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93889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大荒的秋天教学随笔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教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这片景,体会这份情,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尝试。用画面促进朗读。课文第三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可是,我一连请了几位学生,发现他们不是读得生硬就是太快太平,毫无美感。这时,我想起某一专家说过的话:“能根据句意就能绘出画面的句子,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于是,我鼓励他们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

2、、波纹学生作画的兴趣很浓。当我再次请他们朗读的时候,效果要好的多。用表演促进朗读。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这份热闹,我请两组学生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和“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等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学生们发挥想象,做出了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咱们的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之后的朗读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看来,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感知教材,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才能把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极其

3、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教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这片景,体会这份情,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尝试。用画面促进朗读。课文第三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可是,我一连请了几位学生,发现他们不是读得生硬就是太快太平,毫无美感。这时,我想起某一专家说过的话:“能根据句意就能绘出画面的句子,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于是,我鼓励他们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学生作画的兴趣很浓。当我再次请他们朗读的时候,效果要好

4、的多。用表演促进朗读。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这份热闹,我请两组学生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和“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等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学生们发挥想象,做出了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咱们的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之后的朗读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看来,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感知教材,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才能把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里行间流露

5、出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教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这片景,体会这份情,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尝试。用画面促进朗读。课文第三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可是,我一连请了几位学生,发现他们不是读得生硬就是太快太平,毫无美感。这时,我想起某一专家说过的话:“能根据句意就能绘出画面的句子,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于是,我鼓励他们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学生作画的兴趣很浓。当我再次请他们朗读的时候,效果要好的多。用表演促进朗读。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这份热闹,我请两组学生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和“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等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学生们发挥想象,做出了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咱们的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之后的朗读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看来,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感知教材,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才能把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