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963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的春节习俗。2、能力目标: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认识和理解。3、情感目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语:前几节课,我们欣赏了浙江绍兴的社戏,又目睹了湖南茶峒的赛龙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风情。再过三个多月就要过大年了,这就是最具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春节了。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期待,最快乐的节日,春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过年有哪些习俗呢?学生回答:放鞭炮、贴对联拿压岁钱(红包)、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拜

2、年扫尘、贴春联、门神、年画、倒贴“福”字、年夜饭(团圆饭)、祭祖、守岁、红包(压岁钱)、新年放爆竹、拜年、回娘家。过年好热闹啊!我们先把我们的过年暂且放一放,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一起到他的家乡-京郊运河的农村,和那里的父老乡亲一起过一个热闹的大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命年的回想。(大屏幕出示课题、作者)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本命年”?生: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提示记忆:十二生肖的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大屏幕出示:本命年的回想即本命之年回忆往

3、事)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大屏幕出示:1、简介作者)刘绍棠: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他发表的作品有几百万字,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蒲柳人家。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学生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师: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生字词,点名朗读)簸箕 b ji 晾 ling 生疮chung 穿梭 su 糖黏儿nin玉米糁儿shn 涿州zhu 吆喝yo he 疙瘩鬏g da ji 门槛kn秫秸棒sh ji 鬼祟su 骚扰so ro 大吃大嚼j

4、io 天麻麻亮m ma 渍酸菜z 阖家h(生齐读生字词。)三、整体感知师: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年?(作者家乡的春节有什么特点呢?)生:热闹年、欢乐年,喜庆年、隆重年师: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不是)你怎么知道的?(齐读第一段)师:春节,还有别的叫法吗?(有,过年或是过大年)师:想想文中哪一段描写了北京郊外运河地区人们过大年的情况?生:第四小节四、研习第四小节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四小节,在朗读中想象农家过年时的活动,找找文中北方旧时过年有哪些习俗?(然后思考:写了京郊运河地区人们过年的哪些活动?)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生朗读第四段后小组讨论)(补充:腊月,农历十二月

5、)师:请同学们用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这些活动。比如,(学生回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答案做了个总结。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旧时的年1.炒年货 2.吃腊八粥 3.买糖果 4.挑绒花 5.杀牲畜6.备糕点 7.送灶王爷 8.换门神 9.守岁 10.拜新年)思考问题:1、这十件事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你能从文中第四段找出答案吗?明确:课文内容是按过年的时间顺序写的,而文中所写的这些事情靠过渡句将他们联系起来了,这样文章就显得线索清晰,结构严谨。2、能不能从第三段找出体现家乡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这四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不能调换顺序。四个词语程度逐渐加深,升级,用来

6、表现作者对过年的感受最恰当不过。3、课文写了作者家乡过年的十件事,其中有没有你们在过年时,熟悉的某一件呢?请发挥想象,具体描绘一下这个场面。4、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成果外,在丰富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着哪些期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明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大屏幕显示:寄托的期盼1、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2、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3、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师: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火热的春节景象,从中我们读出了人们过大年时美好的期盼。五、今昔大比拼(拓展探究)(一)、1、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插入“十件事”幻灯片)(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2、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1、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最后一段)齐读2、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3、教师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