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446549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命题作文指导课件(名师)概要(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命题作文,第一部分 半命题作文基本知识,1.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2.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是一把双刃剑, 也美丽。 (2)命后半题:如走近,藏在心中的 。 (3)命中间部分:如给的一封信,生活因 而精彩。 (4)命首尾部分:如 ,别再让我, 阅读。,限制部分,开放部分,_也美丽,3.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也”如何体现? 小草 溪流 平凡 白发

2、挫折 失败,鲜花,大海,伟大,青丝,顺利,成功,要有参照物,第二部分 半命题作文技巧,半命题作文常考题型 1从补题内容的限定性来看,半命题作文常有三种题型。 (1)自由补题型。命题者对题目空缺处所填内容不作任何限定,完全由考生根据自己对文题的理解或自身的经验来填写。 如:“ ,太棒了!”要求:在空缺处填写适当内容,补全题目,然后完成一篇作文。,考点聚焦,(2)选择补题型。命题者提供了若干个备用选项 ,要求考生从中任选其一填入题目的空缺处,然后进行写作。 如: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

3、然后完成作文。,(3)导语式提示补题型。命题者在题目前面设置一段导语或材料,让考生从对导语或材料的阅读中获得填写题目空缺处内容的灵感或启发。如: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先贤的生活,令你神往;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感人的生活,令你难忘;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给你生活启迪人生旅途,五彩缤纷,人总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请以“像_那样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上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然后完成一篇作文。,2从补题的位置来看,半命题作文常用题型有两种。 (1)单空补题型,如: 需要我;又一次 ;青春因 而精彩。 (2)双空补题型,如:让_的_ 单空补题型占主导地位,但双空补题型越来越呈

4、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进行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答题指导,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 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想。,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

5、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半命题作文补题,一、“半命题作文”补题五原则 (1)反复斟酌,

6、细察“隐信息”。 如“_让我陶醉”,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本文的写作要采用第一人称;要写的事物须是美好的、积极的、令人“陶醉”的。 (2)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考场作文要“速成”,因此,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3)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中考中由于万千考生一道题,一不留心就造成“补题”上的“雷同撞车”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人无我有的内容。当你看到“如果我是”这样的半命题时,你会想到什么?是班长、爸爸、还是老师等人物?或许“一只鸟”、“一片云”、“

7、奥运大使”等更能体现出新颖独特性。,(4)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可采用具体或抽象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有效缩小写作范围。如“我好想_”,可补写“栽一棵苹果树”、“去草原”、“拥有一间书房”等;又如“告别_”,可补写“自卑”、“初三”等范围具体的内容,这样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5)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生活逻辑。如“我第一次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

8、刻印象,情理皆通。,二、五步补题法 1整体理解文题。 先对作文题目进行整体浏览,有一个通盘的理解和把握,弄明白题目已交代了哪些写作要素,有哪些要求,做了怎样的提示,强调的重点是什么,宜于选取怎样的角度下笔写起,思维应该沿着什么样的路径去发散等。,例如:又一次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否则扣分。 读完题目后,应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是:文体不限,强调的是“又一次”,切不可看成只是“一次”,而忽略了“又”字。有了这样的整体印象,就会很快补出既切题又切旨的另一半命题来。如“又一次流泪”、“又一次感受到爱”、“又一次聆听教诲”

9、等。,2调动生活积累。 补题的过程就是审题、选材、构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写作的开始。因此,自读题时,就要调动生活积累,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出相类的素材,并与文题反复对照,遴选出感受最深,最能体现文题,最容易写好的材料来,然后对材料进行概括、提炼、深加工,精选最能体现材料中心的词语或者句子,补进题目的空缺处,这样补出的题目既能与文题要求相符合,又能充满真情实感,还能防止文不对题现象的发生,题、意、文高度统一。如:(付出、独处、看球赛), 也是一种享受,如果自己有过帮助他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视之为快乐,那就选择“付出,也是一种享受”;如果曾身处逆境,但不为困难所畏惧,视努力拼搏为快乐,那就可以将题目补

10、填为“奋斗,也是一种享受”;如果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尝到了无限的乐趣,那么就可以把题目补写为“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总之,补题,要与生活紧密相联系。,3契合题目要求。 对于题目中显性的作文要求,比较容易把握,稍加留心,就会注意到,不会出现补题不合题意的现象。但是有一些题目,材料丰富,含义深刻,内蕴隐性信息,这就需要读题时特别留意,反复阅读,细加揣摩,吃透命题者的考查意图,以沿着命题者预设的思维指引,有的放矢,契合要求,准确补题。 如: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

11、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请以“储蓄 ”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储蓄”,即积累。此试题,对作文主题有明显的指向:要表现“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因此,补题要填写的应该是那些“诚实”“谦虚”“无私”等能表现崇高和美好的词语,如果把题目补写成了“储蓄挫折”“储蓄困难”“储蓄失败”,虽然文法也通,但是显然相悖于题旨。这是因为有同学没有关注到材料中的”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这样一句话,或者关注到了,但是对这句话所蕴涵的题旨要素没有彻底的了解。,4凸

12、现个性风范。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符合题旨、体裁的情况下,考生要善于联想、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思考深刻,见解新颖,思维触角敢于触及社会热点、社会焦点、社会敏感点,使补题睿智,高屋建瓴,充满启发性,富有现实感。 对一些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的半命题,应该深入挖掘其内核精华,从更深刻处把握要义,赋予补题深意和新意。如:窗外的 (风景、故事、人),“窗”的含义具有多面性,因而可以补题为“窗外的草坪”“窗外的汽车”,但是这样显得直露,平淡无华,无文采可言,如果抓住“窗”的比喻意义“心灵之窗”思考,补题为“窗外的那份感动”、“窗外的家园”就深刻得多了,如果再放开眼光,与社会焦点、社会

13、热点相联系,补题为“窗外的维权行动”“窗外悲鸣的藏羚羊”等,就更加高远了。,5魅力表达,创造双赢。 考场作文,首先必须拨亮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关键一拨,就在于所补的题目。如果补题精确华丽,饱满热情,意蕴丰富,鲜活光彩,就一定能使阅卷老师为之一振,“明眸善睐”,自然大增喜爱之情。 加强补题语言魅力的常用方法有:巧借经典歌曲添趣味;套用诗词警句添韵味;运用修辞求生动。让我们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不以己悲的心境永存让“绿色的作文”走过来让自信的大门永开等,都是非常贴切、鲜活的补题,都博得过阅卷老师的“媚眼”。,半命题作文拟题常出现的问题 _也美丽 失败也美丽: 拟题雷同 生活也美丽: 拟题宽泛 板书也美

14、丽: 拟题随意,半命题作文立意的关键在于补题。 如“_的味道”,若补填“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得分必定不理想。若开动真情和想象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象”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半命题作文的立意,1指向自我成长发展。 “我”“自己”等字眼频繁出现,要求从特定的角度审视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形成生活感悟。引导歌唱一支自身优点或是自我成功的赞美曲;要求围绕“自信”“自主”“自立”等关键词进行演绎。 2指向交

15、流倾诉。 “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着眼于“我”“你”“他”的情感交流。,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3指向走进生活。 有的题目泛指生活,有的题目指向学校生活,有的题目指向家乡生活,有的题目指向精神生活。 4指向真实心态。 关注中学生心理,触及心理问题,引导走出阴影,告别昨天,拥抱阳光,构建和谐心境,优化心智,与时俱进。 5指向品德修养。 体现了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的指向。指向内在的美,指向知恩图报,指向优化善良心地,倡导大爱无疆。,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又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 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_,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_”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半命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