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1 号的选育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583310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1 号的选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1 号的选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1 号的选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1 号的选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秀兰, 女, 高级农艺师, 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太原市兴华北街 9 号, 030027, 电话: 0351 -6291112, E-mail: tynks163. com 巩天奎, 刘桂芝, 贾金保, 李杰林, 郝战春, 通讯地址同第 1 作者 收稿日期: 2005 -08 -24 中早熟茄子新品种并杂圆茄 1 号的选育 杜秀兰 巩天奎 刘桂芝 贾金保 李杰林 郝战春 摘 要 并杂圆茄 1 号是以自交系 Z98 -01 为母本, K97 -0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 果实膨大 速度快, 开花到采收仅需 16 d (天) , 果实近圆形, 果皮紫黑发亮, 果肉细嫩, 品质佳。

2、一般每 667 m2产量 4 800 5 600 kg, 对黄萎病、 褐纹病、 绵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短把黑。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茄子 并杂圆茄 1 号 一代杂种 1 选育过程 并杂圆茄 1 号, 原名 98 - 3, 是由 Z98 - 01 和 K97 -01 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母本 Z98 -01 是从 河北地方品种中选出的自交稳定株系与外引品种 B52 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选出的自交系, 具有植株生 长势强, 果实大, 品质好, 抗逆性、 抗病性强, 丰产等特 点, 但果实形状、 果皮色泽和早期产量不太理想。父 本 K97 -01 是从山东地方品种中选择的单株, 经多年 单株、

3、 单果自交获得的性状稳定株系, 具有植株矮小, 果实大小均匀, 黑紫油亮, 坐果多, 早熟性好, 抗病、 耐 寒性强等特点。 1998 年在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杂 交配组和一般配合力测定, 并观察比较营养生长与生 殖生长均衡性、 坐果情况、 果实膨大速度、 底部叶片的 变化等, 同时对6 个优良组合进行苗期病原接种鉴定 和自然发病观察, 以及抗逆性、 抗倒伏性比较, 发现 Z98 -01 K97 -01 表现最为突出, 将该组合定名为 98 -3。1999 2001 年在所内外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2001 2002 年进行区域试验, 2003 2004 年参加山西 省生产试验, 同时

4、在全国10 省市示范推广, 2005 年通 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并杂 圆茄1 号。同年被太原市科委评为优秀科技项目一 等奖。 2 选育结果 2. 1 早熟性 1999 2001 年进行早熟性试验, 以短把黑和早 熟品种六叶茄、 快圆茄为对照, 7 月 15 日前采收的 产量为前期产量。并杂圆茄 1 号从开花到收获只需 15 17 d (天) , 其开花期早于短把黑7 10 d (天) , 晚于快圆茄和六叶茄, 但始收期与快圆茄和六叶茄 相当, 前期产量为 1 331. 7 kg (667 m2) -1, 明显高 于短把黑 160. 0 kg (667 m2) -1 ,

5、比六叶茄和快 圆茄高 78. 7 %和 66. 2 %。 2. 2 丰产性 2.2. 1 品种比较试验 1999 2001 年进行品种比 较试验, 参试品种 10 个, 小区面积 18 m2, 3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并杂圆茄 1 号 3 a (年) 产量均居第 1 位, 平均为 5 281. 5 kg (667 m2) -1, 比对照短把 黑增产 23. 03 % (表 1) 。 表 1 并杂圆茄 1 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年份品 种产量/ kg (667 m2)-1比 CK % 1999并杂圆茄 1 号5 246. 3$18. 33 短把黑 (CK)4 433. 6 2000并杂圆茄

6、 1 号5 210. 5$22. 28 短把黑 (CK)4 261. 1 2001并杂圆茄 1 号5 387. 6$28. 78 短把黑 (CK)4 183. 6 注: $表示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 =0. 01) 2. 2. 2 区域试验 2001 2002 年在全省 5 个试验 点进行区域试验, 以短把黑为对照, 并杂圆茄 1 号总 产量为 4 698. 3 5 697. 4 kg (667 m2) -1, 比对照 56 增产 16. 76 % 28. 86 % (表 2) 。 表 2 并杂圆茄 1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年份 地点 产量/ kg (667 m2) -1 并杂圆茄 1 号短把黑

7、 (CK) 比 CK % 2001 清徐徐沟5 358.44 354.023.07 祁县5 397.74 352.924.00 小店科技园区 5 252.54 353.520.65 娄烦4 698.33 862.921.63 东社乡5 095.33 954.228.86 2002 北关5 697.44 614.123.48 城关5 142.94 310.019.32 小店科技园区 5 253.24 499.016.76 三元村4 762.03 950.020.56 东社乡5 144.94 302.019.59 2. 2. 3 生产示范 2003 2004 年在全省 8 个试验 点进行生产试验,

8、 并杂圆茄1 号2003 年平均667 m2 产量 5 267. 9 kg, 比对照短把黑增产 27. 6 %, 产值 增加 209. 4 元。2004 年平均 667 m2产量 4 861. 1 kg, 比对照短把黑增产 17. 3 %, 产值增加 383. 4 元。 2. 3 抗病性 2001 2002 年在太原市科技园区和本所试验 田中进行病情调查, 并杂圆茄 1 号黄萎病两年平均 发病率为 7. 79 %, 病情指数为 0. 19, 而对照短把黑 发病率为 34. 51 %, 病情指数为 0. 34; 对褐纹病、 绵 表 3 并杂圆茄 1 号抗病性田间调查结果 年份 品 种 黄萎病 发

9、病率 % 病情 指数 褐纹病 发病率 % 病果 率 绵疫病 发病率 % 病果 率 2001 并杂圆茄 1 号 17.700.1913.113.716.917 短把黑 (CK) 31.130.3814.711.510.317 2002 并杂圆茄 1 号7.880.204.34.93.211 短把黑 (CK) 37.880.3015.817.88.421 注: 黄萎病调查时间为 7 月 30 日, 褐纹病、 绵疫病为 8 月 18 日 疫病的抗性比对照短把黑强 (表 3) 。 3 品种特征特性 并杂圆茄 1 号中早熟, 生长势强, 茎秆粗壮, 株 高 80 166 cm, 开展度 90 102 c

10、m, 叶色深绿带红 晕, 始花节位在第 8 9 节, 植株结果多, 坐果好。果 实近圆形, 果纵径 12. 7 cm, 横径 14. 3 cm, 果皮紫黑 发亮, 果肉黄绿色, 肉质细腻, 味甜, 山西省农业科学 院综合分析化验室品质检测结果表明, 并杂圆茄 1 号果实干物质含量 6. 35 %, 总糖 3. 28 %, 粗蛋白 1. 01 %, VC 47. 3 mgkg -1。果内种子少, 果实硬 度适中, 大小均匀, 平均单果质量 646. 0 g。 4 栽培技术要点 太原地区早春露地栽培, 一般 1 月底 2 月初 温室育苗, 3 月中旬分苗, 4 月中旬蹲苗, 5 月上、 中 旬定植

11、, 苗龄 90 d (天) 左右, 8 9 片真叶, 根系发 达, 茎粗, 叶宽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每 667 m2施 腐熟有机肥 5 000 kg, 最好将鸡粪加入农家液肥一 起腐熟后沟施, 另加磷酸铵 20 kg, 或蔬菜专用肥 30 50 kg。畦宽 80 cm, 高 10 12 cm, 畦沟 60 cm, 每 667 m2用除草剂氟乐灵或拉索 100g 对水 50 kg 喷洒畦面, 然后与土混匀, 立刻覆盖地膜。定植株距 50 60 cm, 行距 65 cm, 一般每 667 m2栽 1 700 2 000 株。及时摘除第 1 分枝以下的腋芽。 防治茄子黄萎病可使用50 %DT 杀

12、菌剂可湿性 粉剂 500 倍液喷雾或灌根处理。褐纹病、 灰霉病、 早 疫病可用 25 %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喷雾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隔 7 d (天) 喷 1 次, 连喷 2 次。 A New Eggplant F1Hybrid Bingzayuanqie No. 1 Du Xiulan,Gong Tiankui,Liu Guizhi,et al.(Taiyu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xi 030027) Abstract Bingzayuanqie No. 1 is a new eggp

13、lant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s Z98 -01 and K97 - 01. It takes only 16 days from blooming to harvesting,and has long harvest period. The fruit is round shaped,with purple black and glossy skin and good quality. The yield is 72 -84 thm -2. It has stronger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

14、ilt,Pho- mopsis rot,and Phytophthora rot than Duanbahei. It is suitable for both open field and protected field cultivation. Key words Eggplant,Bingzayuanqie No. 1,F1 hybrid 书讯绿色食品产业与技术 绿色食品产业与技术 是一部论述绿色食品产业和技术的专著。该书从绿色食品产业的概念和范畴, 绿色食品的技术 保障体系与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的认证管理与市场营销,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开发应用, 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 较为系统的论述理论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对从事绿色食品管理、 生产、 营销以及理论研究工作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邮购价: 46 元。 邮购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中国蔬菜 编辑部 邮编: 100081 联系人: 史艳华 电话: 010 -68919550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