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土木工程师著名土木工程师————茅以升茅以升 一、一、 简历简历1 茅以升,字唐臣,1896 年 1 月 9 日出生于江苏丹徒,1989 年 11 月 12 日逝世 茅以升是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 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 经历:经历: 6 岁读私塾,7 岁就读于 1903 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 1905 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 1911 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 1916 年被清华学堂官费保送赴美留学 1917 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 1921 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 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 质研究奖章 1921 年,应恩师罗忠忱教授之邀,回国到母校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副主任兼总 务主任以后历任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 学院(今天津大学)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 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33 年至 1937 年, 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 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 “钱 塘江大桥” 他采用“射水法” 、 “沉箱法” 、 “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经5年努力,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1948 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 年以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 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 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 九三学社第 八届中央名誉主席,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 二、二、 学术贡献学术贡献2 上世纪 30 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 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 作 30 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 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 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茅以升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力学和土力学方面的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于 1941 年获得中国工程师学会荣誉奖章,在钱塘江桥建桥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土木工 1 茅以升先生生平介绍,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网站, 2 百度百科,茅以升, 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的技术人才1948 年发起成立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1979 年, 因在土木工程上的贡献,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卓越校友”奖章1982 年当选为美国 国家工程科学院的外籍院士1984 年当选为加拿大土木工程协会荣誉会员他一生学桥、 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 200 余篇,他还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 桥梁—古代至今代》 (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 著有《钱塘江桥》 、 《武汉长江 大桥》 、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一、二集和《茅以升文集》等为我国和世界桥梁建筑事业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三、 人物照片人物照片3 八十年代、茅以升在任职三十余年的铁道科学研究院门前留影 八十年代,茅以升时刻关心祖国的桥梁铁路建设图为茅以升视察铁道部建桥工地 3 图片来源: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网站, 四、四、 所完成的土木工程项目所完成的土木工程项目 茅以升一生主要完成了两件作品, 一是在建国前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在抗日站 争中, 为了抵抗日寇南侵, 茅以升不得不亲手炸掉了新落成的钱塘江大桥, 并于建国后修复。
茅以升的令一力作便是武汉长江大桥 这两座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都有着光辉的 项目名称:钱塘江大桥项目名称:钱塘江大桥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4::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 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 1453 米,宽 9.1 米,高 71 米大桥于 1935 年 4 月动工,1937 年 9 月 26 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中 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上层公路桥,宽六点一米,两侧人 行道各一点五米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炸毁,直 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该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气压法 沉箱掘泥打桩沉箱掘泥打桩成功 目前,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 为安全起见, 钱塘江大桥已经不再作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 仅仅承担一些次要任务。
2006 年 05 月 25 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贡献在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贡献5:: 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 成功,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气压法“气压法沉箱掘泥”的小故事沉箱掘泥”的小故事6:: 1937 年 8 月 13 日, 驻上海日军向闸北全面进攻, 松沪会战爆发, 上海陷入了战火之中 8 月 14 日清晨,茅以升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赶到 6 号墩的沉箱里面,解决大桥最后一个技 术问题,沉箱是一个沉入水 30 米的巨大箱子,空气压缩机把江水隔绝在外,可供几十人同 时在水下作业, 但每个人都要承受相当于外界 3 倍的空气压力, 空气和电力由大桥电闸处通 过一根管道传送进来,整个工作环境十分艰险就在茅以升下到 30 米水下的同时,新组建 的中国空军第一次出击,第二大队首先出动,轰炸了上海日军的第三舰队,以及在杨树平码 头刚刚登陆的日军下午,日军出动 13 架重型轰炸机,到建桥机场报复,茅以升及工作人 员继续在沉箱里作业,整个钱塘江、杭州处在狂轰乱炸之中,水下的茅以升并不知道他们面 临着巨大的危险,突然沉箱里一片黑暗。
漫长的等待后,一片死气的沉箱,终于迎来了光明,当茅以升从沉箱中上来时,杭州上 空的机战刚刚结束,他发现整座大桥上只有一个管电闸的师傅,这位师傅的姓名无从考查, 而正是这位师傅的手挽救了茅以升和几十位工程技术人员8 月 14 日这一天,整个钱塘江 4 百度百科,钱塘江大桥, 5 百度百科,钱塘江大桥, 6 造桥大师茅以升,中央电视台, 大桥没受到任何损伤,茅以升马上知道了空战胜利的消息从死亡边缘刚回来的他,极有兴 致地拉着总工程师罗英就着绍兴梅干菜喝了二两黄酒后来国民政府,将 8 月 14 日定为空 军节 茅以升亲手炸毁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亲手炸毁钱塘江大桥7::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持续了 3 个月的淞沪会战以上海陷落结束,杭州 已危在旦夕 这时, 钱塘江大桥已全部完工 但茅以升感到, 他已无力把握这座大桥的命运 11 月 16 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毁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在南 2 号 桥墩留下的长方型大洞,其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当晚,茅以升以一个桥梁工程学家 严谨、精准的态度,将钱塘江大桥所有的致命点一一标示出来整个通宵,100 多根引线, 从各个炸点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
茅以升一直亲眼看到最后一根引线接好 11 月 17 日清晨,所有的炸药都已埋好就在这时,茅以升接到浙江省政府命令:大量 难民涌入杭州,渡船根本不够用,钱塘江大桥必须当天全面通车临炸的前一天,通过的撤 退机车 300 多辆,客货车 2000 多辆,难民不计其数而这一切全是从炸药上通过的,但是 撤走的物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建桥的成本,何况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1937 年 12 月 23 日下午 1 点,茅以升终于接到命令:炸桥下午 5 点,日军的先头部 队已隐约可见,人群被强行拦阻,茅以升亲手点燃了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 两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总长 1453 米、历经 925 个日日夜夜、耗资 160 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最终在通车的第 89 天瘫痪在日寇侵略的烽火中中国人的第一座现 代化的大桥, 竟是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民族苦难作为通车典礼的 这是茅以升一生中感到最长 的一天他后来回忆起那天的情形说,就像是把自己刚生下的孩子掐死在摇篮里 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并赋 诗一首,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
工程照片工程照片8:: 1937 年被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7 中国桥魂——茅以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 8 图片来源:通车之时就装好炸药:茅以升亲手炸毁钱塘江大桥,文汇读书周报,2009 年 06 月 08 日 钱塘江大桥夜景 项目名称:武汉长江大桥项目名称:武汉长江大桥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9::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 (龟蛇锁大江) , 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于 1955 年 9 月 1 日 开工建设,于 1957 年 10 月 15 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在当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 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大桥总设计师为茅以升 全桥总长 1670 米,其中正桥 1156 米,西北岸引桥 303 米,东南岸引桥 211 米从基 底至公路桥面高 80 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 14.5 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 桥,宽 22.5 米,其中:车行道 18 米,设 4 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 2.25 米桥身为 三联连续桥梁,每联 3 孔,共 8 墩 9 孔。
每孔跨度为 128 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 的作用 2002 年八九月间,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首次大修中科院专家测评,该桥的寿命至少 在 100 年以上 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有足够安全储备安全储备 设计中以极端环境为标准, 假设两列双机牵引火车, 以最快速度同向开到桥中央, 同步紧急刹车; 同一时刻, 公路桥满载汽车, 以最快速度行驶, 也来个紧急刹车;还是这个时间,长江刮起最大风暴、武汉发生地震、江中 300 吨水平冲力 撞到桥墩上,武汉长江大桥仍需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延长寿命: 一靠养护, 二靠管理一靠养护, 二靠管理 自建成通车以来, 武汉长江大桥历经 50 年风雨沧桑 而随着铁路运输越来越繁忙,大桥的荷载早已大大超过了建成之初大桥的荷载早已大大超过了建成之初半世纪来,武汉长江 大桥还历经 76 次次撞击撞击, 最重的一次是 1990 年 7 月 28 日, 一艘重达 900 吨的吊船正面撞上吨的吊船正面撞上, 大桥养护人员为此维护了一个月但是,任凭风吹雨打,长江大桥并没有伤筋动骨50 年 来经多次检测表明: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 6 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 10 万立方米流 量、5 米流速洪水,可抗 8 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在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贡献在土木工程发展史上的贡献10:: 9 百度百科,武汉长江大桥, 10武汉长江大桥的技术创新——管柱钻孔法,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 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