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9713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危害。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背景:(1)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根本:日本 维新后,发展资本主义,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3)直接: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导火线)。2.经过:(1)1894年7月,

2、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2)四次重要的战役 、 、 、 。 3.失败原因(1)根本:清朝封建制度腐朽;(结论: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直接:李鸿章“避战求和”方针等。4. 年中日马关条约内容:(1)割 、 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 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 、 为商埠:(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 ,产品免收内地税。危害:割地:使中国的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赔款:加重了 的负担。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设厂:严重阻碍中国 的发展。影响:(1)经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政

3、治:帝国主义掀起 的狂潮。中国社会 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面对民族危机,中国掀起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斗争。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1) 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2) 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发动侵略战争。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拓展市场。2.经过:(1) 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 进犯。(2)占领天津,攻陷北京。3.结果: 年签订 。(1)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_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4、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 ,位居六部之上。(2)危害: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中国 受到列强控制。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_。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 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4.影响:(1)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洋人的朝廷”)。(2)中国完全陷入 社会的境地。5、新特点:武装控制京津地区;以华制华。1.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甲午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各是什么?2.辛丑条约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的地方?说明了什么?【问题阐释】一、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

5、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了。(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4)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二、帝国主义特征:(1)经济:垄断; (2)侵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三、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1军事:发动侵略战争,镇压中国革命。2政治: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谋取侵略权益。(1)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2)割占领土:英割占香港,俄割占东北及西北地区,日本割占台湾。(3)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4)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政权:控制清政府、操纵北洋军阀政府等。3经济:勒索赔款;掠夺资源;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4文化:传教、奴化教育等。四、列强侵略中国的阶段特征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加深(

7、18401895年)(1)政治:谋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权益;割占领土。(2)经济:商品输出为主(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8951911年)(1)政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华治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经济:资本输出为主(开设银行,争做债主,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五、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是指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加工品到殖民地国家的市场倾销,获取高额利润。主要存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资本阶段,对国外的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就是掠夺殖民地的原材料和

8、侵占殖民地的销售市场,把掠夺的原材料运到本国进行加工,然后出售到殖民地市场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在1840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其本质是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市场。2、资本输出: 指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 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其本质是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经济命脉。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主要以资金、货币投资办厂、开设银行、开矿山、修铁路、借贷等赚取利润的。六、课堂点睛(见历史1金

9、版学案P44)关键信息一个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两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个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特点 列强侵华方式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和“以华治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要旨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完全形成;3、在反侵略斗争中,中国军民体现了不屈不挠人英勇斗志和爱国主义精神。【限时自测】单项选择题1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A

10、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 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2.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3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4.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

11、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在北京设立“使馆界”D.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 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合作探究】(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在预习时完成)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材料一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 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 种;

12、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 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 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 材料二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1)根据材料一,简单评述

13、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6分) 【课后作业】7.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 B. C. D.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9.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