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553640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二、学习重点1. 商人的来历。2. 交子、商帮。3. 两宋城市发展的表现。三、学习难点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1)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3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2、,有利于商业流通。(2)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4宋元:(1)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2)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5明清:(1)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2)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注:古代每个时期使用的货币主要有:贝(商朝)、半两钱(秦)、五铢

3、钱(汉)、开元通宝(唐)、交子(宋)、白银(明清)。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2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催生一批城市的兴起繁

4、荣。(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以致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注:古代的城市与现在的城市不同,“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城”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或交通要塞等,而“市”则为商品交易和贸易区。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元朝以前对外贸易一度繁荣:(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宋朝: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在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2形式朝贡贸

5、易:(1)特点: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计较经济效益(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3. 清朝渐趋萎缩:(1)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2)表现: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合作探究】1.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

6、本钱。他又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是身无分文。请从这个故事和所学知识中,找出影响商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1. 因素:(1)政治上: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政府的是否重视商业。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是否发达,投放到市场中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否多;货币及货币制度是否完备。(3)交通上: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言之有理皆可。)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

7、二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材料三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材料四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旁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锺,船中养犬长食肉。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五 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乾隆时南江县志棉布谣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至三,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1)状况:商人贸易活跃,为追逐利润而背井离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 “夜市”和“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没有保障。(2)依据材料四,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2)社会现实: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

8、加剧;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亡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糜。(3)材料五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它与唐宋时期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3)现象:清前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商业发展渗入农村);商人打入生产领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不同: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商品交易不再由官营商业机构垄断始于( C )A. 夏商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 D. 秦汉时期2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D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大运河的开通 D政府不再重农抑商3. 右图所示文物,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 )A. 北宋 B. 元朝 C.

9、明朝 D. 清 4. 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5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征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D )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A. B. C D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

10、岸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7.“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其中“草市”是指( B )A. 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B. 宋代的农村集市 C. 唐代城市中的居住场所 D. 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8右图截取自一幅古代名画,描绘的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情形。你认为,这一经济现象最早产生于( D )A春秋B秦汉 C唐朝D北宋9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的是在( B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0. 关于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由

11、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明朝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A. B. C D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二、学习重点1.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 重农抑商。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三、学习难点“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自主学习】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由公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井田制”。(1)基本特点: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

12、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2)瓦解: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税制改革:以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注: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开始实行:夏发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

13、废除:战国。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2)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注:1. 封建土地私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2.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都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其根源就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二、“重农抑商”1原因:(1)根本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统治者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2主要表现:(1)战国:商鞅首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