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9778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高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高中化学教材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广大化学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在高考化学复习中,老师应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突出“三精”,即精选、精讲、精练,挖掘试题的教学功能,让学生练习有梯度而且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试题,培养创新思维加强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用一题分解,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问题出发,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向着纵、横、竖各方方向进行联想,拓宽思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思维活动。一题多解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192克铜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铜

2、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升(标况),求反应中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解法一、设生成的NO2、NO消耗HNO物质的量分别为2x、2y 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x4x2x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y 8y2y 列式 64g/mol (X+3y)=1.92g X=0.0225mol 2X +2Y=0.05 mol 解得 Y=0.0025mol 故 n(HNO3)=4X+8Y=0.11mol 解法二 由HNO3在反应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酸,二是氧化剂 n(HNO3)=n(

3、氧化剂)+n(酸)=n(NOX)+2n(Cu) =0.05mol +20.03mol=0.11mol 二、强化多题一解,培养统摄思维 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即激发学生对思维的驾驭能力,优化思维过程,以达到对各种解题方法的理解、消化、归纳、总结。 教学中可结合中学化学习题的解法技巧,对学生进行多题一解,一法多用的训练,把形成技巧与培养统摄思维联系起来,还可以学生的心理随能力,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例用: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再如关系式极端法、数轴分析法、十字交叉法等,都是我们化学教学中重要的解题方法。 三、活用一题多变,培养求异思维 化学习题在教师不断

4、变化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问题情境教师,从而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在常温下:PH=2和PH=4的HCl等体积混合,求PH值,可改变成如下变式: (1)PH=a和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求PH值 (2)PH=10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混合,求PH值 (3)PH=a和PH=b的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PH值 (4)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混合,求PH值 (5)PH=a的HCl和PH=b的NaOH溶液等体混合,求PH值。 经过上述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同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求异思维,并能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 四

5、、变换思维方式,培养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利用其它领域里的概念、知识、方法和现象去寻找解决本领域的问题的一种创新思维。例如试确定: 苯环上五溴取代物同分异物体的种类。根据数学排列组合思维,苯环上共有七个碳原子,五个碳原子取代的数目为C75=C72=21种。 侧向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把注意力引向外部求解,而不拘泥于在被限定条件的圈子里进行思维,寻求意想不到的新思路。它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能将局外“信息”与局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五、结合因果关系,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逆传统思路,从事物的结果去思考问题原因的一种创新思维,具备逆向性、批判性和挑战性、离奇性,在化学习题教学 中既要重

6、视正向思维,更要注重从结果分析原因的多重性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例如:在有机化合物合成题中,无机推断题中重点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 六、化简复杂问题,培养理想思维 培养理想思维就是要突出化学思想,简化思维过程化繁为简,提高思维效益。例:现有5.1g金,投入500ml 2mol/L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 NaOH溶液,若溶液沉淀量最大时,求加入的NaOH的体积是多少毫升?此题根据理想思维模式,只要认清最后的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则n(NaOH)=n(HCl)=1mol V(NaOH)=0.25L=250mL 七、大胆类比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培养直觉思维

7、,即不以每前进一步教师有充足理由为依据,而是突然感知的、飞跃的形式,它是一种思维简约化的思维形式,它通过类比、对称或形象化方式猜想,简要难以尽量减少中介环节,提高效果 。 例:A、B、C、D、E五种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数最多为6个,分子量均不大于48,它们之间按下图所示进行转化,试推断它们的结构简式。 分析:根据C分别与B、A、D能相互转变联想到醇可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几类物质相互转变,以此为突破口,猜想C为醇,再根据分子中氢原子数为6,甲醇与烯烃不能相互转化,甲醇生成的酯的分子量至少应等于60,因此甲醇不可能,可猜测C为乙醇,由转化图推测A为乙烯,E为乙炔,D为乙醛,B为卤代乙烷,由分子量不大于48推出B为氟乙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