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505222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题备注:答案仅作参考 1、水及水资源一、判断题()1、水是一种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自然资源。()2、水和水资源在自然物质概念上是不同的,水资源不等于水。()3、对一定区域某段时间而言,年降水量不仅有变化而且无限值。()4、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5、因为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所以水资源的超量开发等不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6、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7、国民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中水部门仅利用水体、水能。()8、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开发利用多用性。()9、羽状水系的汇流时间较长,各支流洪水先后汇入干流,干流洪水过程平缓。()10、河长指从河源到

2、河口沿河槽中各断面上最大水深点的连线(航线)所量的长度。()11、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如果不重合,则称为非闭合流域。()12、在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流域面积愈大,径流量也愈大,对径流过程所起的调节作用愈小。()13、流域长度指从河源到河口沿河槽中各断面上最大水深点的连线(航线)所量的长度。()14、流域平均宽度反映流域形式的特征,比值大,流域狭长,它的洪水过程较为平缓。()15、外流湖指从湖泊流出的河流不汇入海洋的湖泊。()16、湖泊率指流域内流域面积与湖泊面积的比值。()17、青海湖是咸水湖。()18、河流从下到下一般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五段。()19、河流的下游段特征是

3、:河床比降平缓,流速小,河床大部分处于淤积状态。()20、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上以的高程称为水位。()21、在一天中按各级水位与相应历时点绘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22、在沿河上下游各测站的水位过程线上,一次水位涨落过程中,相应的特征水位称为相应水位。()23、一般从河底向水面流速逐渐增大,但最大值Vmax在水面以下一定深度处。()24、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以m3/s表示。()25、长河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6、我省降水的分布特点是沿海地区降水多,内地降水少。二、单项选择题27、以( D )为蟛期,海洋和陆地的部敢水量与总蒸发量是相等的,遵循能量守

4、恒定律。A、一月 B、一季 C、半年 D、一年28、降到海洋上的水量约为降到陆地上的( C )倍,而海洋上的蒸发量却为陆地上总蒸发量的6倍。A、2 B、2.5 C3.5 D、429、水循环中相对不活跃的要素为:海洋水、冰盖和深层地下水,其更新时间要( C)年。A、几十 B、几百 C、几千 D、几万30、地球上存在着复杂的、大体以(A)为周期的水循。A、年 B、季 C、月 D、日31、亚洲年径流量占全球年径流量的(A)A、31% B、35% C、37% D、41%32、(B)是指降落到流域表面上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注入河川,最后流经出口断面的水量。A、流域 B、径流 C、河流 D、汇流33、在重

5、力作用下沿着地面流动的径流量称为(D)A、地下径流 D、坡面漫流 C、超渗产流 D、地表径流34、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水流集中流动的过程中,逐渐由小溪、小河汇集成大河,这便构成了(A)。A、水系 B、干流 C、流域 D、汇流35、根据干支流的分布及组合情况,下列不属于水系形状的有(A)A、树叶状 B、辅合(散)状 C、扇状 D、平行状36、水系的特征值不包括(C)A、河网密度 B、落差 C、河宽 D、比降37、发展系数越(D),表明支流长度超过干流长度越(D),河流网对径流的调节作用也就愈大(D)。A、小、少、大 B、大、少、小 C、小、多、小 D、大、多、大38、河流某断面汇集水流的区域是(

6、B)A、河槽 B、流域 C、河床 D、河道39、流域的几何特点不包括(B)A、流域形状系数 B、流域地理位置 C、流域面积 D、流域平均高度40、按湖泊的地理分布,可分为5个主要湖区,其中不包括(A)A、西藏湖区 B、云贵高原湖区 C、蒙新高原湖区 D、青藏高原湖区41、天然湖泊不能自然调节河川的(D)用水。A、供水 B、灌溉 C、养殖 D、发电42、河谷底部有河水流过的那一部分称为( )A、河槽 B、流域 C、河床 D、河道43、河槽中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断面,称( C )A、洪水横断面 B、枯水横断面 C、河槽横断面 D、河槽纵断面44、河流的水文特性不包括(C)A、水位 B、流速 C、水温

7、D、含沙量45、反反映了断面上的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是(C)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B、历时曲线 C、流量过程线 D、洪水过程线46、我国时常所说的七大江河不包括(D)A、松花江 B、海河 C、珠江 D、黑龙江47、长江上游是从( )到( )BA、湖口至长河口 B、江源至湖北宜昌 C、宜昌到江西湖口 D、江源至江西湖口48、中国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到2003年达到( A )亿立方米A、680 B、685 C、690 D、69549、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中,太湖75.3%的湖面为( D)类水A、I B、II B、II D、IV50、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在( B )左右A、

8、0.35 A、0.45 C、0.50 D、0.5551、水生态失衡造成后果不包括( B )A、植被破坏 B、水质恶化 C、江河断流 D、河道淤积52、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是( B )A、松花江 B、辽河 C、额尔齐斯河 D、黄河53、全国按流域水系列分为十大片(一级区)中( C )面积最大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内陆诸河片 D、黑龙江流域片5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包括(C)A、从整体上看水资源并不丰富 B、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C、年际变化很小 D、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北方甚于南方55、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北、华北和华东三个地区,其水能资源合计只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B)A

9、、6.5% B、6.8% C、7.0%、 D、7.2%56、中国到2004年6月年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按发电量统计为(B)A、21% B、24% C、26% D、27%57、中国的第一座水电站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建成于( C )A、1949 B、1970 C、1912 D、194658、中国水电开发方针是( B)A、大、中、小并举,以小型为骨干 B、大、中、小并举,以大型为骨干C、多、快、好、省 D、三分建、七分管59、20世纪70年代,根据中国能源开发规划,在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的河流或河段上,比较集中地开发建设( B )个大型水电基地。A、11 B、12 C、13 D、1460、某水利

10、工程为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总库量为3500万m3,灌溉面积为2.5万亩,电站装机0.5万KW,试确定该工程等别为(B)。A、二等 B、三等 C、四等 D、五等6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水利水电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C)。A、三等 B、四等 C、五等 D、六等62、某水利枢纽工程其水库总库容为8.0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0万KW,灌溉面积为100万亩,则该水利枢纽工程的等级为( C )A、三等 B、一等 C、二等 D、四等63、福建省四大河流的流域面积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A、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 B、闽江、汀

11、江、九龙江、晋江C、闽江、晋江、汀江、九龙江 D、闽江、汀江、晋江、九龙江三、多项选择64、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最为密切的人是由大气降水补给( ABDE)等淡水资源。A、河流 B、湖泊 C、入渗水 D、土壤水 E、地上水65、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的作用下,以(ABDE)等方式进行往复交替的运动,也就是水分的循环。A、蒸发 B、降水 C、地表容蓄 D、入渗 E、径流66、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归结起来有(CDE)A、地理位轩 B、地形特征 C、气象因素 D、下垫面因素 E、人类活动67、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ABD)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A、水量 B、水域 C、海洋水 D、水有资源 E、

12、深层地下水68、水资源应包括(ADE)A、参与自然界的水分循环 B、不可逐年恢复和更新的动态资源 C、大部分海洋水、极地冰盖和深层地下水 D、可逐年恢复和更新的动态资源 E、可以利用并且能够利用的具有价值的水69、水资源的特点有(ABCD)A、再生性和重复利用性 B、经济上的两重性 C、不可替代及开发利用多用性 D、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E、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70、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ADE)A、土壤性质 B、平均高程 C、平均速度 D、地质构造 E、地理位置71、通常河谷由(ABCD)等部分组成。A、谷底 B、谷皮 C、坡麓 D、谷缘 E、谷顶72、下列可用以观测水位的有(BD)A、浮标 B、水尺 C、流速剖面仪 D、自计水位计 E、水平式H-ADCP73、珠江汉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ABCE)等4个水系组成。A、西江 B、北江 C、东江 D、南江 E、珠江三角洲诸河7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