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00097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明:本资料由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区http:/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http:/更多教师资格证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http:/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基础教材第一章 绪论研究或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般都是从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等问题开始的。本门学科亦不例外,拟在绪论部分概述性地回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怎样以及如何学习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便为学习教育学的诸多基本理论奠定较好的基础。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这个术语导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带领儿童的人。从这一词派生

2、出来的就是关于研究儿童教育的专门学科教育学。这一术语的含义就是关于教育的科学。那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简单地回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如什么是教育,如何教育。它不同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工艺学等具体教育学利,也不同于各种学科教育学。它不是研究教育中的某一个方面的专门问题,而是教育中最一般性的问题,它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研究教育的一般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并以其指导教育实践,是教育学的根本任务。从人一生的成长来看,他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教育学可分为家庭教育学

3、、社会教育学和学校教育学。学校教育的范围很广,从受教育者的年龄来看,包括自出生至成人;从学习内容来看,既有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又有专业教育。除了正常人的教育以外,还有各种生理、心理缺陷入的教育。这样,教育学就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等等。本书为师范院校教学用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了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又侧重研究中学教育阶段的特殊规律。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从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属于教育的一般原理,揭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人的发展的规律而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第六章至第八

4、章专门论述教学。第九章至第十章专门论述德育。第十一章专门研讨中学班主任工作。第十二章论述课外活动。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根据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抽象界定,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教育本质,揭示教育和社会发晨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学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等等。上述问题表明,教育学的结构一般由教育学-般原理教学论、思想教育论和学校管理组成。它们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产生教育学源远流长,和其他科学一样有其产生和发展的

5、历史。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还没有分立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丁分工,井出现脑、体的分离和对立,同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日益丰富,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教育亦日趋复杂,出现了专门训练年轻一代的需要。于是教育的职能开始专门化,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兴起了,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也出现了。学校教育要求有比较严密的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技艺,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系统化,教育学

6、就开始出现了。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作为关于教育活动的专门知识产生以后,经历着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在欧洲始于古希腊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即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约两千年左右;在我国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即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约两千五百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人们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经验不断总结和概括,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往往都混同在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言论记录和著作中。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的

7、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之中,并同他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学思想等混同在一起,散见于(论语)之中,如后人经常提及的: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在此阶段有两本教育著作值得一提。一本是成书于战国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但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课内外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其中有的可以说已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相观而善、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另

8、一本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该书系统总结了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个世纪和罗马帝国第一个世纪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收了希腊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由于该书集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由于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研究只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简单的经验总结、形象的比喻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型期。(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叶,教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7世纪初,教育开始从哲学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在他的论文论科学的价值和发

9、展(出版于1623年)中已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科学提了出来,把它理解为指导阅读。17世纪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出现了许多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家,留下了许多教育名著,这些著作一般都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如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沦,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等等。其中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学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沦著作,它是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科学的际志。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

10、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丁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对于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启示价值。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强调要按照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定教学过程和阶段,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理论。同时他主张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按逻辑顺序编成教材,分科教学,系统地传授给儿童;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是当然的权威者,儿童必须绝对地服从教师的教导,即强调教师中

11、心。他的这一系列的主张在以后被称为传统教育派。由于普通教育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西方被视为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总之,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并开始运用诸如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阐明教育教学的理论问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始终未摆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因此,他们的思想体系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自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这些

12、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了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比较、说明、探究其规律)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这一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佯的教育学如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德国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原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孟宪承的教育概论、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等。其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民奉主义与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杜威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

13、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在他看来,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在学校中就要为学生设置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据此,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提倡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他的学说成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1939年出版的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著作。这本著作在原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该书继承了17至19世纪欧洲的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4、虽然这本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对发展学生智力重视不够,有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缺陷,但应看到这是在社会主义教育理沦建设中迈出的可喜一步。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的反动本质,在教育理论上起了启蒙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引进原苏联教育学,以它为指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厂改造。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经验,曾编写和出版了一些教育学,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创建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

15、产的大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近30年来,出现了几本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如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原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等。教育过程一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63年发表并出版的。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他还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是难以推行的。1975年,原苏联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这本书是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1957年至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