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859626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中考真题 化学(四川南充市)(附解析)$850758.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23 Cl-35.5 Mg-24Cu-64 Ag-108 Zn-65 Ca-40一、选择题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答案】B【解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

2、过程中落花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今年我市各地在环境整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某餐馆为确保卫生大量提供饮性筷子B. 某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C. 某地生猪屠宰厂停业整改污水处理系统D. 某建筑施工队粉尘排放超标被暂停施工【答案】A【解析】A、大量提供饮性筷子,会大量消

3、耗树木,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错误;B、某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可以缓解白色污染,正确;C、某地生猪屠宰厂停业整改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保护水资源,正确;D、某建筑施工队粉尘排放超标被暂停施工,可以减轻空气污染,正确。故选A。3.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O2 Mg2+ A. 表示两个氧原子 B. 和均表示阳离子C. 和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D. 由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答案】C【解析】A、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或一个氧分子或氧气或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错误;B、表示阳离子,表示阴离子,错误;C、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6,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正确;D、

4、由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错误。故选C。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验CO2 B. 干燥H2 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D. 检测待测溶液的pH【答案】B【解析】A、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错误;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氢气,正确;C、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检测待测溶液的pH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步比较,得出溶液的pH,错误。故选B。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 狮子糕是四川西充地区特色糕类美食。采用“白

5、沙糯米”,辅以鲜花醇蜜、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C18H34O2)等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B. 油酸属于有机物C. 油酸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 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A、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108:17:16,正确;B、油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C、一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D、由A知,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故选C。6.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A. 室

6、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B.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C. 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A7. 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只说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B、

7、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错误。故选C。8.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步骤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B.

8、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C.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D. 若在步骤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答案】B【解析】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无硫酸铜;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或碳酸钡、硫酸钡,说明原固体中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或碳酸钾、硫酸钾;向步骤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沉淀是碳酸钡,无硫酸钡,从而说明有碳酸钾,无硫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错误

9、;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正确;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错误;D、步骤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若在步骤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量的BaCl2溶液会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原固体中是否一定含有KCl,错误。故选B。9. 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B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C除去N2中的O2缓缓通过灼热铜丝网D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A. A B.

10、 B C. C D. D【答案】D【解析】A、过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固体,正确;B、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后会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产生,正确;C、氧气与灼热铜丝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灼热铜丝网反应,正确;D、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故选D。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B. 等质量的CaO和

11、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D. 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答案】B【解析】A、开始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应相等,错误;B、2HCl+ Ca(OH)2 = CaCl2+ 2H2O 2HCl+ CaO= CaCl2+ H2O 74 111 56 11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较多,正确;C、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

12、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变,当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错误;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错误。故选B。点睛: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抓图象的起点,抓图象的终点,抓图象的变化过程。二、非选择题部分11.

13、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 (如下图),你猎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溶液。【答案】 (1). Fe2+ (2). (3). Na2CO3或Na2SO4【解析】(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

14、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由存在的化学式部分可知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为-2价的酸根有硫酸根和碳酸根,据此解答。(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Fe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有+2、+3价,高价态的+3价形成的离子叫铁离子,低价态的+2价形成的离子叫做亚铁离子,故亚铁离子的符号是Fe2+;(2)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3) 由存在的化学式部分可知酸

15、根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为-2价的酸根有硫酸根和碳酸根,故猎想这种试剂可能是Na2CO3或Na2SO4溶液。12. 为创建四川南充南部升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某县中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有以下创意:(1)品开钟美食“卧龙鲊”,因干香润口,肥而不腻著名。精选五花肉为食材,配以五谷淀粉、鸡蛋、植物油、蔗糖,特制酱料等制成,其中富含糖类的有_。(2)观双峰傩舞“跳傩傩(nu)”,外形夺特的傩面具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下列现代傩面具取材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填序号)A.黄金 B.陶器 C.树皮 D.腈纶 E.兽皮【答案】 (1). 五谷淀粉、蔗糖 (2). D13. 请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T3时,在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