渝。这位“爱人”特重精神价值,注定与那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利禄之徒无缘。科学事业是超越直接功利的,在这一领域要想取得成果就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商人可能顷刻暴富,歌手或许一夕走红,按照社会分工,做学问的人则应该甘于清贫和寂寞。大家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稿费,竟抵不上他呕心沥血写作此书所抽雪茄的花销。马克思对事业的真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指出,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1今天重温这段

4、论述,我们倍感亲切。 “为人类服务”是一个学人应有的胸怀。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还需要永葆“天真” 。特别是人文科学,前人由于历史的局限,1 马克思早期著作,转引自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3 页。设置了许多观念的壁垒,遮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的学者称创造的主要障碍来自已知的东西,不无道理。笛卡儿、康德等大思想家研究问题总是先进行“还原” 。马克思也曾高度赞扬古希腊人认识事物的“天真”:“希腊人,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有这样伟大的天真,这种天真把每一件事物,可以说,不加掩饰地摆在事物本质的纯洁的光线的照射之中。 ”2只有具备这种“伟大的天真” ,心灵才可

5、能去蔽而澄明,摒弃一些虚假或陈腐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珍视传统又敢于创新。如此也就易于找到一方等待自己开拓、耕耘的处女地,只要持之以恒,就有可能栽培出累累硕果。真正的学人,既是赤子,又是勇士,其独特的人格便是这二者的统一。出于“天真”做出来的学问,往往一时不为人们所理解,有时甚至招来责难,需要承担风险,但凭着“真诚”就能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自叙:“所有这些困难我都清楚,但我并不胆怯;所有这些阻力之大我都感到,但我并不沮丧。我凭借小小的一点猜测,作了一次冒险的旅行,而且已经看到了新大陆的边缘。 ”康德一生都发扬了这种无畏精神。俯瞰学界现状, “缺真病”颇为肆虐。借

6、用时下流行的批评术语,其症状便是“浮躁” 。之所以躁,主要是因为缺少真诚。近些年书市的确繁荣,但不应忽视其中“炒货”之充斥,极端者自己不甚了了,竟现炒现卖,蒙骗世人。为何炒?当然不是为求学术发展,目的或许在于晋爵加薪。所以浮,还由于缺乏天真。躁而浮实为必然,不过还有不躁亦浮的情形。有些学人数十年如一日,爬行于书山之间,漂浮于学海之内,却长期无所建树,最后自觉漂泊无寄而嗟叹不已,毕竟治学不仅要继承,而且应开新。缺少真诚者容易为物欲所蔽,缺少天真者容易为观念所蔽,他们都丢失了赤子之心,自然无从达到学问的澄明之境。真诚便有献身精神,天真才会发挥创造潜力,二者一体方能求实、创新。为了当代学术的振兴,我

7、们呼唤真诚,赞赏天真!第二讲 思想者的素质一、学者宜同时是思想者1.善于发现问题2.习惯于深入开掘3.能够纵横比较、识同辨异4.要有批判精神5.要能联系实际6.要能综合概括二、思想者应有的素质1.2.3.2马克思早期著作,转引自雅罗舍夫斯基等国外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年版,第127 页。一个思想家应有的素质读刘勰的序志有感我国当代也许不乏学者,但是的确缺少思想家。有幸终生治学,熟悉一个学科的既有成果即可称之为学者,唯有那些既有学问又有胆识,能在前人基础上拓开新视界的人才称得上思想家。学者是文化财富的持有和传递者,思想家则还是文化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南北朝时代的刘勰,三十

8、来岁撰成文心雕龙 ,奠定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历史地位。序志是该书最后一篇,具有统御群篇的性质。作者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然后依次阐述了写作的缘起、全书的结构和著述的原则等,最后以一“赞”语收结。此篇不仅对于人们理解文心雕龙这部已见世界影响的巨著有着引导作用,而且对于后世学人如何治学富于启迪意义。首先,作为一个思想家,刘勰具有“树德建言”的志向和续写历史的祈求。在他看来,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为形身之君,人类之所以能超出宇宙中其它万物,就在于具有无穷的智慧,能够“制作”亦即创造,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虽然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一个人创造了文化财富,则他功在千秋。以此为价值取向,学术研究便成为一种自由的劳作

9、,发微探幽,其乐无穷;文化创造乃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一朝成文,千载凝锦。一个思想家之所以甘愿呕心沥血,其最大祈愿是为人类的文化大厦添砖加瓦,给后代留下自己的探索成果。遗憾的是,当今学界大多失去了这种高远的志趣,普遍缺少一份赤诚,一份肃敬,一份心平气静;常常可见一些人热衷于炒作,仅仅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以致无心于“学”而专注于“术” 。如果人们能将目光较多投入于历史的需求,真正潜心于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致力于新的建树,就不会有时下如此浮躁和喧嚣的局面了。其次,作为一个思想家,刘勰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超越前贤的勇气。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文的觉醒”时代,曹丕、曹植、应玚、陆机、挚虞和李充等已有专门

10、论文的著作,在刘勰看来虽各有所长但不免“各照隅隙,鲜观衢路”之弊,而桓谭、刘桢、应贞和陆云等间或也论及文章,可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没能寻根索源。有鉴于此,刘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务大体,穷源流,举要治繁,正好回应了时代的要求。文化的发展呼唤每一时代有进一步的言说,阐释前人或他人的思想成果固然必要,但决不能取代自己的独立思索,真正的思想家往往是些踽踽独行者。现今各学科都存在不同的流派,习惯于依傍一家之说述而不作必然要导致理论的萎缩,因为阐释者毕竟永远不可能真正超越原创者。当人处于双脚未能着地的失重状态是恐慌的,同样,如果学界普遍只能依据本本“照着讲”而不能面向实际“接着讲” ,即使营造出外表的繁荣也

11、掩饰不了内在的虚弱。再次,作为一个思想家,刘勰具有“弥纶群言”的胸襟和综合创新的能力。人文学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往往众说纷纭,这就需要研究者面向事实本身做出判断,采取切实的考察维度擘肌分理,在兼采众长基础上实现开拓创新。尽管偏激不失为创新之一途,但在基础理论领域的建设尤其需要海纳百川,秉中执两。刘勰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纵观古今所同,调和南北之异,立论持平、公允,无论是同于旧谈或异于前论,只要是理所当然,就无所避讳,因而建构了我国古代最为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当代的人文学科建设,尤其吁请学界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折衷” ,综合对立观念的合理因素而求其至当:一是古代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思潮的会通,二是

12、本土文化资源与外来文化观念的融合,三是人本主义倾向与科学主义倾向的调和。三者其实密切相关,如果人们在立论中得以兼顾,就有可能开辟理论研究的新生面,产生推动思想史向前发展的重大成果。理论建设需要宏阔的视野, “茫茫往代”和“眇眇来世”都应在考虑之中。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必将以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同时我们有理由期望并有责任实现,当代人文学科也在历史上留下闪光的一页。时代呼唤有胆识的思想家涌现。第三讲 学术原创的殊途与同归一、引言:讨论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二、不同的学术领域,获得原创性成果的方式其实大相径庭1. 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必然。2. 道德哲学、宗教学等

13、人文学科心灵的呈现,自由。3.文艺学、审美学必然与自由的统一,内外兼顾。三、同是学术领域,其创新活动就应该存在某些共同原则和诉求1. 从掌握第三世界的相关知识开始,但同时要面向实际2. 基础条件是第二世界的“灵” 、 “明”3. 经常向心灵深层叩问并聆听其回声四、总结:在真诚治学的前提下,学术原创之途需要三种最基本的精神品格:求实、独立和沉潜。学术原创中的殊途与同归“学术原创,路在何方?”这是一句沉重的追问,切中当代学术的症结所在;它象一串跳动的音符,契合当今时代的精神律动;它又是一种深情的呼唤,吁请学界同仁进行反思。笔者管见,分而言之,学术原创存在多条路径;概括起来则可以说,路就在脚下。读过

14、光明日报学术版围绕学术原创问题的讨论文章,感触良多。李醒民先生针对时弊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邹诗鹏、王鉴二先生对学术原创的具体路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描述,均很有启发性。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获得原创性成果的方式其实大相径庭。人类的文化创造依据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心灵能力而产生,涉及三大领域:必然领域、自由领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领域。自然科学是对必然领域潜在结构的揭示,道德哲学(涉及宗教与宗教学采用徐复观先生的观点)是对自由领域应有秩序的展现,审美学和艺术学则是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进行阐释。换句话说,人类创造精神文化,存在着科学、宗教和艺术几种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不同,学术研究属于精神文化

15、的创造,且辐射于各个领域,因而不能笼统地描述为一种路径。仅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也应该相应地区分三种情况。一是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它们较多涉及必然领域,毗邻于自然科学。我们知道,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斯宾塞以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现象。从事这类学科的研究,一般需要做大量的田野工作,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等,原创性成果的获得往往经历从占有材料到分析研究,再到形成特定理念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跋”中明确告诫,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称赞他具有卓越的分析和综合的本领,因而能保证其思想航船准确地到达彼岸;基于材料与方法两重因素的结合

16、,马克思形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理念的变革,为人类思想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创新路径人们已经讲得很多,此处无须赘述。与此颇为不同的另一种方式在当代我国学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道德哲学、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来说,原创性的成果更多来自于心灵的呈现。这些学科涉及自由领域,关注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致力于为人自身立法,对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内在价值系统的建立用孟子的话说是要“正人心” ,并非通过格物而能达到知之致。一个著名的事例是王阳明青年时代连“格”竹子七天,劳而致疾也未能悟出人生的大道理。陆九渊将道德领域的学问分为“外入”之学与“里出”之学并且以后者的代表思孟学派为正宗是很有见地的。 3我们知道,在西方大哲人中,康德明确指出实践理性的运用刚好依循同理论理性相反的行程,它是从原理开始进到概念再进向感性(实践理性批判导言 ) 。可以说,以熊十力先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学说都是依此而创立的。张岱年先生也曾高度赞赏“先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