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59738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符号学的一个世纪_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_赵毅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符号学的一个世纪: 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 赵毅衡 内容提要当代文化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符号泛滥, 整个社会生活高度符号化 , “符号消费者” 成为人的 主要社会角色。因此, 中国学界乃至世界学界, 不得不加强符号学研究, 提高符号学在整个批评理论体系中的 地位。幸运的是, 现代符号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门相当精密的学科。符号学有过三个重要 发展阶段, 历经过四种重要模式, 索绪尔、 皮尔斯、 卡西尔、 巴赫金都提出了有重大意义的系统符号学理论, 但 是他们的模式都暴露出片面性。因此, 当今符号学一面要解决许多至今尚未有结论的问题, 一面在寻找更加 适用的模式, 那很可能是批评理论四大

2、学科间的融合以及符号学理论与门类符号学结合。 关 键 词符号学符号化当代文化批评理论 高度符号化时代到来 最近二十多年, 我们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一场剧变: 当代文化迅速冲进一个 “高度符号化时代” , 符 号生产与消费已经远远超过物质消费, 相应地, 符号生产 也不得不超过物质生产。在当代, 个人不是作为生产者 实现人生价值, 而是作为消费者, 尤其是作为一个符号消 费者存在。社会必须照应生产者, 失业率是全世界任何 政府都在头痛的问题; 消费者却照应政府, 符号消费者更 是为当代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 费大国” , 这样的消息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而我们 对这

3、局面及其重大历史后果, 至今没有充分的理解; 我们 对当代社会符号生产和消费的规律, 至今没有认真的研 究和争辩。 从另一个方向看: 在社会各阶层的对抗中, 在国际范 围的文化冲突中, 对 “符号权” 的争夺, 越来越超过其他实 力宰制权的争夺。可以说, 不仅是各民族国家, 而且整个 人类文明, 所面临的问题, 大半是符号问题。无论我们是 关心人类的过去、 现状、 未来, 还是只想弄懂我们在各自 的生活中的幸福、 苦恼、 愤怒, 不理解符号, 就无法弄清问 题的实质, 更谈不上采取对策。 为什么符号学值得中国学界认真研究?值得在每个 大学开设课程?值得让每个思索者动一番脑子?这是第 一个理由。

4、 第二个理由, 是这门学科产生一百年后终于成熟: 现 代符号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学派的竞争更替, 经过各国学 者的努力, 已经发展成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学科。它提 供了一个极为犀利的工具, 能相当有效地对付当代文化 纷乱杂陈的课题。 第三个理由, 符号学理论并不封闭, 这个学科尚大有 可为: 它至今有大量未解决的问题: 符号学“原理” , 不是 公式, 而是有发展可能; 符号学“现有看法” 不断受到挑 战, 无法定于一尊。在应用过程中, 符号学不断有新的问 题暴露出来, 新的疆界不断被拓展。 为什么符号学能用来分析人类或个人面临的难题? 因为符号是人作为人存在于世的基本方式。符号学就是 研究意义活动

5、的学说, 是人类历史上有关意义的思索之 综合提升。符号是意义活动( 表达与解释意义) 的独一无 691 二的方式: 不用符号无法表达任何意义, 任何意义必须用 符号才能表达。既没有不用符号的意义, 也没有缺乏意 义的符号。 笔者把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所有意义活动的总集 合。 “文明” 往往包括其物质生产, 而 “文化” 则全部由意 义活动组成。钱锺书的分辨断然而清晰 : “ 衣服食用之 具 , 皆形而下, 所谓 文明事物 ; 文学言论 则形而上, 所谓 文化事物 。 ”正因为文化是意义活动集合, 符号 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共同的方法论, 称之为 “文科 的数学” , 是有道理的。 符号学在当

6、代批评理论中的地位 对当代文化、 社会及其政治经济问题的研究和论辩, 现在已经有个伞形称呼: 批评理论( Critical Theory) 。这 个西文词原先指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文 译为 “批判理论” ; 现在此词开始一般化, 把文学、 艺术、 文 化、 文化政治、 社会批判、 全球化问题等都结合进来, 中文 可以译为 “批评理论” 。 批评理论从 20 世纪初发展到现在, 已经极为丰富, 以 致 20 世纪被称为 “批评世纪” 。不管发展到何种形态, 批 评理论始终依赖于这四个支柱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 评、 心理分析、 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 形式论。在 20 世纪初

7、, 这四种理论不约而同出现, 互相之间并不存在影 响关系, 但是它们共同的取向是试图透过现象看底蕴, 看 本质, 看深层的规律。批评理论各学派首先出现于 20 世 纪初的欧洲, 这并不奇怪: 欧洲思想者普遍感到了现代性 的压力。那时在世界其他地方, 尚未出现这种历史对思 想的压力。 20 世纪批评理论的最重要思想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 的文化批判。从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 、 卢卡契( Georg Lukacs) 开始, 到法兰克福学派, 基本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 文化转向( Cultural Turn) , 马克思主义使当代批评理论保 持批判锋芒。当代著名批评理论家, 很多是

8、马克思主义 者; 而 20 世纪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 也主要从文化批判角 度进入政治经济批判。 当代批评理论的第二个思想体系, 是现象学/存在主 义/解释学( phenomenology/ existentialism/hermeneutics) 。 这个体系, 是典型欧洲传统的哲学之延续。从胡塞尔 ( Edmond Husserl) 开始的现象学与从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 开始的现代解释学, 本来是两支, 却在海德格尔 ( Martin Heidegger) 、 利科( Paul Rocoeur) 等人手中结合了 起来。伽达默尔( Hans Georg Gadamer)

9、与德里达( Jac- ques Derrida) 在 80 年代的著名 “德法论争” 中, 显示了较 严谨的哲学思辨与解放理论姿态之间的差别。 当代批评理论的另一个支柱思想, 是精神分析( psy- choanalysis) 。这一支的发展, 一直存在争议, 但是其发展 势头一直不减。只是这一派的 “性力” ( libido) 出发点, 与 中国人传统观念过于对立。拉康( Jacques Lacan) 的理论 对西方当代批评理论影响巨大, 其陈意多变, 表达方式复 杂, 在中国的影响也一直不够充分。 当代文论的形式论( formalism) 体系, 是批评理论中重 要的方法论。这一潮流似乎是“

10、语言转向” ( Linguistic Turn) 的产物, 至今已深深揳入当代批评理论。符号学原 本是形式论的一个派别, 由于其理论视野开阔, 60 年代之 后成为形式论的集大成者。符号学从结构主义推进到后 结构主义, 从文本研究推进到文化研究, 如今已与形式论 几乎同义( 叙述学、 认知语义学等, 是符号学普遍原则在 特殊领域中的扩展) 。当代全球文化的迅速蜕变, 使形式 研究超越了自身: 一方面形式论保持其分析立场, 另一方 面它超越了形式, 批判锋芒越来越锐利, 被称为整个批评 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在当代, 流派结合成为开拓理论新阵地的主要方式: 对当代批评理论做出重大贡献者, 无不得益

11、于这四个体 系中几种的结合, 此时符号学作为人文社科的总方法论, 作用就相当清楚。70 年代前, 两个体系结合已经常见, 例 如巴赫金( Mikhail Bakhtin) 的理论被称为 “马克思主义符 号学” ; 拉康的心理分析应用了大量符号学概念。80 年代 后, 越来越多的人用结合体系方式推进到新的领域: 克里 斯苔娃用符号学研究精神分析, 展开了性别研究的新局 面; 博德利亚则以符号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对当代资本 主义做出尖锐的剖析; 利科等人的工作重点是把解释学 与形式论结合起来, 符号学与解释学, 成为一个学说的两 种称呼。福柯说 : “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 , 发展其意 义的全部

12、知识, 称为解释学; 把鉴别符号, 确定为什么符 号成为符号, 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 称为符号学。 ” 的确, 一旦理论涉及意义问题, 就必然用符号学作为基本 的方法论。 近四十年批评理论的新发展, 往往都以“后” 的形态 出现。但是后结构主义者原来都是结构主义者, 这证明 结构主义有自行突破的潜质; 后现代主义研究当代社会 文化正在发生的重大转折; 后殖民主义研究则反映当代 世界各民族之间 尤其是西方与东方国家之间 文 化政治关系的巨大变化以及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新形 式; 如果我们把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看作“后男性宰制” 的学说, 可以说, 60 年代之后的批评理论, 都是上述四个 支柱理

13、论的延伸产物。 把现代批评理论分成 “四个支柱, 若干延伸” , 自然是 过于整齐的切割。本文只是想指出: 现代批评理论, 已经 791 符号学的一个世纪: 四种模式与三个阶段 覆盖了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触及的所有课题。只要我们能 时时回顾四个基础理论, 我们就完全不必跟着西方 “最时 髦理论” 奔跑, 我们就能走出“不是跟着说, 就是自言语” 的两难之境。 “关门自言语” 并不是出路。认为靠整理 19 世纪之 前的本土思想语汇, 学界的民族自豪感能得到满足, 就能 解决当前文化面临的种种难题, 任务就太简单了。既然 19 世纪之前西方也没有批评理论, 那么 19 世纪前的古典 中国没有产生系统的

14、批评理论, 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整个批评理论是现代性压力的产物, 今天批评理论在中 国的兴起, 正是这种压力的体现。只要我们掌握了四个 支柱理论, 我们就能与各国学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世 界批评理论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 符号学的四种模式 符号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几种模式, 今日符号 学不可能完全抹除这几种模式留下的印痕。尤其是, 符 号学的各种 “历史原典文献” , 更是一定模式的产物, 既有 开拓之功, 又带上模式本有的局限性, 不可不察。 第一种模式是语言学模式。索绪尔认为: 语言虽然 只是人类使用的符号体系之一, 却是不成比例的超大符 号体系, 语言学研究应当为符号学提供模式,

15、因此符号表 意的根本原则是任意性。20 世纪前期 , “索绪尔式语言 学” 迅速成熟, 因此, 当结构主义符号学在 60 年代潮涌成 一个声势浩大的运动, 语言学为之提供了一个系统清晰、 根基牢固的理论框架。 30 年代的布拉格学派、 60 年代的巴黎学派提出的符 号学体系, 大都构筑在索绪尔原理之上, 他们的符号学实 际上是 “语言学式的” 符号学。例如巴尔特研究时装, 集 中于时装的语言描述; 格雷马斯对符号方阵的理解, 实际 上是概念语项的对峙。但是语言学模式, 使符号学难免 落入结构主义的共时封闭格局。有论者甚至认为符号学 发展到当代, 索绪尔对符号学理论的贡献只能说 “相当微 小”(

16、 only minor ) , “符号学之父” 竟然已经被符号学近 年的迅速发展边缘化了。 符号学的另一种模式, 是皮尔斯提出的逻辑修辞 学模式。这种模式考量所有的符号类型, 而不以语言学 为模式。由此发现符号表意的理据性不同, 这个出发点 促使符号学向非语言式甚至非人类符号扩展; 更重要的 是, 皮尔斯模式提出了符号意指的一系列三分式, 符号的 解释成为进一步表意的起点, 向无限衍义开放。 20 世纪大部分时期, 虽然有莫里斯、 米德等人的坚 持, 皮尔斯模式还是受到冷落。到 70 年代, 符号学界 “重 新发现” 皮尔斯: 西比奥克、 艾科等人, 把符号学推进到后 结构主义阶段。皮尔斯理论成为当代符号学的基础理 论, 成为符号学最重要的模式。 皮尔斯模式的缺点是他本人兴趣过于广泛, 对符号 学讨论过于零散, 真知灼见散落在各种笔记信件之中, 而 且皮尔斯热衷于分类, 对复杂的符号现象作整齐分类, 难 免有失诸勉强之处。 符号学的第三种模式, 是德国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 ( Ernst Cassirer) 的 “文化符号论”。他的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