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441038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7300-400第3章程序设计(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S7-300程序设计方法,3.1 系统设计的原则 3.2 系统设计的内容 3.3 S7-300的程序结构 3.4 程序设计的方法与过程 3.5 开关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3.6 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3.7 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法,3.1 系统设计的原则,1 满足要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控制过程中有效的控制经验,进行系统设计。同时要注意要和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程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 安全可靠 控制系统长期运行中能否达到安全、可靠、稳定

2、,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为了能达到这一点,要求在系统设计上,器件选择上,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比如说,在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上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能正确运行,而且在一些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程序只能接受合法操作,对非法操作程序能予以拒绝等等。,3 经济实用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数量,从而为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会导致工程的投入和运行资金的增加。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y运行成本。这就要求,不仅应

3、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即方便又低成本。 4 适应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前进,科学在不断地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一定会不断地在提高、不断地在完善。因此,在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完善。这就要求在选择PLC机型和输入/输出模块要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要适当留有余量。,3.2 系统设计的内容,1选择机型 (1)根据系统类型选择机型 单体控制的小系统 这种系统一般使用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就能完成控制要求,控制对象常常是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中的一个功能。这种系统对可编程序控制器间的网络问题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但有时功能要求全面,容量要求变化大,有些还要与原设备系统的其它

4、机器连接。对这类系统的机型选择要注意三种情况。 一是设备集中情况:设备的功率较小,如机床。这时需选用局部式结构,低电压高密度输入输出模板。 二是设备分散情况:设备的功率较大,如料场设备。这时需选用离散式结构,高电压低密度输入输出模板。 三是有专门要求的设备情况:如飞剪。输入输出容量不是关键参数,重要的是控制速度功能,选用高速计数功能模板等。,慢过程大系统 对运行速度要求不高但设备间有连锁关系,设备距离远,控制动作多,如大型料场、高炉、码头、大型车站信号控制;也有的设备本身对运行速度要求高,但是部分子系统要求并不高,如大型热连续轧钢厂、冷连续轧钢厂中的辅助生产机组和供油系统、供风系统等。对这一类

5、型对象,一般不选用大型机,因为它编程、调试都不方便,一旦发生故障,影响面也大。一般都采用多台中小机型和低速网相连接。由于现代生产的控制器多为插件式模板结构,它的价格是随输入输出板数和智能模板数的多少决定的。同一种机型输入输出点数少,则价格便宜,反之则贵。所以一般使用网络相连后就不必要选大型机。这样选用每一台中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一台单体设备,功能简化,程序好编,调试容易,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影响面小,且容易查找。,快速控制大系统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在中小型的快速系统中,可编程序控制器不仅仅完成逻辑控制和主令控制,它已逐步进入了设备控制级,如高速线材,中低速热连轧等速度

6、控制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即使选用输入输出容量大、运行速度快、计算功能强的一台大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也难以满足控制要求。如用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则有互相间信息交换与系统响应要求快的矛盾。采用可靠的高速网能满足系统信息快速交换的要求。高速网一般价格都很贵,适用于有大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对信息交换速度要求高,但交换的信息又不太多的系统,也可以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口与另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口硬件互联,通过输出输入直接传送信息,这样传送速度快而且可靠。当然传送的信息不能太多,否则输入输出点占用太多。,(2)根据控制对象选择机型 根据控制对象要求的输入/输出点数的多少,可以估计出PLC的规模。根据

7、控制对象的特殊要求,可以估计出PLC的性能。根据控制对象的操作规则可以估计出控制程序所占内存的容量。有了这些初步估计,会使得机型选择的可行性更大了。为了对控制对象进行粗估,首先要了解下列问题。 对输入/输出点数的估计 对开关量输入,按参数等级分类统计。 对开关量输出,按输出功率要求及其它参数分类统计。 对模拟量输出/输入,按点数进行粗估。 对PLC性能要求的估计 是否有特殊控制功能要求,如高速计数器等。 机房离现场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现场对控制器响应速度有何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控制器时尚需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PLC可带I/O点数。有的手册或产品目录单上给出的最大输入点数或最大输出点数,常意味

8、着只插输入模块或只插输出模块的容量,即实际给出的是输入输出容量之和,有时也称为扫描容量,需格外注意。其二是PLC通讯距离和速度。手册上给出的覆盖距离,有时叫最大距离,包括远程I/O板在内达到的距离。但远程I/O板的I/O反应速度大大下降,一般为19.2k波特率。 对所需内存容量的估计 用户程序所需内存与下列因素有关。 逻辑量输入输出点数的估计。 模拟量输入输出点数的估计。 内存利用率的估计。 程序编制者的编程水平的估计。 从上面内容的综合可以选择出合适的机型。,2 选择接口设备 目前PLC的产品很多,在选择机型和接口设备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控制可靠的产品。这里所说的接口设备包含两类。一类是PL

9、C自身的I/O模块、功能模块,一类是和接口模块相连的外部设备。对于PLC自身的模块的选择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接口设备和PLC模块对接 这一点请注意模块的型号、规格要配套。最好类型、型号一致。这样才能使对接的方便、可靠、稳定。 PLC模块和外部设备对接 这就考虑到模块和外部设备要匹配,要性能匹配、速度匹配、电平匹配。不仅要注意它们稳态特性,也要注意它们的动态特性。在系统的硬件选定之后,主要的问题是程序设计。为了能够便于程序设计,便于日常维护,合理地分配输入/输出点、恰当地对输入/输出点进行命名、完整地编制输入输出变量表是必要的。,3 分配输入输出点 输入输出定义是指整体输入输出点的分布和每个输入

10、输出点的名称定义,它们会给程序编制、系统调试和文本打印等带来很多方便。 (1)单台PLC系统的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多个功能,若把输入输出点统一按顺序排列,则会给编写程序与调试程序带来不便。如果把输入输出点分组按控制设备把输入、输出点分组,同一个设备的输入/输出点相对的集中,会给程序编写与调试带来方便。 (2)多台PLC系统中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在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应根据整体要求,按控制类别统一分组,规定出每台可编程序控制器都要遵循的原则,对其多道工序进行控制。这些工序虽然控制内容不同,所用设备也很不相同。但是所控制的对象总起来可以分几类,比如各工序的控制器都有控制台、

11、电源、电机、输入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等等。能按类对各台PLC的输入/输出统一分组,统一编号,则可以十分有利于编程和维修。,4 建立输入输出变量表 (1) 输入输出点信号名称定义 输入/输出点名称定义要简短,明确,合理。下面提出逻辑变量在名称定义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信号的有效状态 有些信号在“1”状态有效,有些信号在“0”状态有效。在名称定义上也有对“1”信号有效还是对“0信号有效的问题。 信号有效方式 持续状态有效,在编程序时,使用的是信号的状态。例如I0.0=1时系统启动,I0.1=0系统停止。 信号状态变化有效是指信号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时,发出的控制要求。当一个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由

12、两个按钮完成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电机启动按钮是能自动回位的常开节点,按下启动按钮时,I2.0的状态由“0”变为“1”,发出电机启动要求,抬起时启动按钮,I2.0自动复位由“1”变“0”,已不再影响对电机的控制。,(3)建立内存变量分配表 输入输出点占用PLC的一部分内存单元,即输入输出映像区。此外,一个应用程序还会用到定时器、计数器和一系列的PLC内部变量。在编制程序之前,对于程序可能用到的各种变量都要充分考虑,并建立内存变量分配表。内存变量分配表包含了程序中所用到的全部元件和变量,它是阅读程序、查找故障的依据。如果把内存变量分配表写到S7-300的符号表内,就可以用变量名称代替变量地址编写

13、程序。,3.3 S7-300的程序结构,1 线性程序设计 线性程序设计就是把工程中需要控制的 任务按照工艺要求书写在主程序(0B1) 中。例如一个控制工程共有四个控制任 务分别为,任务A控制、任务B控制、任 务C控制和任务D控制。线性程序设计就 是把这4个控制程序按照要求编写在一个 主程序中。 线性程序的结构简单,分析起来一目了然。这种结构适用于编 写一些规模较小,运行过程比较简单的控制程序。对于一些控 制规模较大,运行过程比较复杂的控制程序,特别是分支较多 的控制程序则不宜选用这种结构。,2 分块程序设计 分块结构的程序是根 据工程的特点,把一个复 杂的控制工程分成多个比 较简单的、规模较小

14、的控 制任务。可以把这些控制 任务分配给一个个程序块。 在程序块中编制具体任务 的控制程序,最后由主程 序利用调用的方式把整个 控制程序统管起来。 分块程序有更大的灵 活性,适用于比较复杂、 规模较大的控制工程的程 序设计。,3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 计是在分块程序设 计的基础上,把一 些结构相同参数不 同的过程的多个程 序块,用同一程序 块而配有不同的数 据块来代替。 例如设计成电机控 制通用功能块,特 殊算法功能块 结构化程序比分块程序有更大的灵活性,继承性。适用于比较 复杂、规模较大的控制工程的程序设计。,3.4 程序设计的方法与过程,1设计方法 时序流程图法:时序流程图法是首先

15、画出控制系统的时序图,再根据时序关系画出对应的控制任务的程序框图,最后把程序框图写成PLC程序。时序流程图法很适合于以时间为基准的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 步进顺控法:一般比较复杂的程序,都可以分成若干个功能比较简单的程序段,一个程序段可以看成整个控制过程中的一步。从这个角度去看,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控制过程是由这样若干个步组成的。系统控制的任务实际上可以认为在不同时刻或者在不同进程中去完成对各个步的控制。 经验法编程 经验法是运用自己的或别人的经验进行设计。多数是设计前先选择与自己工艺要求相近的程序,把这些程序看成是自己的“试验程序”。结合自己工程的情况,对这些“试验程序”逐一修改,使之适合自己的工

16、程要求。这里所说的经验,有的是来自自己的经验总结,有的可能是别人的设计经验。,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PLC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设计、离线或在线编程、离线仿真和在线调试等等。S7-3200的编程软件“STEP 7”, 仿真软件“PLCSIM”和“WINCC”等都是S7-300系列PLC编程专用软件。使用这些编程软件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计算机上离线或在线编程、在线调试。 5 设计过程 对系统任务分块 分块的目的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工程,分解成多个比较简单的小的任务。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大的问题化为多个简单的、小的问题。这样是便于编制程序。 编制控制系统的逻辑关系图 从逻辑关系图上可以反应出某一逻辑关系的结果是什么,这一结果又应该导出哪些动作。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是以各个控制活动顺序为基准,也可能是以整个活动的时间节拍为准。逻辑关系图反映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绘制各种电路图 在绘制PLC的输入电路时,要考虑到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是否合适,也要考虑到在特殊条件下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条件等问题。特别要考虑到能否把高压引导到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