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847103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工伤事故中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姓名:潘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国际法学 指导教师:王军 20080401 I 摘 要 摘 要 工伤事故是工业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关系 着劳动者本人的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 此,如何就工伤补偿/赔偿设计一个合理的制度,成为各国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 重点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工伤损害的填补机制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侵权行为法,而 且涉及商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法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元调整机制的局面。如何协 调各种补偿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各制度的功能, 才能在

2、既能充分保障劳动 者权利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各国法律有着不同的规 定。而我国工伤损害救济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全面,对于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 补偿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应进一步完善之。 本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工伤事故的救济原则的发展历 程,并引出工伤保险的产生;第二部分在总结工伤保险的特点的基础上,将工伤 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进行了比较; 第三部分对各国处理工伤保险和侵权损害 赔偿问题的四种立法模式进行了考察, 并对这四种立法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 较;第四部分在上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工伤损害赔偿的现行立法,提 出立法建议。在科学划定工伤保险的适用

3、范围的前提下,构建合理的补偿模式, 平衡多方面的利益。 关键词:工伤损害救济,工伤保险,侵权损害赔偿 II Abstract Industrial injury is an unavoidable social problem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It has tremendous harmfulness since it has great affections not only on the life of the injured labors, but also on the whole soci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deve

4、lopment. Hence, how to set out a reasonable legal system for compensation of the injured labor is focused by most countr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system of industrial injure compensation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raditional tort law, but stretches to many fields,

5、such as commercial insurance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etc. For how to coordinate all kinds of relieves and fully develop their function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stipulations.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balance the labors rights and the employe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But the relevan

6、t compens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industrial injure are not comprehensiv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ort law and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re not clearly defined, and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main part of this article contain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

7、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jury relief principles, and then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The second par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ort law and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Third part of this art

8、icle concentrates on four kinds of foreign industrial injury relief systems, and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our different systems. Then the forth part would put forward the legislation suggestions concerning on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d effec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

9、a. On premises of scientifically define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set out a reasonable framework, and finally balance the multiple interests. Keywords:industrial injury relie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compensation of tort law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10、,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

11、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

12、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1 第 1 章 引言 第 1 章 引言 工业社会最先发生,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由

13、工伤事故所 引发的损害。对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世界各国经历了由传统的侵权行为法 一元调整机制,向包括侵权法、劳动法、商业保险法、社会保险制度等多种机制 共同作用的演变。而如何在保护受工伤事故损害的劳动者的权利的同时,促进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就需要各国的立法协调并充分发挥 各制度的功能。 2003 年 4 月 27 日我国第一部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并自 2004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生效, 为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该享受的待遇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法 律规范。 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

14、意义。但是,该条例以及 我国的其它相关法律、 法规对于如何确定工伤保险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 间的适用关系规定并不明确,存在模棱两可的理解,同时学界对此也有不小的争 议。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应如何协调不仅是劳动者保护自身权益必须面 对的问题,也是司法机关处理这类纠纷必须解决的难题。 1本文将在回顾工伤事 故归责的发展,以及比较各国对此问题的处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 情,提出我国工伤保险方面立法改革的一些设想。 1 彭建新、李良才: “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机制探析” , 黑河学刊 ,2005 年第 3 期,第 95 页。 2 第 2 章 工伤归责的发展与工伤保险的产

15、生第 2 章 工伤归责的发展与工伤保险的产生 2.1 工伤的概念 劳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能量交换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劳动者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维持家庭生计。劳动者因为工伤事故而暂时或永久性 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必然会影响或中断、终止了经济收入。因此,工伤事 故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而且更为复杂的社会要素也掺杂入到劳动关系 之中,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但是, “工伤”这一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劳动者工伤奉献精神的肯定和尊 重,其成为今天大家普遍接受并广泛适用的概念,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2 对于工伤的涵义, 由于各国相关

16、法律规定的差异, 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 1 条规定: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 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 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从这条字面的意思看来,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由于生产 或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所发生的,或与生产劳动相关的意外伤害造成的死 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属于工伤。 3我国有学者认为: “工伤即职业伤害, 包括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或死亡。所谓工伤致残中的 伤 是指劳动者在工伤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或因职业病造成的身体器官或生理功 能受到损害引起的暂时行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所谓残是指劳动者在遭受 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危害后,虽经积极治疗休养仍不能完全复原,以致造成永久性 的身体或智力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 ” 4职业伤害事故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 的一个问题。其不仅仅是劳动者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劳动者以劳动 为谋生手段维持家庭生计。如果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