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524532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历史-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选择题,共计70分)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个王朝 西周是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由周文王建立的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A

2、 B C D3.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4.中国古代先后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逐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5. 下列属于宋朝分割

3、宰相权力的举措有太尉 增设参知政事 设立中书省 设立枢密院 设立三司A B C D6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7.“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81898年一外地人到江苏苏州游玩,发现当地一家新开设的英国轮船制造局,感到很惊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

4、条约签订9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阅读了某书后在日记中写道:“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贻为心悦诚服 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下列选项中的A 天朝田亩制度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新学伪经考 10“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是指A辛亥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国民大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1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

5、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中共的诞生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A B C D12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13.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下列诗词按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B. C. D.14“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

6、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5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16.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

7、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17.下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西藏自治区 香港10周年纪念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成立40周年 18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8、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19.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选项史实结论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C尼克松总统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2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

9、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22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23某书记载:“(某

10、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国家是A英国 B 中华民国 C美国 D德国24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类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消灭奴隶制度 民主原则A. B. C. D. 25.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

11、,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是项目美国总统法国总统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任期四年职权行政权、创议法律权与议会关系与内阁共同议会负责A.普选方式、四年、行政权、对议会负责B.国民议会间接选出、七年、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C.国民议会间接选出、四年、立法与行政权、对议会负责D.普选方式、七年、立法与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26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27“冬宫、大本营和邻

12、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此则材料中的“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是哪一次革命的结果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七月流血事件28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 B2个 C3个 D4个29.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

13、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0.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新兴力量中心的挑战。下列有关新兴力量崛起的表述错误的是A. 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 欧共体的形成与扩大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中国的振兴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注意: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31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完善科举制,元朝开创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32.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