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583318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

2、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08奥运菜单推荐、猜菜名、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素材(例如:录像、图片),穿针引线,使

3、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还

4、有一些古代的饮食制作工具其实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在课堂上应该多拓展这些内容。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

5、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08奥运菜单推荐、猜菜名、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

6、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素材(例如:录像、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

7、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古代的饮食制作工具其实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在课堂上应该多拓展这些内容。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

8、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08奥运菜单推荐、猜菜名、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

9、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素材(例如:录像、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古代的饮食制作工具其实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在课堂上应该多拓展这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