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复查工作细则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084948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记、复查工作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记、复查工作细则(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记、复查与非专项编码工作,长沙市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8月 长沙,主要内容,一、登记、复查阶段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普查登记工作  三、复查工作四、非专项编码工作,一、登记、复查阶段工作的组织实施,人口普查登记、复查工作,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由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村级人口普查小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当地派出所、基层组织协助下进行。,二、普查登记工作,(一)登记的时间  2010年11月1日开始,11月10日以前结束。,(二)登记的方式    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普查员应当按照普查表填写说明的规

2、定,对普查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询问,并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填写普查表,登记后由申报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入户登记时应出示普查员证或普查指导员证。,(三)登记的规则,1.访问住户,普查员应根据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及事先安排的登记时间和顺序逐户登记。每登记完一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中做好标记,以免出现户的重登或漏登。,2.登记普查表,普查员登记时,应先填写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长表。    注意:在一个普查小区内,登记普查表短表和长表的户是分别独立的,两者不许交换登记。  如果本户在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3、期间有死亡人口,还应填写死亡人口调查表。  境外人员的普查登记使用境外人员普查表。,3.登记普查表项目,普查员登记普查表时,先登记户记录的各个项目。然后按照户记录中“本户应登记人数”,逐人逐项登记人记录的各个项目。,(四)特殊情况的处理,1.登记时与户主姓名底册所列情况不一致,如发现该户经确认为空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该户为“空户”。同时,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容用铅笔划一条横线,该户的“户编号”作废。在填写普查表“户编号”时,其他户也不再使用该户的“户编号”。,1.登记时与户主姓名底册所列情况不一致,如发现该户内还有其他住户,并且该户为登记普查表短表的户,则该户继续登

4、记普查表短表,其“户编号”不变;其他住户也分别登记普查表短表,并将相关内容补填到户主姓名底册最后位置,其他住户新的“户编号”在户主姓名底册最大“户编号”(除600以上)后顺延。     如登记普查表长表的户内发现其他住户,符合长表调查户的登记普查表长表,否则登记普查表短表, 并将相关内容补填到户主姓名底册最后位置,其“户编号”在户主姓名底册最大“户编号”(除600以上)后顺延。,2.对一些地区提前进行普查登记的规定,对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如果11月10日前完成登记确有困难,可以逐级上报请示,适当提前登记。由省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报请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登记

5、项目一律以普查标准时点为准,同时要掌握提前登记之日至普查标准时点期间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予以更正。,3.对部分人户分离人口如何普查登记的规定,对房屋拆迁而户口未迁、空挂的大集体户,以及经反复核实确实无法落实到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普查指导员负责组织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在户籍地登记人户分离人口时,对大规模连片拆迁区域内户口未迁的户籍人口,高校、人才交流中心、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集中管理的空挂的大集体户人口,由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提出,经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核准后,登记时均填写普查表短表,并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乡级区域的相关普查区中,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

6、9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900普查小区、第901普查小区。,第三部分,1    复查的目的2    复查的组织实施3    复查的方法4    复查的内容,复查工作,(一)复查的目的,为使人口普查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在普查登记后要进行复查工作。,摸  底,登 记,复 查,(二)复查的组织实施,时间:登记工作结束后 11月11日 11月15日人物: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完成;由相关部门及熟悉本小区情况的其他人员协助进行。,互查,(三)复查的方法,自查,

7、议查,1.自查:普查员对自己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检查。自查可与登记工作同时进行,普查员对当天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检查,发现疑问及时入户核对,并据实更正。根据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检查所登记的户是否有遗漏和重复。根据“人工逻辑检查规则”逐户、逐人、逐项地审核自己登记的普查表。,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按专项分成若干组,根据“人工逻辑检查规则”进行专项检查。互查中发现的差错或疑问,普查员应认真做好记录,并由普查指导员与原普查员联系核实,或统一组织再次入户核对,并据实更正。,2.互查:指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对普查表的填写情况进行相互检查,互查应在普查员完成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普查员的数量,建议大致分为以下

8、几个专项组,短表的户记录、短表的人记录长表的户记录长表人记录中的基本项目和迁移项目,即从“R1.姓名”到“R13.五年前常住地”长表人记录中反映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和生活来源的项目,即从“R14.是否识字”到“R23.主要生活来源”长表人记录中反映婚姻、生育及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项目,即从“R24.婚姻状况”到“R28.身体健康状况”死亡人口调查表、境外人员普查表,3.议查:村级人口普查小组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座谈,议查登记的质量。   议查的重点是核实户数、总人口数、出生和死亡人口有无重、漏。对议查发现的错误,要进一步核实,并据实更正。议查应在自查和互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自查、互查完

9、成后,普查指导员要对每个普查员负责登记的普查表进行抽查。如果发现某普查员登记的差错较多,应责成该普查员重新复查所登记的全部普查表,并将复查结果向普查指导员做出报告。,抽查工作,遵守保密规定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其他普查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对申报人家庭和个人不便公开的情况,如: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的;未婚先育的;从小领养的孩子等,要注意保密,复查时不进行议查。同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各户申报的情况,必须保守秘密,严禁公开个人和家庭的登记资料。,数据是否准确?户数、人口数、出生和死亡人口数,重点核查的内容:1、集体户有无漏登;2、外来人口有无漏

10、登; 3、户籍外出人口有无漏登;4、全户外出的户和空挂户有无漏登;5、境外人员有无漏登;6、没有户口的人,特别是超计划生育的孩子有无漏登;7、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的婴儿,特别是在医院出生后随即死亡、医院未发出生证的婴儿,是否漏登了出生和死亡人口;,学校,敬老院,医院,宾馆饭店,招待所,工厂,商场/小店铺,工地,写字楼,娱乐场所,棚户,机关/团体,已拆住房,全户外出/空房,8、全户死亡或孤寡户死亡,是否漏登了死亡人口;,9、普查表中的跳填项目是否错填、漏填和多填;以长表为例:,10、按人填报的项目要严格按普查表上所规定的年龄界限填写。以长表为例:,1

11、1、普查时点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地址的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湖,南,湖南,长,沙,长沙,12、普查表上除按户和人填报的项目外,其它应填的项目(如签字、日期等)是否填写齐全。,附件1,户记录:(一)“H3.本户应登记人数”中的两部分人数相加,应与表中填报的人记录条数相等。(二)“H4.2009.11.1-2010.10.31出生人口”,应等于本户人记录中生于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的人口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并生于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的死亡人口之和。(三)“H4.2009.11.1-2010.10.31死亡人口”,应与死亡表中属于本户的死亡人口数相等。,普查表

12、短表的人工逻辑检查规则,1,陆劲,1982    12,汉,0,只有一条人记录,相加等于1,全表审核!,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人记录中R6,R7,R8的逻辑检查规则R6圈填2-6的人,R7只能圈填1;R7圈填2-4的人,R6只能圈填1;R6圈填1或2,R7圈填1的人,R8只能圈填1; R6,R7未同时圈填1的人,R8不能圈填1。,37,H1.户编号 H2.户别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H4.2009.4.202010.4.19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H5.住房用途 H6.本户住房建筑面积 H7.本户住房间数 H8.建筑层数 H9.承重类型 H10.住房建成年

13、代 H11.是否饮用自来水 H12.主要炊事燃料 H13.住房内有无厨房 H14.住房内有无厕所 H15.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 H16.住房来源 H17.月租房费用,普查表长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注意:幻灯片 33H5圈填3的人,户记录填写结束;H16圈填3-8的人,户记录圈填结束。,人记录,R6圈填答案5的人,需填写普查时点居住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R7圈填答案4的人,需填写户口登记地所在省(区、市)、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圈填答案5的人,跳填“R12.出生地”。,(八)“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圈填答案1的人,跳填 “R11.户口性质”。(十)“R

14、13.五年前常住地”是5周岁及以上人口必须填报的项目。(十一)R14-R16项是6周岁及以上人口必须填报的项目。(十五)R17-R25项是15周岁及以上人口必须填报的项目。(二十三)R26项必须是15至64周岁的妇女填报,且存活子女数应小于或等于生育子女数。(二十四)R27项必须是15至50周岁的妇女填报,圈填答案2的人,需填写生育时间和婴儿性别;如果生育双胞胎或有两次生育的人,还需填写“12个月以内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第二个孩子状况”。(二十五)R28项是60周岁及以上人口必须填报的项目。,R1R8为所有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填写,R9R11仅港澳台人员填写,R10R11由港澳台15周岁及以上有工作

15、的人员填写。第一人必须填写户主,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的,应填写在第二条人记录上,且配偶的性别必须与户主相反。“R7.受教育程度”的填报没有年龄限制,不满6周岁的儿童也应填报,可圈填答案1。“R8.身份或国籍”中圈填答案4的人,必须填写国籍,不填写R9R11。,境外人员普查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户编号应与该户在普查表中登记的户编号一致。登记的死亡人数应与普查表户记录第4项登记的死亡人数一致。死亡时间应大于或等于出生时间,且死亡时间应在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之间。填写第7项“受教育程度”的,必须是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填写第8项“婚姻状况”的,必须是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死亡

16、人口调查表人工逻辑检查规则,第四部分,非专项编码工作,时间和职责分工编码的分类填写要求编码中注意的问题编码的复查,(一)时间和职责分工,快速汇总工作结束后,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集中对负责登记的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死亡人口调查表及这三种表封面进行非专项编码。 普查表录入前,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统一组织乡级人口    普查办公室,在村级对普查表及封面的非专项编码进行审核。时间:2010年11月21日-25日注意:编码时,绝对不允许一边填表一边编码。,(二) 编码的分类    普查表编码是指对普查表中数字框和汉字框(除“姓名”外)据情填写数字和汉字。分为专项编码和非专项编码两大类。,专项编码:指对普查表长表“R18.行业”、“R19.职业” 的编码。由专项编码员负责完成。,非专项编码:指对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除“R18.行业” 、“R19.职业”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及这三种表封面进行编码。由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负责完成 。,(三)填写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