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百家争鸣》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504141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百家争鸣》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百家争鸣》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百家争鸣》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课《百家争鸣》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课《百家争鸣》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百家争鸣》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百家争鸣》课件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创立儒家学说,1、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反对暴政或仁的思想 2、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3、“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外,还在哪些地方有重大成就?,二、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什么叫百家争鸣? 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阳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孟子、荀子与儒

2、家 (一)孟子,1、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 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2、主要思想主张,(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之治,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影响: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民本: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还认为“天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顺从人民的意志就是敬天。,2、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3、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二)荀子,1、基本主张: (1)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要点点拨: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顺应规律,也就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趣味阅读:荀子对君民关系的认识,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二、墨子与墨家,(一)墨家学派的组织:墨

4、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墨翟(历史上被称为“墨子”)墨,(二)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注:“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普遍的无等级的爱,是爱一切人。),2、主张“尚贤,3、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三、庄子与道家,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2、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3、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注:庄子的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四、韩非与法家,基本主张,1、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社会

5、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观),(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注: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战国秦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五、孙膑与兵家,孙膑都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1、军事思想: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他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2、代表作孙膑兵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

6、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学生自我觉悟。,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 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家),百家争鸣局面什么时候结束?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结束。,1.在人与自然关

7、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C,2.孟子“民为贵“的主张 A否定了君主制度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D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利益,C,3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 “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B,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名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A.重义轻利 B.人性本善 C.民贵君轻 D.尊王贱霸,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A,D,6. 对孔子“仁”的思想积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C.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 有利于重建新的社会制度,D,7.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是 A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良才 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