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传出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500961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传出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5-传出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5-传出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5-传出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传出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传出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传出概论(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概述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分类,一、概念 1. 反射弧 2. 传出N, 1 概述,二、传出N的分类 1.按解剖学分类 2.按递质分类(见2),传入N 传出N 感受器 中枢 效应器 (-) 局麻药 本章研究的对象,1.反射弧,一、概念,2.传出神经 指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导至效应器的神经,按解剖学分类 交感神经 1.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运动神经,二、传出神经的分类,自主神经 支配心脏、平滑肌、腺体、眼等效应器的神经,中枢,效应器,神经节,特点:,运动神经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的神

2、经,中枢,效应器:骨骼肌,按解剖学分类 交感神经 1.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运动神经,二、传出神经的分类,A. 交感N 从中枢发出后,就在脊髓旁交感神经链中交换神 经元 -交感N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B. 副交感N 从中枢发出后,在效应器附近交换神经元 -副交感N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2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一、递质 二、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三、突触的超微结构 四、传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和代谢 五、受体,一、递质 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在突触部分从末 梢释放出的化学传递物 * 主要递质:(1)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二、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

3、1)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胆碱能神经 (2)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noradrenaline,NA)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 (1)运动神经 (2)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3)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 (5)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神经外),自主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三、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衔接处或神经末梢与效应 器细胞的衔接处,前膜,后膜,突触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间隙,四

4、、传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和代谢 1. 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2.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与代谢,ACh Ch + HAc,ChE,水解,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合成 场所:神经末梢轴浆中 原料:胆碱、乙酰辅酶A、胆碱乙酰化酶 贮存 囊泡中 释放 胞裂外排(神经冲动到末梢,Ca+进入前膜) 灭活 主要被神经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ChE)水解 摄取 血液的胆碱被摄取进入神经末梢重新合成Ach,Ch + AcCoA,ChAcE,合成,神经递质的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 合成 场所:囊泡外,酪氨酸 羟化酶 多巴 多巴胺 囊泡内,多巴胺

5、 去甲肾上腺素 贮存 贮存于囊泡中免遭囊泡外MA0破坏 释放 胞裂外排 摄取 75%95%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被再摄取进入囊泡贮存, 是终止其生理效应的主要方式 灭活 在神经细胞内,囊泡外经MA 在突触间隙部分经COMT 摄取1 突触前膜将其摄取入神经末梢内而使作用消失,是一 种主动转运,被摄入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进一步被摄取进 入囊泡,贮存起来以供下次的释放(摄取贮存型) 摄取2 非神经组织如心脏、平滑肌等也能摄取去甲肾上腺素, 此种摄取之后,即被细胞内的COMT和MAO所破坏 (摄取代谢型),作用消失,脱羧酶, 羟化酶,破坏,五、受体 受体的命名常根据能与之选择性地相结合的递质或药物而定 (一)胆

6、碱受体 能选择性地与ACh结合的受体 1.M受体 以毒蕈碱(Muscarine)为代表的拟胆碱药较为敏感, 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上 M受体部位:心肌、平滑肌、瞳孔 毒蕈碱是从毒蕈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没有治疗用途,主要在实验室作药理学的研究工具,该化学品难以提纯,许多世纪以前就知道食蕈可致中毒,2. N受体 位于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胆碱受体 对烟碱(Nicotine)比较敏感 (烟碱:烟草叶中提出的生物碱,能与神经节、骨骼肌上的胆碱 受体产生作用。有剧毒,急性中毒死亡之快与氰化物 相似,故无临床价值) 按部位: (1) NN (N1):交感、副交感神经节 (2) NM (

7、N2) :骨骼肌,近来发现: *外周或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突触前膜上都存在有M和N受体 * M受体又分为M1、M2、M3、M4、M5受体 M1 受体;自主神经节和CNS M2 受体:心脏 M3 受体:平滑肌、血管内皮、腺体,(二)肾上腺素受体 能选择性与去甲肾上腺素(NA) 或肾上腺素(Adr)结合的受体 1. 受体:皮肤、粘膜、内脏血管,瞳孔辐射肌 1:突触后膜 2:突触前膜 2. 受体 1 :心脏、肾脏 2 :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支气管平滑肌, 突触前膜, 3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一、生理功能 1. ACh的作用 ACh兴奋M受体,出现M样作用 ACh兴奋N受体,出现N样作用 2. 肾上

8、腺素样作用 NA兴奋受体,出现样作用 NA兴奋受体,出现样作用,抑制心脏: 心肌收缩力 心率 传导 舒张血管: 血压 兴奋平滑肌:胃肠、支气管、胆道 收缩 腺体: 汗腺、唾液腺、支气管腺体 分泌 眼: 括约肌收缩 缩瞳、眼压 睫状肌收缩 调节痉挛 (视近物) 中枢: 兴奋 有利于机体休整和积蓄能量,兴奋M受体,交感功能(NA) 神经节 综合(先交感后 副交感功能(Ach) 副交感) 肾上腺髓质 Adr、NA(少量)释放 兴奋NM受体:骨骼肌收缩,兴奋NN受体,1 皮肤、粘膜、内脏血管 收缩 兴奋R 虹膜辐射肌 瞳孔散大 2 突触前膜 抑制NA释放 反馈性调节 2 突触前膜 促进NA释放 兴奋R

9、 1 心脏 -收缩力 心率 传导 肾脏 - 肾素释放 2 支气管平滑肌 - 松弛 骨骼肌、冠状血管 - 扩张 糖元分解,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附: M受体兴奋 抑制Ach的释放 突触前膜 反馈性调节 N受体兴奋 促进Ach的释放,大多数器官都接受两类神经的双重支配,在同一器官上,这两种神经产生的效应是相互拮抗的,但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又是统一的,协调的 对于受双重支配的器官来说,必然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 心脏、血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 胃肠平滑肌、膀胱平滑肌胆碱能神经占优势 在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或抑制时,一般表现为优势支配增强或减弱的结果,但心率的变化

10、比较复杂 因为窦房结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而此时肾上腺素髓质又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瞬时心率变化要由综合作用结果而定,肾、肠系膜血管-扩张 外周 冠状血管 -扩张 肺血管 -轻度收缩 胰腺 -分泌 黑质纹状体 中枢 边缘系统 下丘脑垂体,多巴胺受体兴奋,附:,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二、受体功能及分子机制 M胆碱受体 M受体激动后,与G蛋白耦联 (1)激活磷酯酶C 增加IP3、DAG (2)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激活K+通道 抑制Ca2+ 通道,产生效应,2.N胆碱受体 N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Ach激活N受体-离子通道开放-Na+、Ca2+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肌肉收缩,3. 肾

11、上腺素受体 -与G蛋白耦连 (1)激动1受体-G蛋白 激活磷脂酶(C、D、A2) 增加IP3、DAG 效应,(2)激动2受体-G蛋白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效应 (3)激动受体-G蛋白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效应,4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及其分类 一、基本作用 (一)直接作用于受体 1.兴奋受体(激动药) (1)类似Ach样作用拟胆碱药 (2)类似NA样作用拟肾上腺素药 2.阻断受体(拮抗药) (1)与Ach相反的作用抗胆碱药 (2)与NA相反的作用抗肾上腺素药,(二) 影响递质 1. 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 直接影响递质生物合成的药物较少,且无临床应用价值, 仅为药理学的工具药

12、 例如:密胆碱、三乙基胆碱-抑制Ach的合成 甲基酪氨酸-抑制NA的合成 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为多巴胺的合成提供原 料,可用于震颤麻痹以补充中枢介质 多巴胺的不足,2影响递质的转化 新斯的明 (-) AchE Ach 胆碱乙酸 + M受体 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3. 影响递质的释放、摄取、贮存和合成 氨甲酰胆碱 促进Ach释放间接拟胆碱作用 影响释放 麻黄碱 促进NA释放 间接拟肾上腺素作用 溴苄胺 抑制NA释放 影响摄取、贮存: 利血平 抑制囊泡再摄取NA 大剂量时破坏囊泡贮存功能 影响合成: 利血平 抑制DA向囊泡内转运使NA合成下降,二、药物分类,复习内容 1. 传出神经按其末梢释放递质的分类 2. M、Nm、1、2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 3. 合成乙酰胆碱的酶、灭活乙酰胆碱的酶 4. 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限速酶 灭活去甲肾上腺素的酶 5.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终止的方式 6. 乙酰胆碱作用终止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